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真理和科學

實在、真理和科學

在人類的認識過程中,遇到的最令人困惑的問題莫過於“實在”的概念。當有人問:“世界是否是實在的?” 通常,最想當然的答案是肯定的,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卻並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簡單。

首先,憑直覺人們會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世界是實在的。” 比如玻璃,無論你是否觀察或觸摸,玻璃始終都是客觀存在的,玻璃並不是我們主觀臆想出來的。然而,這個判斷只是基於人的角度得出的,並不具有普適性。具體分析如下:

其一,觀察或觸摸玻璃的感覺僅與人相關。對於光子而言,玻璃的剛性(即封閉性)是不存在的,玻璃是透明的,它只是網狀空間而不是封閉性為1的實體。所以,感覺到的並不是單方面客觀存在的實在,而是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是一種複合效應。

其二,對於“其一”的分析,有人會反駁說,儘管現象或感覺是複合效應,但作為客體的一方總是存在的,只不過是自在之物。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如果實在是存在的,則實在必須由兩方面的因素構成,即實體和實體的變化。根據現代粒子物理理論,我們已經知道物質的實體性遠小於10

-14,而且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物質的實體性還會進一步降低。所以,物質的實體性在理論上是等於零的。作為客體的一方並不具有實體性,我們感覺到的,只是客體的封閉性,準確地說是不同層次的封閉體系對人所產生的封閉性,我們感受到的是變化而不是實體。

然而,如果由此推斷世界的實在性僅僅表現為變化的話,新的疑問就產生了。因為,變化不是一個實詞,不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變化必須有變化的內容,即變化什麼。若沒有作為變化內容的實體,那麼變化的又是什麼呢? 比如,當我們說到吃時,吃只是一個動作,如果沒有可以被吃的東西,則吃這個動作就不存在,吃這個詞也就沒有意義了。

實在、真理和科學

由此,關於世界是否是實在的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能用形而上學式的簡單答案,即用是或不是來回答。一方面,由於變化具有絕對性,所以世界確實存在著自在之物,因而世界是實在的;而另一方面,由於實體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世界是虛無的,因而世界又是不實在的。於是,我們陷入了一個兩難的思維困境,即

世界是實在的,因為變化具有絕對意義;

世界又是非實在的,因為實體只具有相對意義。

導致這一悖論的原因是由於決定世界是否是實在的因素有兩個,即實體和變化:如果兩者都具有絕對的意義,則世界的實在性就具有絕對的意義,於是世界就是實在的;反之,如果兩者都不具有絕對的意義,則世界的實在性就只具有相對的意義,於是世界就不是實在的。然而,在這兩者中,一個是相對的,而另一個卻又是絕對的,所以世界既不是實在的,也不是非實在的。如何理解和解釋此悖論,這既是對人類思維的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使人類認識產生飛躍的契機。

根據自然哲學第二定律——自然界存在著具體的有限性和抽象的無限性,實體若是作為一個抽象概念,是無限可分的,因而不具有絕對的實體意義;但實體若是具體的,是相對於人類生活和感知的世界而言的,則實體又是有限的,是不會被無限分割的,因而也就不會失去其實體性了。比如,宇宙中的光子(量子)是不能被繼續分割的。一方面,因為光子已經沒有多少可被用於再分割的靜質量,任何分割的動作都只會增加而不是減少光子的質量(能量);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光子的角動量(普朗克常數

h)具有不變性,光子是量子化的,也同樣不可能再被繼續分割了。所以,相對於我們的宇宙而言,光子具有實體的特性。

又根據自然哲學第一定律——自然界的變化是不連續的,世界並不是連續的,我們生存的宇宙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是一個相對封閉著的具體而有限的世界。在有限的世界裡構成這個世界的實體也是有限的,我們將其最小的實體稱為量子。所謂空間和物質、能量和質量,都只是量子的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即是量子的離散狀態和封閉狀態。在一個具體的世界裡,實體具有絕對的意義。實際上,這是相對於具體的世界才具有的絕對性,是有限的絕對,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如問及“實在”一詞,首先要分清,是具體的實在,還是抽象的實在。如果是具體的實在,則該實在是由具體世界中的量子及其變化形成的。由於相對於具體的世界,無論是實體還是變化,都具有絕對的意義,所以具體的世界是實在的;而世界是由無數個具體的世界構成的,因此世界是實在的。反之,如果是抽象的實在,由於抽象的實在只是一個不實在的概念,所以實在是不存在的。

實在、真理和科學

比如,人類是一個由無數個具體的人抽象出來的概念,其本身在邏輯上和在現實中都沒有具體的對應物。所以,作為抽象的概念,“人類”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在這個意義上講人類是不實在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是人類,人類只是關於各種不同的人共性的集合。但是,由於每一個具體的人是實在的,而人類是由無數個具體的人組成的,在這個意義上講人類又是實在的。所以,抽象的實在和具體的實在是不同的,抽象的實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在,沒有具體的實體與之相對應。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首先進行了關於實在的討論。相對於具體的世界來說,實在是由實體及其變化所構成的客觀存在。不過,即便是具體的實在也僅僅是自在的實在,而並不是人所感知的現象世界。現象世界是主體實在和客體實在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出的一種新的複合實在。

那麼,什麼是真理呢? 所謂真理就是實在的秩序。如果世界是實在的,是由實體及其變化形成的,那麼就一定存在著支配其變化的規律,即存在著實在的秩序。在此,我們需要澄清關於真理的兩個概念。

