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你們在哪兒,我們能不能見一面?"河南兩女子求助,尋找親生父母

黃石福利院兩女孩

被領養到河南林州

時光倒流30年。1988年11月的一天,河南省安陽市林縣(現改為林州市)的劉文堂和馬貴生,帶著林縣石板巖鄉高家臺大隊出的介紹信和鄉政府蓋的公章,來到黃石市福利院辦理領養手續。

他們把一名1個月左右的女嬰、一名5歲女孩帶回林縣。女嬰改名馬瑞,5歲左右的女孩改名馬瑞芳。

“劉文堂是我的舅爺爺,馬貴生是我的叔叔。”馬瑞說,如今舅爺爺已經88歲高齡了,據他回憶,當年馬瑞身上棉襖內塞著一個紅色紙條,上面寫著“柏良青 九月二十六”。馬瑞芳當時腿有點跛,在福利院大家都叫她“韓芳芳”(音)。當時在黃石福利院負責辦理領養手續的是一位石(音)主任。

“舅爺爺把我倆領走後,交給了我的養父。”馬瑞說,養父身體有缺陷,終生未婚。

生活條件艱苦

得到親友關愛

“我被領養到河南時,奶奶已經70歲了。”馬瑞說,養父患有疾病,從小照顧她們的是奶奶,奶奶很疼愛她們。馬瑞15歲時,奶奶去世了。

“從我記事起,周圍鄰居就說我和姐姐是領養的。”馬瑞說。姐妹倆生活在山區,小時候的生活條件艱苦,養父和奶奶靠種地維持生活。

“家裡窮買不起衣服,都是姑姑連夜給我和姐姐縫製的。”馬瑞說,叔叔在外打工有微薄的收入,他會拿出一些錢給她們家用。“雖然家庭條件艱苦,但讀書的學費伙食費,得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馬瑞說,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姐妹倆得到親朋好友和愛心人士的關愛。

求助本報

想和親生父母見一面

馬瑞長得婷婷玉立,性格陽光大方。如今她已結婚生子,通過自己和丈夫的共同努力,走出了山區,在林州市定居。馬瑞芳也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馬瑞加入了當地義工組織,儘自己的力量幫助孤兒院的孩子們。看到這些孩子,她會留下傷感的眼淚,想起自己坎坷的身世,思念親生父母。“我想看看從未謀面的親生父母,告訴他們我長大了,生活得很幸福。你們過得好嗎?”

昨日,東楚晚報記者將這一尋親信息反饋給市兒童福利院。該院業務部主任何慶說,因當時保管檔案不太規範,該院已查詢不到上世紀80年代的檔案。該院會將這一尋親信息公開,方便來該院尋親者查閱。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有任何相關信息,可與本報聯繫(6537777、15926907563馬記者),幫馬瑞、馬瑞芳找到她們的親生父母,圓了她們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