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費最高1200萬,這才是優秀醫生該有的報酬!

導語

人才價值正進入黃金時代!醫院招學科帶頭人,安家費最高給到1200萬元!

安家費最高1200萬,這才是優秀醫生該有的報酬!

醫療人才緊缺問題在廣東乃至全國都備受關注。12月2日,廣東省急需緊缺人才醫學類專場供需見面會在南方醫科大學舉行,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的879家用人單位參加見面會,共提供超過3.8萬個崗位。來自全國100多所高校的33600名畢業生前來應聘,現場簽約率近30%。醫學相關專業緊缺人才有多搶手?記者瞭解到,深圳有醫院開出“安家費最高1200萬元”的條件,招聘學科帶頭人。

臨床醫學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南方醫科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海峰表示,廣東省對全省的衛生事業發展大力支持,各地的醫療衛生行業均在不斷擴大規模,對醫療人才的需求隨之日益增大,醫學類人才供不應求,各地縣級醫院和基層醫院人才缺口尤其嚴重。他指出,今年臨床醫學畢業生依舊搶手,兒科、婦產科、麻醉科、影像科、病理科、精神科等人才尤為緊缺,成為各大醫院爭搶的對象。

據《南方醫科大學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學校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的專業有臨床醫學、應用統計學、預防醫學、基礎醫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英語、英語翻譯、藥物製劑、藥學等多個專業。畢業生主要集中在“衛生”行業就業,比例達到64.01%。

畢業生最看重薪酬福利和個人發展空間

2018屆畢業生擇業關注哪些因素?據調查,畢業生最為關注的是“薪酬福利”,其次是“個人發展空間”,另外較為關注的是“工作地點”。畢業生學歷層次越高,在擇業時關注的因素中將“個人發展空間”排在首位的比例也越高。

在畢業生期待就業地域的分佈中,佔比一半的畢業生期望能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就業,23.67%的畢業生期待“回家鄉所在地區”就業,16.04%的畢業生期待到“東部或南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博士與碩士研究生較專科生與本科生更傾向選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而專科生與本科生和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相比更傾向於選擇“回家鄉所在地區”就業。

在招聘會現場,多家醫院的招聘攤位被圍得水洩不通,隊伍拐了幾個彎。原來,多家三甲醫院領導帶隊到場“搶人才”,紛紛給出優厚待遇。

據介紹,深圳有醫院為學科帶頭人提供200萬元以上、最高可達1200萬元的安家費,此外博士規培一年後還可直接聘副高級職稱。

珠海市人民醫院招聘的博士待遇最高60萬元,博士後待遇最高三年合計200萬元,博士後出站留院85萬元。

湖南省衡陽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劉志偉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此次醫院斥資2000萬元招聘博士研究生19名,為每人提供安家費80萬元至1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15萬元;同時,衡陽市政府給每人每月4000元的生活補貼,並提供10萬元購房補貼。對前來讀博的研究生,醫院會給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補貼;對已籤就業意向性協議的脫產博士,每月可提供5000元生活費。

“挖人才”更要“育人才”

這些醫院為了招攬人才,真是下了血本。醫院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醫療衛生行業競爭力度逐年加大,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是醫院發展的基石,決定了醫院的服務質量,醫院不惜高薪搶人。

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而高水平醫生就是最重要的醫療資源。可喜的是,如今眾多行業都越來越重視人才,對於人才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比如落戶、高薪、安家費、高福利等,這都是好現象。

應該看到,我國醫師數量增速顯著低於診療量增速,人均醫師也低於世界水平及國家標準。醫師總量不足,人才培養力度有待加強。

與“挖人才”相比,更重要的是“育人才”。醫院應做好醫務人員的正確定位,多維度吸引、綁定人才,打造初、中、高檔次人才功能互補的能級結構。

醫院人才培養需更加充分地把握學科特點和發展規劃,在戰略角度制定適宜的政策和符合醫院實際情況的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凝聚和吸引高水平醫務人才,穩定人力資源能級,建設合理的人力資源隊伍,同時為人才競爭力的提高營造科學的機制和良好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