概念1:真理並非科學,真理是一維的,是自在的秩序;真理的存在與人及人的認識無關,真理是伴隨著實在而客觀存在的。

概念2:真理和實在一樣,也具有相對和絕對之分。相對真理是指相對於一個具體世界的實在秩序,而絕對真理是根據無數個具體的相對真理的共性抽象出來的。

因此,作為絕對真理,必須具有普適性、不可簡約性和可演繹性

對於要求絕對真理具有普適性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既然是絕對真理,就必須放之四海而皆準,對各種具體的世界,對所有的相對真理,都必須是適用的,不允許出現任何例外。因為,絕對真理是相對真理的抽象概念。而絕對真理所應具有的不可簡約性可以從以下三個具體的推論中得到。

推論1:相對於無數具體世界的無數個相對真理來說,它們的共性應該是最少的,從極限上說,應該趨近於0,最多隻能有一個,只能是0或1。

推論2:由於世界是實在的,而實在的秩序是必然存在的,所以絕對真理是存在的,即至少有一個,只能是1或大於1。

推論3:相對真理的共性並不會因相對真理數目的增多而進一步減少,是有極限的;這一方面說明世界是一個有機整體,是有共性的,而另一方面也要求絕對真理是最簡單的。

為了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我們有理由相信絕對真理的個數是1,1在數學上是最小的正整數,具有不可簡約性。

絕對真理的可演繹性是指,雖然絕對真理是單一的,但由絕對真理結合各種具體的實在,可以派生或還原出各種不同的相對真理。所有的相對真理都是由絕對真理在各種不同的具體實在中演繹而成的。

實在、真理和科學


根據絕對真理的上述三個標準,我們認為絕對真理只有一個,即

世界是變化的

我們用絕對真理的標準,即普適性、最簡性和演繹性,來對“世界是變化的”加以驗證。

首先,如果世界是實在的,則其存在的內容具有且僅有兩類,即實體和變化,而其中只有變化具有絕對的意義,所以只有“世界是變化的”滿足絕對真理的普適要求。其次,“世界是變化的”是一個簡單和無歧義的陳述,滿足不可簡約性的要求。最後,我們來分析“世界是變化的”可演繹性。

“世界是變化的”這一陳述要求變化在量上必須守恆,因為如果變化不守恆,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相對於無限長的過去和未來,都會使世界出現變化為零的狀態,從而違背了“世界是變化的”。所以,由“世界是變化的”可以推論出“變化是守恆的”,由此可以結合各種不同的具體情況進一步推論出能量守恆、質量守恆和動量守恆等相對真理或規律。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變化的守恆性進一步推論出,存在著變化的不連續性,即可以由量變產生質變,以此來說明世界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於是,“世界是變化的”這一絕對真理的可演繹性,可以從以下的推論中比較完整和定性地顯示出來:

世界是變化的 → 變化是守恆的 → 變化具有不連續性 → 可以引起局部的封閉性 → 可以使世界產生結構 → 結構的生成與湮沒是世界演化的主要內容和方式 → 世界的整體性在其不斷的演化過程中顯現了出來。

通過上述絕對真理的演繹,我們看到,所謂絕對真理實質上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唯一公理和邏輯前提。由此出發,可以結合各種不同的具體情況,邏輯和系統地綜合人類的全部知識。實際上,絕對真理的演繹並不只是關於具體科學的演繹,絕對真理還可以從抽象的哲學角度進行演繹,這就是三個自然哲學定律。它們分別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世界是變化的”這一絕對真理:

自然界存在著變化的歸一性和變化的不連續性,表明世界存在著質的變化;

自然界存在著具體的有限性和抽象的無限性,表明世界存在著守恆的變化;

自然界存在著個體間的相互依賴性和滲透性,表明世界存在著量的變化。

雖然,在相對真理之間並不一定存在著必然的邏輯關係,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之間的聯繫卻一定是有邏輯的。對此,我們可以借用射擊來作類比。彈孔與槍的關係是必然的,因為彈道是固定的;但是,彈孔與彈孔之間的關係則是隨機的,它們與彈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與人的射擊技術有關。

實在、真理和科學


接下來我們探討關於科學的問題。對於科學的認識,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種不同的觀點,即一維認識觀和二維認識觀。

一維認識觀是以形而上學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來認識科學的。在一維認識觀看來,科學要麼是客觀實在的反映,即唯物主義認識觀;要麼就是主觀意志的體現,即唯心主義認識觀。無論是唯物主義認識觀還是唯心主義認識觀,它們都認為人類在從事科學活動的過程中是被動的,科學只是一個發現或顯現的過程;科學的發展是收斂的,因為科學是唯一和具有終極目標的。

反之,根據二維認識觀,科學是真理(實在的秩序)的同構系統。在本質上,科學和真理是截然不同的,但相對於一定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它們又是不可分辨的。科學所對應的實在是具體的實在,科學所對應的真理也是相對的真理。在二維認識觀看來,抽象的科學、絕對的認識和普適的同構系統都是不存在的,人類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認識世界。因為,在邏輯上,它們與二維認識觀關於科學的開放性是相違背的。

總之,實在、真理和科學是關於人類認識的實質所涉及的三個基本概念。實在、真理和科學分別屬於三個不同的層次,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系統。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實在是具體而有限的自在世界,真理是實在的結構系統,而科學則是實在的同構系統;實在和真理是一維的,而科學則是二維的,是由作為認識主體的人與作為認識客體的實在的相互作用,所以科學只有認識效率的高低而沒有認識真假的區別。(本文為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