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課生動,孩子愛聽,還獲得了全國《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一等獎!

这样的课生动,孩子爱听,还获得了全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3月15日,記者從區教育局獲悉,我區石碶街道櫟社小學張玲玲老師在全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評選中拿下一等獎,是全市唯一獲獎的小學教師。

據瞭解,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於去年12月組織舉辦了面向全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教學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全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和教研團隊參加了活動,張玲玲老師講授的課程《家鄉物產養育我》參賽。

这样的课生动,孩子爱听,还获得了全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这样的课生动,孩子爱听,还获得了全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同學們,你們知道梁弄大糕嗎?它是咱們寧波的一個特色美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它。”張玲玲向學生介紹起梁弄大糕,還讓學生們觀看了製作視頻,一堂課下來,學生們學的十分認真投入。

“這門課程就是向學生們介紹平時少見但又很有特色的寧波美食、物產,以此來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並且提高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愫。”張玲玲說,最初開設這門課程時,就考慮到了全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她不想侷限於課堂,而且希望通過課程來拓寬學生眼界,在生活中學習知識。

“學校十分重視德育教育,並且創新方法和課程,將德育教育融入各類課堂。”學校校長魚曉春說,學校以課程和跨領域文化為實踐途徑,持續開展基於國家德育課程的德育整合實施研究,“像《家鄉物產養育我》這樣的課程還有許多,我們希望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这样的课生动,孩子爱听,还获得了全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為了將熱愛祖國、鍾情家鄉的價值觀念傳遞,櫟社小學和臺灣善化小學還締結友好學校,兩岸學生一起共繪了寓意沈光文在臺37年的37米《印象沈光文》長卷圖,共同祝願兩岸和平昌盛。“這次獲獎是對我們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肯定,我們還是會繼續推動德育教育在校園內和課堂中的實踐,育好每個學生。”魚曉春說。

記者:王超 通訊員:池瑞輝

更多關注

●今天上午,區委舉行全區領導幹部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今年海曙將完成27條路段瀝青砼路面大修!

●上了統計失信黑名單,小心被聯合懲戒!但是別擔心,我們給您支招……

掃碼查看更多新聞↓

这样的课生动,孩子爱听,还获得了全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这样的课生动,孩子爱听,还获得了全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一等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