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說他是認真的!邀請巴西加入北約,藉此調教盟友,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冷戰思維行不通了

趙瑞琦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政治研究所所長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在主流媒體存在政治偏見、民眾及政治人物不再信任媒體報道的後真相時代,“雄辯勝於事實”,立場決定是非。於是,最瘋狂時一天連發30條推文的資深“胡扯者”美國總統特朗普,時不時以激進言論搞個讓人虎軀一震的“大新聞”,以表達自己的立場、換取共鳴與支持,再正常不過。

特朗普說他是認真的!邀請巴西加入北約,藉此調教盟友,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冷戰思維行不通了

邀請巴西加入北約,算是最新的一例。3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的首次會晤中,表示支持巴西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並打算指定巴西為“主要非北約盟友”,甚至成為北約成員國。儘管特朗普說自己是認真的,但這可能不是一個嚴肅的政治考慮,更可能是為了表達對北約盟國不滿的情緒宣洩,為了表達重塑“門羅主義”必要性的一種態度表達。

特朗普說他是認真的!邀請巴西加入北約,藉此調教盟友,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冷戰思維行不通了

自1949年北約成立以來的70年間,此前歷任美國總統及兩黨議員,都認為北約組織是確保國家安全和世界穩定的關鍵支柱。然而,自2016年競選開始,慣於撕裂共識的特朗普,對北約的不滿就溢於言表:“北約的職責涵蓋蘇聯,而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了”。上臺後,這種不滿更是化為行動,與北約的關係一直突兀非常:儘管表示不再認為北約已經過時了,但屢次向歐洲盟友施壓,要他們增加對北約的軍費開支——在全球160多個國家駐紮著超過17萬名士兵的負擔,即使擁有全球貨幣霸權,美國也吃不消。2018年,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時、西班牙等15個北約盟國為北約貢獻的軍費不達標。

但北約盟國對特朗普並不買賬。德國社民黨政治家希齊勒就表示:美軍駐紮德國對美國比對德國更有利,將費用轉嫁給德國並不合適;特朗普“催債式”作法,不過是其按照“美國第一”的思路,為了達成對美國最有利的交易罷了。截止 2018年底,在德國的美國駐軍人數超過35000人。

特朗普說他是認真的!邀請巴西加入北約,藉此調教盟友,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冷戰思維行不通了

然而,面對俄羅斯在前蘇聯地區的咄咄逼人,退出北約的叫囂不過是特朗普發射的“嘴炮”而己。在2018年底的北約峰會上,特朗普就表示,不需要美國國會的批准,就能帶領美國退出北約,但他覺得沒必要這麼做,他對這個組織還是有信心的。

當初,蘇聯解體後,北約成功東擴並跨出防區執行全球任務,但要擴張至南美,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變成“大西洋公約組織”,讓歐洲國家為南美防務操心,恐怕是拉錯郎、上錯轎。不過,對漠視地理知識的特朗普來說,通過攙沙子、攪混水把北約“廢物利用”,在組織中增加聽話的小弟,逼迫“自以為是”的老歐洲就範,或者邊緣化那些不聽話的國家,卻未嘗不可。

邀請巴西加入北約,加強美國對南美的影響甚至重塑“門羅主義”,也是四處出擊、到處樹敵的特朗普重新洗牌、看緊後院的需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伴隨拉美掉入“發展中國家陷阱”導致的左翼崛起、美國在英阿戰爭中支持英國打擊阿根廷等事件,美國與拉美多數國家關係緊張,成為拉美反霸的對象。這讓視南美為自己後院的美國極為不爽,一直想瞅機會翻盤。博索納羅在巴西的崛起及其對特朗普的示好,為美國加深與巴西的軍事關係,重塑“門羅主義”,以便調教不聽話的委內瑞拉,減少拉美國家對美國的牴牾,抗衡中國在拉美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提供了機會。

特朗普說他是認真的!邀請巴西加入北約,藉此調教盟友,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冷戰思維行不通了

的確,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別人覺得巴西與北約是南轅北轍,讓巴西加入北約是不靠譜的事,但也許在特朗普看來,通過撮合南北大西洋來調教老歐洲、拉攏新盟友,就可以同時實現在歐洲對抗俄羅斯、在美洲對抗中國的目的,是一箭雙鵰、盤活棋局的妙招。

然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正如特朗普天天發推也救不了推特一樣,用老冷戰的遺產來行新冷戰的逆流,恐怕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與特朗普會晤幾小時後,博索納羅在華盛頓宣佈,他將在今年下半年訪問中國。博索納羅表示,中國是巴西的最大貿易伙伴,“這對我們很重要”。

也許,特朗普被小兒子巴倫的“Im with stupid(我與傻瓜同行)”文化衫中的手指所指的照片,既非巧合,亦非調侃,更非捉弄,而是一種暗示,一種預言,是一語成讖。(責任編輯:毅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