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可以做出很好的手機元器件,卻做不出好手機?

這充分說明了一件事兒,手機並不是簡單的零件堆疊就可以做好的,硬件是產品的基礎,但不等於產品的體驗,更不是產品的全部。

我們處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市場,這裡有一群極其變態的玩家和全世界最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和製造能力和最大的市場。

所以很多在我們看來如同吃飯喝水般正常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並不是這樣的。

日系出不了真正優秀的手機企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正常的是在沒有出現新的技術變革的前提下,中國居然在現有手機巨頭沒有衰落跡象的背景下崛起,且不是一家的崛起,而是一個軍團。

縱觀手機行業發展,Motorola作為先行者,霸佔了最初的手機市場,在模擬製式轉向數字制式的過程中,諾基亞搶得先機,成為新的霸主,這一霸就是15年。

而隨著ios和andriod相繼發佈,在移動終端交互革命中,蘋果和三星相繼崛起,nokia被全面取代。

當然,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其他玩家,比如索愛,黑莓、HTC、LG等等,但他們並不能真正和行業同期的巨頭相媲美。

2006-07年,當時的手機市場份額如下:

為什麼日本可以做出很好的手機元器件,卻做不出好手機?

諾記,MOTO和三星聯手瓜分了2/3的市場份額,留給其他廠商的機會並不多,而這些機會里,還有韓國的LG,加拿大的黑莓,以及歐洲的其他玩家,日系也只有一個索愛算是主流。

此後的故事我們就耳熟能詳了,蘋果崛起,三星崛起,國產陣列崛起:

為什麼日本可以做出很好的手機元器件,卻做不出好手機?

但實際上,如果沒有中國手機廠商們的崛起,那麼一切就理所當然了。在蘋果三星的聯手絞殺下,誰也不能倖免,蘋果把持高端,而其他廠商和三星的玩法是一樣的,在馬太效應下,一切都是註定的。

日系手機不能崛起的理由裡,最初是moto、後來是諾記,再後來是蘋果和三星。

所以為什麼日系手機不能崛起的問題就很自然地過渡到了去問:為什麼中國的手機廠商軍團們能夠崛起?

中國相比於日本,其優勢和不同在哪裡?

第一是龐大的本土市場去培育,顯然,如果沒有中國本土市場的培育,華為、小米、OPPO和vivo無法完成最初的原始積累,就不會有而今的國產手機廠商軍團們。

這種龐大市場帶來的天然培育優勢不只是出現在手機上,還包括互聯網,全世界的優秀互聯網企業,在美國先發優勢的淫威下,便只有中國了。

當然,當初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各有各的擅長,日系的汽車依然是行業翹楚,但在90年代後的科技互聯網浪潮中,尤其是面向大眾消費者的領域,比如手機,比如可穿戴設備,比如即時通訊,比如移動支付,比如互聯網商城,比如內容分發等等,他們都不行了。

當然,市場只是基礎,手機行業高度模塊化,這導致終端廠的准入門檻迅速降低,這也是國產手機廠商們崛起的重要先決條件。如果不是當初高通的soc、JDI的液晶面板、三星鎂光的內存,國產手機廠商,如小米,是沒可能從一無所有而迅速進軍市場的。

然而,市場準入門檻低是好處,也是難處,越容易進入的市場,競爭對手必然越多,競爭壓力必然越大。為什麼在競爭門檻兒降低的大前提下,國產手機廠商們能夠脫引而出?而不是日系或者德系呢?

這大約才是國產手機廠商們的真正優勢了,速度、效率,對市場的尊重和對消費行為的深刻理解。

對於速度和效率,前者最直觀的表現是產品迅速迭代成長,華為是最好的例子,從mate7到mate20pro,其產品的成長是超過全世界任何一家手機廠商的,而效率的最好反應是性價比。

華為直到mate20pro,其售價依然僅有5399,此外還有2999的榮耀V20,而索尼、LG、HTC,乃至moto,其在3000或者5000價位的產品是什麼樣的?

而一加或者小米,其旗艦機至今僅售3000+價位,這種產品給sony,不定價6000+才怪。

在手機行業沒有出現新的變革的時候,國產手機在蘋果三星之下,用性價比迅速佔領市場,這才是國產手機崛起的法寶,而這,日系手機企業是做不來的。

是的,就是性價比,不只是小米或者魅族,包括華為的mate系列,或者OPPO 的R系列和vivo的X系列,其相較於蘋果三星依然是極具有性價比的。

另一方面,中國的手機廠商們比日系廠商明顯更清楚消費者想要什麼,而不是我能做什麼?

OV的崛起其實就是最好的詮釋,最初,OV也是採用其他廠商類似的路子,高中低端覆蓋,但在2014年之後,OV轉變策略,集中精力去主攻2000-3000價位,把X和R做出自己的品牌。

OV沒能力做能高端的產品嗎?

顯然不是,但OV認為,在2000-3000價位是一個市場主流價位,擁有極大的潛力,在蘋果封鎖高端的前提下,這個價位是大有可為的。這種決策索尼是不會下的。

產品上同樣如此,當我們把一加6T和索尼XZ3放在一起比較的時候:

為什麼日本可以做出很好的手機元器件,卻做不出好手機?

結論就很明顯了,中國廠商製造的手機,是更迎合大眾的,是更懂市場的,所有的行為都是基於消費者喜歡什麼,這必然更受市場親睞。

但索尼不是,索尼還是在思考,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想做什麼,工程師思維和技術導向會讓索尼的產品變得極其怪異,而這,恰恰就是日系的代表風格,比如劉海屏的先驅——夏普.

同樣是美人尖設計,為什麼夏普淪為了笑柄,而中國手機廠商OPPO卻能熱賣呢?

為什麼日本可以做出很好的手機元器件,卻做不出好手機?

一圖勝千言。

當一個市場被某一個霸主所霸佔的時候,後來者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放棄被正面優秀的行業領軍者,而選擇你呢?”

在諾記時代日系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在蘋果三星時代,日系同樣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日系手機廠商們一直無法成為舞臺中心。

但這個問題中國手機廠商回答了,以上一系列的事情可以簡化為三句話:

第一,我的手機比你便宜。

第二,我的手機比你懂消費者。

第三,我的手機比你便宜的前提下還比你懂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