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隨著科創板進入開板倒計時,不少公司已公開宣佈要衝刺科創板。

科創板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是今年絕對的投資主線。目前來看,把握這個主線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科創板推出受益的創投類平臺型企業,比如市北高新、張江高科一類的,或者是受益於科創板這一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券商和金融信息化一類的公司,這些也是第一階段行情的重心。

第二個方向則是科創板影子股,也是當前以及未來兩到三個月內投資科創板概念的重點方向。本質上講,科創板影子股的行情推動力更多來自於風險偏好提升的主題投資。

當前,兩市對科創板影子股的熱情空前高漲,據統計,首批科創板影子股已超過50只,這部分個股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眾星捧月的“明星”。

1、首批科創板影子股已超50只


從公司公告、券商報送輔導工作報告、證監會公告等信息源粗略統計,目前擬申報科創板上市的種子企業合計超過30家。它們有望成為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其背後的影子股,也值得重點挖掘。

從名單來看,首批創業板潛在公司背後有超過50隻影子股,而這些影子股大多是間接持股。從持股比例來看,最大的是金固股份,持有泰恩達100%股權。

其他影子股持股比例較大的還有,通化東寶持有33.94%特寶生物、上海醫藥持有26%復旦張江、三六零持有22.59%奇安信科、張江高科間接持有10.78%上海微電子、綠地控股持有13%深蘭科技、力源信息持有10.8%雲漢芯城、科大國創持有10.15%譽存科技、南京高科持有8.65%賽特斯、駱駝股份持有6.25%金達萊等。

從市場表現來看,漲幅最大的是復旦復華,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119.83%。另外譽衡藥業、南天信息、駱駝股份、聯明股份、力源信息等個股漲幅居前。表現最差的股票是粵電力A,年內僅上漲1.95%。

另外,遊久遊戲、華域汽車等個股表現也較為滯漲。整體來看,影子股年內平均漲幅近47%,遠遠跑贏大盤,昨日平均漲幅1.87%,也遠遠跑贏各大指數。

相對來說,低市值或者低價股在概念炒作中更容易獲得認同。影子股中市值最低的股票是蘇常柴A,A股市值不足24億元。

另外,森霸傳感、聯明股份、遊久遊戲等個股市值不足40億元。股價方面,最低的是津濱發展,僅2.97元,另外,江蘇陽光和兆馳股份均不足4元。

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2、顯著受益科創板A股名單


科創板的收益股票,其實際受益程度可能與短期股價表現關聯性並不大。民生證券建議,從兩個角度篩選顯著受益股票名單。

1、持有較大可能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且對擬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持股的權益市值佔 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比例大於 10%。2、經營創投相關業務,包括創投、創業園區、創業服務,或有較大體量的科技企業股權投資項目,或大股東為創投公司。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參股公司能否最終登陸科創板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科創板的加速推進,市場炒作情緒也日漸高漲,投資者需要防範風險,避免追高後被套。

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3、說定了,你就是科創概念股了!


截至3月20日收盤,復旦復華已連續拉出8個漲停板。而該股連續暴漲,與港股復旦張江脫不了干係。

3月8日晚間,復旦張江發佈公告稱,經董事會會議決議,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交易。

熱點一蹭深似海,從此開板是路人。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復旦復華走上了浩浩蕩蕩的連續漲停之路。

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按道理,收益最多的影子公司應當是持股最多的。那麼名單早已說明,上海醫藥持有復旦張江26%的股份,復旦復華僅持股3.32%,應當是上海醫藥漲幅飛起才對。

現實恰恰相反,上海醫藥是漲了,但離八連板差得遠,遠沒有復旦復華這個蹭名字的漲得好。復旦復華八天八連板,上海醫藥漲幅僅有19.29%。

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兩隻影子股各異的命運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市場對熱點的追逐有時是非理性的。對渴望分羹的投資者來說,保有一顆理智的心態才是關鍵,小心熱門股也有高位回落風險。想想此前投資者是怎麼調戲東方通信的:

東方通信:都說了我們沒有5G業務,真的沒有啊!

遊資:你閉嘴!你就是有!

最全科創板影子公司名單,復旦復華瘋狂連板!想想東方通信吧!


4、未來機會在哪裡?

一、信息科技是過去十年增長最快的行業

1、“聰明錢”更愛高科技:過去十年,社會風險資本流入最多的是科技產業。在美國,2006年至2018年,軟件、醫療保健、生命科技獲VC投資額複合增長率均在10%以上。

在中國,2006年至2018年,互聯網、醫療保健、電子行業累計獲VC投資額分別為9828億、4138億、2215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速均在30%以上。從風險資金投資額以其增長率來看,科技行業始終被“聰明錢”熱捧。

2、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技術革命帶來鉅額投資紅利:從各行業經濟增加值數據看,科技產業增長最快。

2005年到2018年,GDP累計增長62%,信息科技產業累計增長78%,僅次於教育產業(88%)與藝術產業(80%);其中信息科技下的數據處理、互聯網服務增長最快,其累計增幅為335%。

從二級市場投資收益看,2007年以來,納斯達克指數本身增長203.20%,同期移動互聯網帶來納斯達克100指數相對於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超額收益從-12.5%穩定超額增長到2019年2月的5.4%。

二、智能科技是未來十年的產業風口

1、各國政府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產業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均將智能科技領域作為產業扶持的重點。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扶持體現了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大環境下,各國為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所做的努力。

2、數據為基礎,計算為核心,構成智能時代科技發展路線:海底光纜等網絡基礎建設帶來了20世紀後十年PC互聯網時代的瘋狂;3G網絡的逐步覆蓋帶來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海量基礎數據的爆發結合計算核心技術構成智能時代的產業機遇。

從2018年Gartner新技術成熟度曲線看,5G將在2-5年內成熟,而物聯網、通用人工智能分別在5至10年、10年之後成熟。

3、數據基礎:5G、物聯網、大數據的市場空間巨大:據工信部通信科預測,隨著5G的推廣,僅基站建設這一塊,投資高達1.2萬億元,投資週期可能將超過8年。

此外,5G的推廣將帶來物聯網的普及,將大數據的範圍從人的數據擴展到人與物的大數據。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預測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為250億,其中工業物聯網設備為140億,相關的業務增長也有極大空間。

4、計算核心:AI、雲計算融資與營收的指數增長:數據是智能時代的基礎,計算是智能時代的核心。未來,處理海量數據資源的計算能力會放在雲端構成雲計算,而對相對簡單又對可靠性、延時性等要求較高的計算能力會放在本地構成邊緣計算,而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均離不開AI的支持。

中美兩國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給雲計算帶來的成長空間。從2017年累計融資額來看,中美分別為745、1350億元,2017年新增融資額,中美分別為251、825億元。

5、智能時代:科技優化傳統行業增長狀態:智能時代,AI可以降低成本、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行業利潤率。其中就包括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根據埃森哲預測,2035年傳統制造業產出為8.4萬億美元,其中結合AI的智能製造業產出部分為3.8萬億美元,智能製造佔製造的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