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從銀幕中看完《流浪地球》之後,回頭想想我們的店鋪又何嘗不在“流浪”,市場如棋局,步步險招,勝者喜出望外,敗者一無所有,2019年如何打好翻身仗,需要決心和勇氣,更需要智慧和知識。

做生意最成功的表現就是店門口排了長龍,顧客絡繹不絕,而最失敗的就是隔壁店排隊要半小時,而你這邊的客戶還沒有坐滿一半,這種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在大型的購物商城體現的尤為突出。

對於淡鋪而言,往往會一昧尋找客戶訴求,不斷更改自身經營策略,在風口上缺乏判斷能力,受市場影響非常大,而對旺鋪而言總是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做最好的自己。這一句話中的內容,是很多老闆心知肚明但卻不知如何去做的地方,其實說白了也很簡單,這裡的原則指的就是品類專精、拒絕盲從和細節把控。

1、品類專精

以“海底撈”舉例,從成立到上市,“海底撈”至始至終都是在火鍋行業不斷深挖,持續優化服務和供應鏈,即使是現在推出的自熱便當,也都是以小火鍋作為主打的。類似的還有把漢堡做向全球的“漢堡王”,把奶茶推向高峰的“喜茶”,這些被證實的成功品牌,共同特性就是懂得知足,不在不熟悉的領域大量投資。

【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一件事做到極致是海底撈的制勝法則

隔行如隔山,一家店鋪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在於其專業性和態度各方面都具備了成功條件。在一、二線城市我們越來越難以看到“雜貨店”式的飯館,反倒是很多小店的菜單隻有寥寥幾種單品,只不過會有不同口味區別而已,做一款爆品在17,18年是很多成功營銷人士的口頭禪,事實上也確實取得不小的戰果。

在鄉鎮一級的市場中,仍然有很多雜貨鋪,飯店的菜單依舊是品類繁多,這是因為這部分地區競爭還不是很激烈的原因,而作為前線陣地的購物商城早已爭的不可開交。因為,大凡是去購物商城的顧客,目的性都比較強,除去最基本的飽腹需求外,在享受和體驗方面也是非常看中的,所以除非時間緊迫,顧客也不願意屈就一家自己沒太大興趣的飯館。

【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對於經營者而言,知足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明確自己的目標,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體現自身在某一行業或者某一領域的絕對優勢,把品牌口碑最大限度的提升,從而在本質上達到成功的的目的,之前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永豐臭鱖魚,就經歷上百個菜品精簡過半的歷程,從開始的經營困難,到後來的全國聞名,不斷取得成功,就是因為它找對了目標,並且心無旁騖堅持了下去,贏得了應得的回報。

中國的市場從來都不小,沒有任何一家餐館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同理,只要能夠牢牢吸引住一部分忠實客戶,也足以讓一家小飯館變成龐然大物,市值翻百倍不止,懂得知足,不僅是合理的退一步,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接下來的路走的更遠,看似停止的發展,其實是走的更加深入,店鋪營收反而增加更多。

2、拒絕盲從

開店選擇項目時,經常會先看看網上的新聞,從而確認自己所選的項目前景是否良好,然而事實是,網上信息魚龍混雜,很難辨別真假,部分皮包公司依靠網絡推廣手段,騙取加盟費用,這種案例已經屢見不鮮了。

【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拒絕盲從既是智慧也是勇氣

除此之外,很多大型品牌宣傳早已鋪天蓋地,比如奶茶行業的龍頭——喜茶,讓很多想開路邊小店的人動了想開奶茶店的心思。但就結果而論,大多數在慘烈的競爭環境下不堪重負,在去年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在一條商業街上半年內開了五六家飲品店,再過半年,留存下來的還不到半數,這是因為市場飽和缺乏產品創新能力所導致的。

無論是十年前征戰大江南北的川菜,還是五年前火遍全國的雞公煲,亦或是現在處於風口的奶茶,大浪淘沙之後,留存下來的畢竟是少數,所以究竟是否要選擇加入,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選址時充分做好市場調研,確保自身競爭力。

3、細節的把控

很多旺鋪離不開自身的造勢,比如刻意不設置座位,這樣四五人即可形成排隊,創造出旺鋪的表象,亦或者有的店鋪除去重大節日外,平時儘量不做優惠活動,這是為了不讓顧客對店鋪的產品產生廉價感,這樣反而容易引來差評。

縱使一個小小的會員卡也有不同的講究。當初上島咖啡發行的會員卡,就犯了不統一規劃的大忌,一張卡只能在一家門店使用,各個加盟商各自為戰。而西貝莜麵村做的就很好,他的會員卡價格雖高但是並不缺乏優惠力度,針對的群體主要是有一定收入的中產家庭,但對其他消費層次的客戶(大學生和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不針對性做推廣,這使得自己的產品定位更加準確,雖然失去了一部分客戶流量,但僅僅只是中產群體的支持,已足以讓西貝莜麵一飛沖天。

【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西貝的會員戰略是精準化客戶

口碑好的店鋪,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敢於承擔責任。有部分餐廳,一旦和顧客發生糾紛,最多免單而息事寧人,而且還顯現的不情不願,而類似於海底撈這樣的服務型企業,就很注重和顧客之間的關係,除去有預設的醫療賠償金之外,還有專車接送服務,確保客戶在與公司產生矛盾之後能夠迅速解決。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曾去過的一家星級酒店,因為多種原因,導致我的beats藍牙頭戴耳機在充電時損壞,後來酒店以由於酒店電壓可能不穩的緣故,按照1999元的百分之八十進行了賠償,當即給了我很好的印象,後來我也幫這家酒店介紹了很多客戶。

【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有舍有得才是做大生意的氣量

總結

餐飲本質也屬於服務行業,在很多地區下館吃飯已經並非剛需,即必要消費,而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對於部分前往購物中心消費的客戶而言,如果無法達到預期目的,那麼寧可不消費,也不會退而求其次隨意找家飯店吃飯,而是重新尋找攻略,寧可再走一段遠路,這也造就了一些門店門可雀羅,一些門店寥無人氣。

【鋪鋪旺】流浪店鋪”,我們如何打翻身仗

流浪是因為我們有所追求

開店老闆從實際出發,既不盲目擴張,又不拘泥於一處,把控細節問題,是模糊化淡旺鋪區別的重要舉措,這樣能夠把除去市場之外的風險和未知因素儘可能排除。“流浪店鋪”也總會有到達終點的時候,我相信那裡是家的“港灣”,我們收穫的也不僅僅只有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