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1949年夏日,村莊暴雨過後,滿街都是活蹦亂跳的小魚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鄉村紀事:1949年夏日,村莊暴雨過後,滿街都是活蹦亂跳的小魚

鄉村紀事:1949年夏日,村莊暴雨過後,滿街都是活蹦亂跳的小魚

鄉村紀事:1949年夏日,村莊暴雨過後,滿街都是活蹦亂跳的小魚

彎彎曲曲的二灤河,似乎對北沙崖村有著特殊的眷戀,它從西北方向氣勢洶洶地衝了過來,到了北沙崖卻放慢了腳步,並開始不辭辛勞地圍著村子的西→南→東三個方面不可思議地繞了一個“匚”字形後,才毅然甩開二灣(wàn)子的黃沙坨,一改向北激流的勢頭,突然來了一個“U”形大轉身,調頭向南朝著狼窩口方向奔流而去。舊時,這條河年年都發水塌河,每年都死人。

在我的記憶中,1949年七月十五日(舊曆)那次出槽兒是最嚴重的。河水氾濫成災,導致莊稼絕收。那一年夏天的天氣也比較怪,風雨交加,連綿陰雨。還有最怪的一件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時沒電視更沒遊戲機,被風雨鎖在家中的年輕人和小孩子們,無所事事,憋得難受。只要雨一停歇立刻就會像開圈的綿羊一樣,爭先恐後,不約而同地跑到當街去觀看風雨肆虐後的別樣世界。記得有一次,一陣暴風雨過後,出了柵(zhà)欄(lan)子門就看到路南光禿禿的場裡有一些蠕動的小東西,鱗鱗閃光。走近一看竟是一些活蹦亂跳的小雜魚。顯然它們光臨這個生疏的場地的時間並不長,個個表現得活力四射。雖然個頭都不大,但也足以引起了熱議。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因為村裡的地形幾乎是一馬平川,沒任何水塘,灤河水那時還沒出槽兒,而且這些魚既不是出現在較低的窪溝或車軲轆渠兒,也不是在草叢之中,而是在平平光光的場當中競相亮相。如此不速之客到底是來自何方呢?大家紛紛議論,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有些人認為是“不祥之兆”,可能預示著大水將臨。還有人煞有介事地說:“龍王興事,魚鱉先行”。這種猜測不是沒有來由的——就在二灤河塌掉村西的大廟那年,出現過河中的老王八(鱉)競相將頭伸出水面來“示威”的情景,被認為是擴大塌河的信號。當時,西河已塌至周莊和大李莊的莊頭兒,眼看這兩個莊就要遭殃了。在這緊急關頭,鄉親們進行了拋豬祭河的儀式,將白條豬投入湍急的河水中,以祈求河神的恩典和保佑,讓塌河不再東擴。這和古時諸葛亮平定了南方班師過瀘水(金沙江)時,用“人頭”(以面和餡做成人頭形)祭江是同樣的初衷。不難看出,在缺乏科學支撐的年代,人們把江、河、魚、鱉統統都神化了。如今看來,塌河時,就近的河水被塌下的泥土攪得非常混濁,致使水中一時局部缺氧,鱉族們將頭伸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是正常現象,這和“渾水摸魚”中的探頭之魚是一個道理。並非什麼“示威”之舉。至於天降活魚,應該是暴風雨之際發生的龍捲風刮過二灤河時,將河水和體輕的小魚一併捲到了空中跟風轉悠,隨著風勢的改變掉落到了某塊兒地面上。俗語說“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天上既沒有龍王也不會有魚兒存在的。至於此後果然發了大水,也該是純屬巧合,與天降活魚沒有必然聯繫罷。

(作者蘇玉志,蚌埠裝甲兵學院原政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