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如果說mate20 pro是2018年最沒有爭議的旗艦手機,那麼歲末發佈的vivo NEX雙屏版可能就是2018年最具有爭議的旗艦手機了吧?

不同於NEX第一代的引爆輿論和極致口碑,雙屏版的好評和差評同在,充滿了爭議,有人覺得這是2018年歲末最大的驚喜,也有人認為這款手機如同小米mix3一般是讓人失望的。

那麼,這款手機的實際體驗到底如何?它的設計思考是什麼?vivo為什麼要在歲末發佈這麼一款產品,且命名NEX雙屏版而不是NEX2或者其他的?我們一起來聊聊。

在討論NEX雙屏版,包括NEX第一代、find X,乃至小米mix3和榮耀magic2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確這樣兩個詞:極致和細分。

是的,極致全面屏和細分受眾群,這很重要,因為如果放在大眾主流市場裡,這些手機都是上不得檯面的,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曾透露,半年時間,vivo NEX系列銷量過200萬臺,這個成績在華為的P系列或者vivo自家X系列面前顯然是失敗的。

但另一方面,在4000+價位,除了蘋果、三星和華為,包括榮耀、小米、oppo、vivo,乃至谷歌pixel、moto、LG、一加和魅族等目前依然算是主流的手機廠商裡,在4000+價位,半年200萬臺的銷量,都是不可被忽視的。

這就是對於廠商來說探索細分領域的意義。

那麼,這種產品的出現,對於消費者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我們繼續聊。

在主流的全面屏演進道路上,正確的全面屏演進路線是這樣的:18:9→劉海屏→水滴屏→打孔屏→屏下前置相機。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這個演進過程的思路是清晰的,符合全面屏設計邏輯的思路。

為什麼要做全面屏產品?答案很簡單:效率需求和便攜性需求矛盾衝突的結果。

在iOS和安卓普及之前,手機的形態五花八門,翻蓋、滑蓋、直板、全鍵盤直板等等,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緣由,彼時的手機主要功能屬性是通訊工具,兼帶娛樂和其他工具需求,對屏幕尺寸要求並不高。

隨著安卓和iOS的全面普及,手機從通訊工具進化為移動終端,且開始部分取代桌面端,成為面向消費屬性最重要的終端工具,作為終端工具:購物、導航、支付、閱讀、視頻、文字通訊等等應用場景,效率是極其重要的,而屏幕尺寸是移動端交互效率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從這個角度出發,手機屏幕自然是越大越好。

然而,手機進化為的是移動終端,除了終端,還有“移動”兩個字,其三維尺寸決定了其便攜性,而在其便攜性的制約下,手機的物理尺寸是有上限,而移動端交互會出現大量的單手操作場景,所以手機寬度是被嚴格控制的,過寬的手機是難以成為市場主流的。

在這樣的雙重製約下,全面屏出現了,儘管我們的主流手機尺寸從5.5英寸增長到了6英寸,進而增長到了6.39英寸,但其物理尺寸其實是類似的: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上圖從左到右依次是NEX雙屏(6.39英寸)、mix2(6英寸)、mate20pro(6.39英寸)、P20pro(6.1英寸)、小米note3(5.5英寸),這幾臺手機儘管屏幕尺寸相差巨大,但物理尺寸是類似的,從這個角度,我們可能可以看得更清楚: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我將這幾臺手機的長寬通過CAD圖進行表徵: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圖中:紅色 P20pro、綠色mate20pro、藍色mix2、粉色NEX雙屏、黑色小米note3

這是一個市場主流的尺寸,依然能夠正常單手操作下的最大尺寸範圍。

全面屏的意義是探索效率和便攜相統一的極致,但到了水滴屏之後,其對於效率的影響已經非常小了,真全面屏的好處更多的體現在視覺衝擊力上。

對於消費者來說,既然全面屏是最終目標,而當前主流的全面屏演進距離真全面屏尚遠,那麼部分產品通過一些特別的方式,做出一定的犧牲和妥協的前提下,設計出真全面屏產品,必然是有意義的。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對比小米note3、mix2、mate20pro,NEX雙屏真全面屏設計的視覺衝擊力是顯而易見的,我目前日常使用的主力機就是NEX雙屏和mate20pro兩款產品,當然,在科技屬性上,mate20pro無疑是全面領先的,充電速度、續航、相機和握持感是最直觀的感受。

但當我們將目光聚焦於正面,沉浸其中的時候,NEX的美感和視覺舒適感是mate20pro不可企及的。

如果你不在乎這個,這篇文章到此為止吧,在5000+價位,若不考慮真全面屏設計,NEX雙屏在mate20pro面前,沒有還手之力。

但如果你在乎呢?

