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股份發債“遇冷” 難阻擴張步伐

3月19日,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股份”,002129.SZ )拋出90億元的擴產計劃。

中环股份发债“遇冷” 难阻扩张步伐

當天,中環股份發佈公告稱,其已經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投資90億元用來建設“中環五期25GW單晶硅項目”,其中呼和浩特市政府所屬國有企業投資8億元,建成達產後中環股份單晶硅片總產能將超過50GW。

中環股份證券部的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只是簽訂意向合作協議。項目的具體資金來源與開建時間以具體的公告為準。

根據中環股份此前公告披露的信息,其在2018年4月獲證監會核准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30億元的公司債券。其中,第一期發行規模不超過20億元。但最終實際發行數額僅為4.5億元。

連續拋出擴產計劃

作為國內半導體和光伏龍頭公司,中環股份在光伏領域的主營產品以單晶產品居多,包括單多晶硅棒(片)、高效單晶PERC電池片、高效太陽能組件等;半導體材料方面,其生產包括腐蝕片、拋光片、區熔硅單晶硅片、直拉硅單晶硅片等多個產品;半導體器件方面,則包括大直徑玻璃鈍化芯片、各類二極管等。

近幾年,中環股份更是圍繞上述兩個板塊頻繁發力。尤其進入2019年,其擴張的態勢甚是明顯。

2019年1月7日,中環股份披露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此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約5.57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其中5億元用於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剩餘用於集成電路用8~12英寸半導體硅片之生產線項目

僅兩個月後,即3月19日,中環股份發佈公告稱,其已經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投資90億元用來建設“中環五期25GW單晶硅項目”,其中呼和浩特市政府所屬國有企業投資8億元。

上述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只是與對方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具體的細節以公司的公告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中環股份在內蒙古地區已先後建設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硅材料產業化工程,計劃於2018年底建成達產,將形成30GW全球領先的單晶硅棒生產基地,若五期項目建成達產後中環股份單晶硅片總產能將超過50GW。

而對於上述項目的進展,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四期已有產能產出,五期開建的時間以公告為準。但其表示,2019年底,中環股份產能將達到30GW。

實際上,早在2017年,中環股份相繼開展了超薄高效太陽能電池用硅單晶切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硅單晶材料和超薄高效太陽能電池用硅單晶切片產業化工程四期等多個投資項目,投資金額約為182.14億元。

而同為光伏單晶龍頭的隆基股份在2017年也發佈了產能擴充戰略3年規劃,按其計劃,2018年底單晶硅產能將達到28GW,2020年底達到45GW。

在中環股份發佈投資建設中環五期25GW單晶硅項目之前,隆基股份在2月23日發佈60餘億元的擴產計劃。

其中計劃在保山投資17.49億元建設年產6GW單晶硅棒項目,在麗江投資19.37億元建設年產6GW單晶硅棒項目,在楚雄投資14.86億元建設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以及在馬來西亞砂撈越州古晉市投資8.4億元建設年產1GW單晶電池項目。

按照此前的擴產速度,截至2018年,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兩家企業的產能就已經達到48GW,已佔據國內單晶產能的半壁江山。若中環五期單晶製造基地建成,僅中環一家的產能就將超過50GW。

中環股份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僅從中環股份與隆基股份在市場的調價能力來說,其地位就可見一斑。

但是與隆基股份相比,中環股份多個盈利指標卻不如前者。據兩家公司2018年中期報告顯示,中環股份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營業收入與毛利率分別為36.8億元、16.82%。而同一報告期內,隆基股份的同類產品累計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9.93億元。其中,太陽能組件、單晶硅片、電池片、單晶硅棒的毛利率分別為34.97%、35.48%、26.44%、18.75%。

不僅如此,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在對中環股份的評價中提到,中環股份在建及擬建項目規模大,且尚需投入的資金規模較大,易使公司面臨較大的後續資金投入壓力。

債券發行不及預期

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中環股份的債務壓力也在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9月底,中環股份負債合計224.97億元,較年初增長24.93%,其中流動負債122.71億元,較年初增長19.97%。而其非流動負債102.26億元,較年初大幅增長31.44%。

據公開數據顯示,中環股份2019年3月~9月的即將需要償還的有息負債達到約32.05億元。

為償還即將到期的有息負債,中環股份計劃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緩解自身的債務壓力。

2018年4月19日,中環股份獲得證監會核准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30億元的公司債券。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擬用於償還有息負債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第一期發行規模不超過20億元,債券簡稱“19中環01”。

然而,事與願違。2019年3月4日,中環股份和主承銷商在網下向合格投資者進行了票面利率詢價,利率詢價區間為5%到6%。根據詢價結果,中環股份及主承銷商審慎判斷,最終確定本期債券票面利率為6%。

3月6日晚,中環股份公告稱,本期債券發行時間自3月5日至3月6日,最終實際發行數量為4.5億元。僅能夠支撐中環股份2019年3月~9月的即將需要償還的有息負債的14%。

不過,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實際債務不止這些,但是債券發行不及預期並不會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目前公司資金有能力覆蓋相關債務。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2018年以來,在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整個資本市場融資成本一直在上升,尤其是2018年多家上市企業出現債務違約的情況,導致金融機構的信心下降。而光伏行業在“5·31”新政之後,國內市場遇冷,部分光伏企業停產或破產等情況發生,對金融機構帶來一定影響,部分金融機構會降低光伏行業信用評級,給光伏企業正常的債券融資帶來負面影響。

重金加持半導體

中環股份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天津市中環半導體公司,1999年更名為天津市中環半導體有限公司。2007年4月,中環股份在深交所上市。2007~2019年,中環股份共計發行11次債券,累計募集資金71.3億元。

除發行債券,定增也是其“跑馬圈地”的主要資金來源。招股書顯示,公司募集資金5.81億元將用於投資6英寸0.35微米功率半導體器件生產線。

僅僅一年之後,即2008年5月,中環股份便發佈定增公告,公司擬以每股16.89元的價格向中環集團發行2360萬股股票,購買中環集團旗下資產。其後,中環股份又分別進行了多次定向增發。據計算,截至目前,中環股份通過首發和定增等股權融資額已高達百億餘元。

而最近的一次融資則為,2019年1月7日晚間,中環股份披露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此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其中5億元用於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45億元用於加碼半導體硅片,即集成電路用8~12英寸半導體硅片之生產線項目。

據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和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國內迎來半導體晶圓廠、硅片廠投資熱潮,但從半導體產業鏈條出發,仍存在產業空白。中國內地作為世界半導體產業新的增長極和第三次產業轉移承接方,隨著半導體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硅片整體向大尺寸趨勢發展,8英寸和12英寸硅片已成為半導體硅片的主流產品。

實際上,中環股份是以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的生產起家,2009年其子公司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中環股份才得以正式進軍光伏產業。

隨後,光伏業務不斷增長,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半導體材料業務不但沒有明顯增長,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

2010年,新能源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僅為5.02億元,半導體行業營業收入則為7.66億元。而據中環股份2018年半年報公佈的財務數據顯示,光伏為中環股份當前第一大主營產品,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36.8億元,貢獻了約87%的主營收入。半導體材料與電力產品分別為第二、第三大主營產品,2018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1.0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7%、2.4%。

但是,資本市場對於此次中環股份重金加持半導體業務定增並不“感冒”。 消息一出,中環股份次日股價一度逼近跌停,收跌7.25%。

新聞爆料、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