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禮,坐如鐘、行如風背後的禮儀文化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自古以來,

中國人把行走看做君子修身養德的重要內容。

好的儀態會讓人舉止從容得體,

從而展現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清《四庫全書》的《太清神鑑》中記載:“貴人之行,如水而流下,身重而腳輕;小人之行,如火炎上,身輕而腳重。”足見古人對“如何走路”的重視。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關於“走”的說法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古人走路的姿勢主要有四種,

在古書《釋名》裡就有說明:

行,兩腳慢慢行進;

步,是比行稍微慢一點走路;

趨,比行稍微快一點;

走呢,就是比趨更快地跑起來。

現代的散步,相當於古人的步;

當時的行,才是今天的走;

而古人如果說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古代走法的講究

在行走的姿態方面,古人就強調,走路要有規矩,頭要抬胸要挺,身體要挺拔,頭頸要挺直,一低頭一抬頭,要如同在朝廟中一樣莊重,穿著要齊整,行走時要目視前方(《千字文》“矩步引頸,俯仰朝廟,束帶矜莊,徘徊瞻眺”)。《禮記•玉澡》中也說,在平時行走的時候,直行則開快步,但是身體不能一搖一擺,因為按照禮節的要求,手肘是不能搖的,腳步是要平直的(“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對平時和宗廟走路姿態都有不同要求,平時走在道路上,態度要從容自得,在宗廟中容態要莊重嚴肅(“行容惕惕、廟中齊齊”)。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古人行走的禮儀

古人從小就會教育小孩在行走中要注重對長輩的禮節。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編撰的 《童蒙須知·語言步趨第二》中就這樣訓誡孩子:“凡步行趨蹌,須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躑。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卻當疾走而前,不可舒緩。”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禮記·曲禮上》說:學生跟隨先生或老師走路,不越過馬路和他人講話,表示對先生的尊重。在路上遇到先生,要趨而進,快速走到先生面前,先生如果不講話,只好趨而退。趨進趨退,都是表示對先生的尊敬。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釋名》曰:“兩腳進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奔,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對照當今語言,古代單言行,就是正常的走。徐行曰步者,就是慢走,安步當車、漫步、踱步等詞語中的“步”字,還是古義。疾行曰趨者,今天叫快走;疾趨曰走者,今天叫跑。聽到父親叫,就要放下手中所做事,跑著去拜見。《儀禮·士相見禮》:“請吾子之就家也,某將走見。”走見,即跑著去拜見。奔來源於變,人有了緊急情況時就奔跑。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直到今天,經過長者、尊者之前,快走幾步,就是古代趨禮的遺存,對他人表示出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走路不僅是一個人的為人修養的體現,更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之一,常走路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甚至足不出戶就能度過好幾天。就算是工作日,也只是坐在位置上,沒什麼機會走動走動。漸漸地體重攀升,人也變得沒有精神。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所以在工作之餘,更要抓緊時間出去走走啦~

天竺山徒步大會,瞭解一下~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活動時間: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上午

活動地點:廈門海滄天竺山森林公園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天竺山可是被稱為“廈門的後花園”,森林覆蓋率達96.8%,這裡有1500多種植物,10平方公里天然次生林,樹木、老藤、苔蘚共生。或古木參天,或樹根盤結,或鬚髯懸垂,有如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生態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參加徒步大會,簡直是一種享受!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報名須知

1.報名時間:2019年1月17日起,額滿即止

2.報名方式:

(1)線上報名

方式一:通過電腦瀏覽器訪問“2019廈門(海滄)天竺山徒步大會”官方網站(www.xmhctubu.com)進行報名;

方式二:關注官方微信“廈門海滄天竺山徒步大會”(xmhctubu),點擊底部菜單“我要報名”,即可選擇組別進行報名。

(2)線下報名:(僅限團隊):海滄體育中心主體育場(海滄區興港路2012號)貴賓通道

-6800123

【溫馨提示】“定向越野”競賽組僅限電話報名,報名熱線:18950095550(王先生)

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去報名吧~

崇德尚礼,坐如钟、行如风背后的礼仪文化

資料來源:北京文化惠民卡、 筆耕映像、

廈門海滄天竺山徒步大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