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禾黍盈滿,靜心入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宋朝時,立秋這天宮廷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從此,各種農作物開始生長旺盛,等待著我們的是即將豐收的季節。

❖何為立秋❖

《月令二十四節氣集解》曰:“立秋,七月節。 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秋金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立秋,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 秋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

今日立秋。

立秋|禾黍盈滿,靜心入秋

❖立秋氣象❖

立秋至,暑氣盛極已衰,涼風拂起,讓苦夏已久的人們長舒了一口氣。立秋的熱斷了根,已是強弩之末。立秋起始最明顯的變化有兩點:一是雲,天上的雲從夏時的積雨雲搖身一變成天高雲淡的捲雲;二是葉,梧桐樹每逢立秋必落葉,於是便有前面講的“一葉而知秋”。

❖秋後習俗❖

【啃秋】啃秋的習俗,早在古時候就有了。人們在立秋前一日,食西瓜,於是謂之啃秋。

城裡人的話,等茶餘飯後一家人開始就圍著啃西瓜。而農村的“啃秋”,則更灑脫一些。他們在瓜田下,在田地旁,在院子裡,一邊嘮嗑,圍坐在一起啃秋膘。有人啃西瓜,有人啃香瓜,還有人啃金燦燦的玉米,那場面不亦樂乎,頗有一番樂趣。

【貼秋膘】“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但“貼秋膘”要適度。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慾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喝秋水】由於夏季流汗較多,人們會在立秋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積暑,免秋來腹瀉、鬧肚子。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有的人害怕秋天,

因為秋天喻示一年已過大半。

有的喜歡秋天,

因為秋天意味著新的收穫。

喜歡與害怕,在於是否播種和堅持。

願你在堅持中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