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Honda PCX150 和 Yamaha NMAX 155 這兩款亞洲市場的豪華踏板要進入國內市場已經沸沸揚揚地傳了好一段的時間,從去年流傳過的一些前期調研、到近期的言之鑿鑿,看起來、一切都似乎越來越近的樣子。

我們無意去證實些什麼、判斷些什麼,溫故而知新、暫且就蜻蜓點水地隨便扯幾句吧。

相關文章:

前幾年、以東南亞作為主要市場地的車型 Honda CBR300R、Yamaha YZF-R15 曾被引進到國內市場。但出乎意料地,兩款車型近期的銷聲匿跡、同時也沒有後續新款的引進,都暗示著這兩款當初看起來一度信心滿滿的產品,對中國市場水土不服。尤其是定價相對較低的 YZF-R15,只賣兩萬多塊仍無法闖出新天地,只能說,排汽量、汽缸數仍是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最大衡量標準,難以輕易撼動。馬路上,遇上 Ninja 250 的機會比看到 YZF-R15、CBR300R 加起來都要多,或許、這是被地平線矇蔽了雙眼之後的現象吧。

日本企業主銷東南亞的車型、或者說是在東南亞生產的車,要在國內混飯吃、似乎向來都不容易,除了在物資相對短缺年代的 TZM150,以及技術消化吸收較好的佳御 110(其實只是共享了發動機平臺的技術,造型上、非東南亞款)之外,往後就鮮有成功例子。當然,諸如 CB500、Ninja 250/650 等的大型車,儘管也在東南亞組裝,但它們並非專為東南亞設計的車型。

傳聞中的 PCX、NMAX 也屬於廠方的全球性車型,未來的市場表現,能否踏著 CBR300R、YZF-R15 這些“ 先驅者 “ 而實現企業所預設的願望?我們作為一個吃瓜的旁觀者,在當今的國內摩托車消費環境兩極分化、”貧富懸殊“ 之下,要麼地平線、要麼正貿車,對於高端小型車的前景,實在難以看清。

說句題外話,CBR300R、YZF-R15 的前車之鑑,從另一個側面去看的話,那就是零關稅並非中國摩托車製造商的命門所在、更不是外國摩企進入國內市場的唯一壁壘,無孔不入、眼花繚亂,才是可在國內市場立足的要點。

下圖:Honda 2018' PCX。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下圖:Yamaha NMAX。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下圖:Honda CBR300R。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下圖:Yamaha 2014 - 2017 YZF-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前車之鑑?!PCX、NMAX 與 CBR300R、R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