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宋運輝是如何實現“大江大河”式的職場拐點跨越?

三個小人物的奮鬥史,一個大時代的變革曲。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大江大河》改編自阿耐09年出版的小說《大江東去》,作為改革開放40週年的獻禮,故事以時代為背景,講述了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的探索與沉浮,在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中都引起了不小的共鳴。

職場心理—宋運輝是如何實現“大江大河”式的職場拐點跨越?

初看這部作品時,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部好的作品給讀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永遠是書中的“人”,猶如當年的“孫少平”激勵著一代知識青年刻苦複習,報考大學,用知識改變人生。《大江大河》中的三位男主也都是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人物,特別是凱凱王扮演的男一號宋運輝,已成為當下最火的勵志“愛豆”。

作為一個家庭成分不好的普通青年,宋運輝為什麼能夠成功?

我們做人才管理研究的人總希望找到成功人士的共性特徵,最後卻發現都是徒勞,因為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是其自身特質、所經歷的人和事與外界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的“因緣際會”。但站在企業的角度,總希望從中尋找一點蛛絲馬跡,為能夠挖掘和培養出下一個“宋運輝”這樣的“領軍人物”指明方向。

那麼,讓我們把視野拓展一下,能不能做一個更加立體的領軍人才“角色畫像”。經過大量理論與項目實踐,我們團隊終於在2018年底推出了

“三維4K角色模型”——素質冰山底層相對穩定的關鍵特質(Key Competency);素質冰山中間層相對可塑的關鍵歷練(Key Experience);素質冰山最上層顯性可變的關鍵成就(Key Achievement);以及與個體成長相關聯的關鍵路徑(Key Growth path)

接下來,讓我們嘗試用這個模型來剖析一下全民偶像“宋運輝”。

1.關鍵特質

職場心理—宋運輝是如何實現“大江大河”式的職場拐點跨越?

宋運輝的性格內斂、隱忍、堅毅,目標感和行動力極強。小說中有這樣的情節,因為家庭出身問題姐弟倆的政審材料一直沒能報上去,宋運輝為了給姐姐與自己爭取這一次機會,硬生生的在革委會門口站了一下午,一遍又一遍地揹著中央文件,不管誰勸都沒有離開。從這裡我們看到了他的執著與倔強,因為對宋運輝來說,上大學是他唯一的出路。這種性格特質在他日後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上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其次,宋運輝天賦極高,具備超強的學習能力。王凱在談到這個角色時就說,“宋的所有時間都在學習,我覺得他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其它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浪費時間,包括推眼鏡。經常戴眼鏡的人眼鏡會下滑,他們經常用手推。我就想宋運輝怎麼推?在學習時,手裡拿著筆,可能不想用手推,就用鼻子拱一下。”我們說,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宋運輝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成為金州廠的技術“一把”,包括他對東海廠的超前規劃,無不展現出他在學習和創新方面的超強能力。

當然,他身上的關鍵成功特質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挖掘下,傳統的素質模型回答的正是這部分的問題,在建模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

2.關鍵歷練

職場心理—宋運輝是如何實現“大江大河”式的職場拐點跨越?

宋運輝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因家庭成分不好求學過程中頻遭阻礙,艱難前行,但這也讓他愈發珍惜讀書的機會,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被推薦到了金州化工廠。在金州廠期間,宋運輝在生產一線的歷練讓他快速熟悉了金州廠的生產線,為後面的脫穎而出奠定了堅實的實操基礎;參與引進國外設備這一重大項目是他在專業成長道路上最關鍵的一環;再到第二季中會上演的組建東海廠,對他來說則是更大平臺上的關鍵歷練,是從專業人才到經營管理人才的關鍵跨越。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上看,參與這種重大項目是最有效的培養方式之一。國內企業在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就是平安,當年通過與麥肯錫一起做項目培養了一大批特別“能打”的青年才俊。同時,通過“UP OR OUT”的嚴苛機制,給這些年輕人超前的崗位歷練,最終百鍊成鋼。這些人很多都成了現如今各大保險機構的中流砥柱,也讓平安贏得了“保險黃埔軍校”的雅號。

3.關鍵成就

職場心理—宋運輝是如何實現“大江大河”式的職場拐點跨越?

我們再來看看宋運輝成長道路上每一階段的關鍵成就。以全班最小的年齡考入大學且成績優異自不必說;進入金州廠沒多久,作為新人的宋運輝面對來自高層的巨大壓力,鑽研不倦,銳意進取,得以嶄露頭角,建立專業口碑;新設備安裝調試時又衝在第一線,廢寢忘食,穩固了技術核心位置;新設備運行入不敷出時,堅持不調低產品參數,改變思路提出發展出口貿易實現扭虧為盈,一舉成為最年輕的副處;以及第二季中在東海廠組建過程中的一系列突出成就,凡此種種莫不是對其每一個成長結點的最佳註釋。

4.關鍵路徑

職場心理—宋運輝是如何實現“大江大河”式的職場拐點跨越?

宋運輝的成長過程同樣離不開慧眼識珠的伯樂與在關鍵時刻給與宋運輝點播與指導的引路者。比如說徐縣長、水書記,甚至是曾經站在對立面的劉總工。對關鍵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永遠是企業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價值點。宋運輝的成長經歷不可複製,是因為他的每一步跨越都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和特殊機遇;宋運輝的成長經歷卻也可以複製,因為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我們完全可以為高潛員工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加速培養計劃,並給予持續的跟蹤和輔導,創造像金州廠讓宋運輝綻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雙贏局面。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擔當。個人如此,家庭如此,國家亦如此。每個人的波瀾壯闊,共同造就了時代的大江大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