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任正非“未能上任”的祕書,任總曾為她“淚流滿面”

1

《史記》記載:吳起為將,有士兵長了毒瘡,吳起親自為他吸膿血,士兵母親聽了嚎啕大哭,眾人不解,母親說:當年就是吳起為孩子他爹吸毒瘡,其父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最終戰死沙場。

楊琳:任正非“未能上任”的秘書,任總曾為她“淚流滿面”

戰神吳起,文質彬彬不像“戰神”

《世說新語》記載: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發現端烤肉的傭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於是就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問其所以,乃受炙(烤肉)人也。

楊琳:任正非“未能上任”的秘書,任總曾為她“淚流滿面”

顧榮蘇州石刻像,散騎常侍,膘騎多智

吳起是中國歷史上“四大戰神”之一。顧榮是支持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江南士族領袖,官至散騎常侍。

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領導對下屬好,下屬奮不顧身報答領導的例子。

2

1997年,楊琳已經從一名普通秘書(類似文員)做到了市場部秘書部主任。

任正非對楊琳印象不錯,決定調他到總裁辦公室做自己秘書,自己親自“帶一帶”,“培養培養這些革命功臣”。

儘管都決定調楊琳做自己貼身秘書了,但任正非似乎對她瞭解並不深入。他根本不記得楊琳什麼時候來公司,“幾年來也沒有與她說過幾句話、談過一次心,“對她的瞭解是從每次評工資的標杆爭論裡,是從大大小小的各會務準備過程,是從她作為市場部秘書代表在彙報上的發言中”。

就基於這些“膚淺”的瞭解,甚至都沒談過話,任正非就敢調她過來做秘書,可見任正非用人確實是“不拘一格”的。

而這種機會不正是每個職場屌絲夢寐以求的嗎?儘管有能力、能吃苦、能貢獻,但沒有家世背景,直接領導沒有能力或不願推舉,就在感覺自己要埋沒在汙泥中的時候,突然有個高層靈動發現你是塊“金子”,從此一步登天,平步青雲……

楊琳:任正非“未能上任”的秘書,任總曾為她“淚流滿面”

凡事都要認真,會務工作也有機會被領導挖掘

好了,從夢中醒來吧。不是每個單位都是華為,也不是每個單位都有任正非。

3

雖然已經被任正非選為秘書,但楊琳還未來得及上任,就在海南旅遊時出車禍去世了。

人生不如意往往如此。比如,命運已經為你打開了大門,但你卻發現腳上還有條大金鍊子拴著,哦,不,是大鐵鏈子。

楊琳:任正非“未能上任”的秘書,任總曾為她“淚流滿面”

圖文無關,配張肅穆照片,祝楊在天堂安好

指定的秘書人選去世,單位得知消息時,並沒有及時告訴任正非。他正在外地休假,回來的時候才得知這個消息。

從這個細節,本汪覺得,任正非和楊琳的接觸應該確實是不深入的,真的只是他說的那樣,“沒說過幾句話、沒談過一次心”。在單位看來,他們倆不存在多親近的關係,否則就會第一時間告知了。

但就是這樣一位並無深交的“未上任”的秘書,任正非得知這個消息後,卻“頓時淚如雨下”,併發出這樣傷心的哀嘆:“多麼好的一位同志,我們從此再也看不見她了。”

不僅如此,任正非很快親自撰寫了一篇文章《悼念楊琳》,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對一位並無“深交”的員工,任總“淚如雨下”,並親自撰文悼念,我相信他是對自己的員工動了“真情實感”的。

所以,華為全體將士奮不顧身,在全球疆場上“馬革裹屍”,你就不要奇怪了。當然,這裡面還有利益機制,可利益機制不也正是“真情實感”的產物嗎?

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任正非,也只有一個華為。還有誰這樣給員工分錢的?

4

在悼文裡,任正非還反覆提到了楊琳生前寫的一篇秘書代表發言——《最無私的愛藏於最深的心底》。他寫道:

那震撼人心的語言,句句都是她心靈的呼喚。……心靈又一次受到震撼。多麼好的文章,多麼好的任,多麼真摯無私的呼喚……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她。她是華為的功臣,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楊林這篇文章到底有什麼魔力,以至於任正非如此推崇?本汪親自找到了這篇文章,文末附有讀原文的方法,感興趣者可以親讀感受。

在結尾的時候,任正非又展示了他非凡的語言才華:

華為的光輝是由數千微小的瑩火蟲點燃的。瑩火蟲拼命發光的時候,並不考慮別人是否看清了他的臉,光是否是他發出的。沒有人的時候,他們仍在發光,保持了華為的光輝與品牌,默默無聞,毫不計較。他們在消耗自己的青春、健康和生命。華為是由無數無名英雄組成的,而且無數的無名英雄還要繼續湧入,他們已在創造歷史,華為的光輝歷史,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當我們產品覆蓋全球時,我們要來紀念這些為華為的發展貢獻了青春與熱血的螢火蟲。
楊琳:任正非“未能上任”的秘書,任總曾為她“淚流滿面”

螢火蟲拼命發光時,並不考慮別人是否看清他的臉

5

回到吳起、顧榮的故事。本文差不多也講的是一個領導對下屬好,全體職員不要命衝殺的故事。

也許有人會嗤笑我:汪狗,Too Naive了吧?這麼天真,能在職場上混得好嗎?

是的,法律沒有規定領導要對下屬好,領導沒義務一定要關心下屬、要對其職業發展負責,但關心、負責畢竟更符合“人心所向”吧(這算不算領導該遵循的“領導規矩”)?

同樣,歷史上也不乏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下屬,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畢竟是人類最樸素的感情之一不是?


本汪致力於推薦任正非講話和作品原文,本篇推薦2篇文章,私信“序號”讀原文:

5.《悼念楊琳》(華為心聲社區原文)

6.《最無私的愛藏於最深的心底——市場部秘書集體發言》

欲讀任正非講話全集原文,請在《 》文末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