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中國玩家對PC-E的認識,大概僅僅停留在電軟的彩頁上。當年還在玩小霸王的時候,看到居然還有8位機可以顯示那麼漂亮的畫面,當然會羨慕一番。但是,國內的主機市場在那個時代牢牢的被FC和MD佔據,就連SFC都是小眾機型。再加上當時PC-E早期的卡帶並沒有盜版,所以遊戲太過昂貴,在國內自然少有銷路。也許在90年代,掌機版的PC-E GT比主機擁有的人更多,如果把它和同期的GB、GG比,機能自然是完勝,所以條件好點的孩子能玩到也不奇怪。

按說PC-E不是我們的童年,但是作為一個情懷玩家,各個老平臺的遊戲難免都想嘗試一下。在《高分少女》中,春雄作為一個街機玩家,始終玩著不是太主流的主機,春雄家裡居然沒有FC、SFC、PS,反而是一直在玩PC-E和SS,雖然有女孩送給他SFC,借給他PS,但是並不是他自己的選擇。所以看過動畫後,你也許對PC-E也有了一點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臺“次時代8位機”。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1985年任天堂的FC紅白機已經統領了整個日本的電子遊戲市場,消費者和零售商們都對任天堂發出了各種呼聲和請求。其中之一就是推出更多的產品來滿足需求,以及降低遊戲價格。但是由於那個年代的技術成本原因,集成電路和芯片價格無法有效下降使得卡帶遊戲仍然處於一個較為昂貴的價格。哪怕只是《攀冰者》這樣的小遊戲也是如此。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FC全集成卡帶至今也是收藏者們追尋的目標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任天堂開始考慮開發新的外設和儲存媒介。一來解決遊戲售價成本問題,再者可以提高儲存空間。一家名叫Hudson的公司找上門來,並向任天堂推廣他們的“蜜蜂卡” —— Bee Card存儲卡片。這種卡片已在MSX家用電腦上使用,雖然只有一張信用卡大小但是卻能儲存下四個遊戲。外加這個卡片可以反覆讀寫,玩膩了遊戲之後可以去找店家買一份新的覆蓋。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Hudson在MSX電腦上使用的BeeCard

這個設計思路深得任天堂的心,而且對於這種可讀寫替換遊戲的模式也非常認可。問題就在於這個技術授權費用有些過於昂貴,而且每生產一盤遊戲Hudson都要從中提成,最終任天堂沒有接受Hudson的提議。

任天堂雖然沒能達成合作,但卻從這次中學到了不少思路。這個時候一種在個人電腦上應用已久的儲存媒介進入了他們的眼簾 —— 軟磁碟(Floopy Disc) —— 也就是我們俗稱軟盤的東西。70年代誕生的軟盤很快成為了個人電腦上的標配媒體儲存媒介。這種軟盤的特性就是十分廉價、儲存量巨大而且可以反覆讀寫。這也正和任天堂的想法。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磁碟的最大容量是2MB,但是沒有了卡帶的MMC芯片也使得技術表現力大打折扣。不過FC磁碟機系統沒有廣泛流行的真正原因是任天堂膨脹的官僚作風終於激怒了第三方廠商。

任天堂對FC磁碟機系統提出了新的規則:凡是在FC磁碟機系統發售的原創遊戲,任天堂都享有一半知識產權。面對這樣露骨的貪婪規則,以KONAMI為首的弱小派只在FC磁碟機系統上發售非主流遊戲應對,而NAMCO和HUDSON這兩個實力派則堅決拒絕加入。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FC磁碟機雖然也有百萬級的銷量,但是能讓大家記住的遊戲也僅有“塞爾達”和“馬里奧”幾款。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磁碟機版的《馬里奧2》以高難度著稱

為了擺脫任天堂的高壓政策,NAMCO和HUDSON協助NEC推出了TurboGrafx 16也就是PC-E遊戲機。同時也將Bee Card存儲卡用在了PC-E上。對FC來說這是一臺相當有殺傷力的遊戲機,因為PC-E本身就是專門針對FC推出的“殺手”。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主角正式登場

1987年10月30日,“準次世代”家用遊戲機——PC-ENGINE,簡稱PC-E正式發售,售價為189.95美元。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高分少女中春雄的PC-E

它可以說是最強的8位遊戲機,實際上它更是一部準16位的“準次時代”遊戲機。儘管它的主處理器是一顆被稱為HuC6280的6502強化版處理器,速度為7.16 Mhz,但藉助於一顆16位的專用圖形芯片,它的表現十分接近真正的16位遊戲機。PC-E主機上有64K RAM,最大發色數為512,可同屏顯示其中的256色,分辨率最大為256*216,配有6通道立體聲音源。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PC-E的控制器和FC很像,十字鍵類似世嘉機,手感比FC手柄要好的多。但是隻有兩個按鍵,如果玩街霸需要按鍵換拳腳,實在有點蛋疼。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因為HUDSON合作開發了PC-E,自家的遊戲必然是對PC-E全面支持。再加上之前提到的NAMCO,也都是當時日本遊戲業的頂級軟件製作公司,NAMCO和HUDSON分別佔據著任天堂公司第三方廠商的首席和次席位置。在這兩個強力同盟的支持下,PC-E的發售非常成功,憑藉華麗的畫面和震撼的音效,以及出色的軟件支持,PC-E獲取了相當一部分市場,對任天堂的FC造成了確實的傷害。

要說PC-E,必定要好好聊聊HUDSON。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HUDSON是日本老牌遊戲廠商,成立於1973年5月18日,總公司位於日本東京,是Konami(コナミ)集團的成員之一。以製作和開發休閒遊戲及手機遊戲為主,主要作品有炸彈人系列、桃太郎電鐵系列、淘金者系列 、天外魔境系列、當然還有廣為中國玩家熟悉的高橋名人の冒險島系列,後來任天堂公司還請Hudson公司代為開發馬里奧聚會系列。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別的遊戲不說,冒險島應該都玩過

HUDSON曾是任天堂FC研發的合作參與方,由於這層關係,任天堂在為FC遊戲機招募第三方開發商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這個合作伙伴,而此時的HUDSON正處於破產邊緣。1984年,HUDSON加入任天堂後試探性的推出了《挖金子》(LODE RUNNER),這款遊戲出乎意料的賣出了100萬套,舉社上下一片歡騰,當年該社發了相當一年薪水的紅利後,社長攜全體員工包機前往夏威夷度假。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在《挖金子》獲得巨大成功之後,HUDSON趁熱打鐵推出了《炸彈人》。該作中並沒有往後炸彈人所必備的對戰模式,因此趣味性也就大打折扣了。不過遊戲所有的基本架構都已經在該作中成型,整體而言該作的遊戲性也是十分突出。炸彈人成為遊戲史上生命力經久不衰的經典,而HUDSON也成為任天堂早期最重要的第三方之一。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對戰才是精髓啊

前文說到,Hudson未能與任天堂達成合作 ,它們正在為該公司設計的家用遊戲機尋找財政支援,NEC則正在尋找一個加入電子遊戲市場的途徑,其後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合作。聽起來跟SONY進入遊戲市場很像,對,任天堂就是成就了這些對手。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PlayStation原型機

PC Engine是一部十分細小的家用遊戲機,其細小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採用了高效率的三芯片架構,以及HuCard,一張信用卡大小的資料卡帶。它使用了一顆增強版的MOSTechnology 65C02處理器,一顆專屬設計的16位元圖像處理器,以及一顆專屬設計的影片編碼芯片。這三顆芯片全部為Hudson所設計。

值得紀念的是,PCE是第一部使用CD-ROM(外接)的家用遊戲機系統,NEC在1988年12月發售了PC-E的CD-ROM系統,儘管價格相當昂貴($400),但它仍舊開創了一個時代!確切的說是PC-E敲響了FC的喪鐘。到了FC晚期,軟件廠商紛紛轉向PCE,加速前進的PCE市場和以慣性緩衝的FC市場成為鮮明的對比。1988年,1989年都是PC-E不可一世的巔峰時期。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春雄並沒有玩到CD版的PC-E

由於率先使用了CD作為存儲介質,使得PCE的遊在內容複雜度和畫面絢麗程度上遠超過當時的任天堂FC和世嘉SMS遊戲,推出後曾經在一段時間內銷量超過FC。就算沒有CD的大容量,PC-E本身的機能也可以將不少街機遊戲移植過來,更別說加入CD之後,很多遊戲甚至有精美的過場動畫和真人語音,這是當時的8位機根本無法比擬的。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和卡帶或者磁碟相比,CD擁有的巨大容量為第三方廠商的製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自此PC-E在性能上全面勝出。到1990年為止,PC-E在日本銷售了250萬臺,到1992年3月時達到了465萬臺的銷量。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NEC後來推出過許多PC-E的變種機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名為PC-E GT(美版稱為TurboExpress)的便攜機型,PC-E GT支持所有PC-E家用機遊戲卡,是世界上第一款和家用機共享軟件的手掌機。由於採用了TFT液晶屏,顯示效果在當時遠超同期的GB和GG,但是代價是六節5號電池僅能運行不足3小時。想想當年在掌機機上就能玩到《惡魔城》、《大魔界村》、《街頭霸王2》等等優秀的日式傳統家用遊戲一定是非常愜意的,尤其是街機廳全民街霸的年代,在掌機上玩到原汁原味的街頭霸王2,應該可以秒殺一批街機粉。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之後NEC還推出過PC-E DUO的強化型PCE-CD一體機,但時間較晚,在後來與其他公司的16位主機大戰乃至32位主機大戰中因性能的過時而收場。在1989年11月他們還推出PC-ENGINE第二代產品,即SUPER GRAFX,簡稱SG。該機裝有一種新型的高速圖像芯片,能產生極高質量的圖像,其硬件機能比原型PC-E強化許多,以至出現了特別對應的遊戲卡帶。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到了16位機時代,雖然隨著圖形技術改進,PC Engine的缺點逐漸浮現,但不少遊戲者仍然樂於使用PC Engine。十八禁遊戲是PC Engine持續受到歡迎的一個主要原因,並使得這部遊戲機的市場壽命遠遠超越其它同時期的遊戲機。眾多第三方廠商的加盟為PC-E注入了持久的活力,直到3D時代不敵32位遊戲機,NEC才在1997年宣佈停產PC-E。直至1999年,PC Engine仍有新遊戲推出。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PC-E版龍騎士3

PC-E遊戲數量眾多,經典遊戲自然不少。如果大家想要回顧一下PC-E遊戲,《高分少女》中提到的遊戲當然要嘗試一下。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被春雄奉為格鬥遊戲鼻祖的《功夫》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PC原人》《獸王記》《奇奇怪界》《大流士》在其他平臺也都玩得到


次世代8位機!被我們錯過的PC-E,到底好在哪?

《源平討魔傳》和《腐蝕之屋》屬於必玩的動作遊戲

除了上面這些動畫中提到的遊戲,PC-E的經典遊戲還有很多,比如《忍者戰士風霧》、《最後的忍道》、《大魔界村》、《新冒險島》、《天外魔境》等等都完全超越了FC遊戲,時至今日,像《惡魔城X血之輪迴》這樣的作品也是一流的行列。如果大家有機會收到一臺PC-E,一定不要猶豫。就算用模擬器,也有超多的遊戲值得體驗,話不多說,我決定立即給MINI SFC裝點PC-E的R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