我前面說:既然全面屏是最終目標,而當前主流的全面屏演進距離真全面屏尚遠,那麼部分產品通過一些特別的方式,做出一定的犧牲和妥協的前提下,設計出真全面屏產品,必然是有意義的。

對於NEX雙面屏的選擇,我們所需要討論的就變成了:為了真全面屏設計,誰的妥協更小?誰的方式更值得和更有意義呢?

作為對比的有NEX第一代、find X、mix3、magic2和努比亞X,包括電動升降、滑蓋和雙屏三種思路。

論美觀和科技感,find X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這款手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將後置相機隱藏於後蓋之下,由於厚度限制對主相機的影響。其相機光圈僅有F2.0,主攝尺寸依然只有1/2.55英寸,且光學防抖。

目前最被消費者認可的是NEX第一代,但這款產品依然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前置相機的升降結構佔用了過多的空間,導致vivo不得不把其做到了6.59英寸,但自拍素質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如果繼續加入TOF等模組,其內部空間將會更加捉襟見肘。

而mix3和magic2的滑蓋設計,其整體性太差,縫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存在系列潛在風險,vivo並沒有給出NEX雙屏版的防水等級數據,不過,我在其sim卡槽上發現了這個: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密封膠圈,這臺手機應該是做了一定的密封處理的。

所以,雙屏在以上幾個方案裡,是不錯的選擇。當nubia X發佈的時候,我的評價是積極正面的。

很多人說,同樣是雙面屏,Nubia X個NEX之間選哪個?

在nubia X發佈的時候,我說:

然,努比亞本身已經落寞,其很難通過某款產品來實現復興。受限於產能和渠道,這款手機的市場表現註定艱難,魅族16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這個設計思路本身是很有意思的,其妥協程度似乎比機械結構更小,更能被主流市場接受。

如果這臺手機由小米,ov,甚至華為來做,比如用徠卡三攝做相機,體驗會如何呢?

這可能才是努比亞X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其給出的不同於目前主流廠商們的關於如何打造一臺更為接近“真全面屏”的手機?的回答,可能也是更有前景和意義的回答。

只是當時沒想到,NEX雙屏版這麼快就來了。

這兩款手機之間該如何比較,或者說,我當初所期待的,大廠在nubia的基礎上可以怎樣的優化?

先說槽點吧: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是的,無論有多少個理由,我依然理解不了,vivo為何要做這麼個突起的環狀設計?

這個設計確實有一些好處,比如可以覆蓋主攝,讓其避免突起,比如其隱藏了左右兩個補光燈孔,避免了過多開孔帶來的視覺問題。

同時,當這款產品在暗光下,這個環狀物亮起來的時候,有一種炫酷的感覺: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但是,這個大的突起的環狀物,本身不就是最大的視覺障礙嗎?

相比於nubia X,這個另一面設計明顯是不和諧的: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當然,這依然是比Nubia X更進一步的產品,其更進一步表現在:

  • 第一、TOF的加入,由此帶來的想象力;
  • 第二、極致的自拍設計;
  • 第三、基於軟件交互的雙屏應用。

對於第一點,在款手機最初的槽點,恰恰也是其最希望達成的亮點:極致的自拍設計

在問題開頭,我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vivo為什麼要在歲末發佈這麼一款產品?

NEX是一款不錯的產品,它的自拍能力是明顯超越mix2的,但與主流依然存在差距,而受限於自動升降結構,其想進一步提升是很難的。

真全面屏以犧牲前置相機,也就是自拍為代價,這於小米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其女性用戶本來就少,但vivo不行。

而NEX一代的設計制約了自拍的進一步提升,這大約就是時隔半年後,vivo迅速推出二代產品的理由吧?

雙面屏不僅解決了前置相機對全面屏的掣肘,更是打開了自拍的全新境界,是的,用主攝做自拍,且,在主攝左右分別輔以補光燈。

在NEX雙屏發佈會現場,我們的第一反應是,美圖手機完了。

對於鋼鐵直男來說,自拍是偽需求,但對廣大的年輕女孩兒來說,自拍是剛需,對於這些人群來說,vivo NEX雙屏大約可以等於一臺真全面屏手機+一臺自拍神器,且可以二合一。

這部分我就不過多評價了,給張自拍讓給位盡情吐槽吧: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對於第二點

TOF目前依然處於一個探索階段,依然沒有一個殺手級的應用告訴你,TOF是剛需,但3D建模技術在未來必然會大放異彩,且後置的應用前景遠大於前置,不要把TOF或者結構光歸結於FACE ID,那只是3D建模技術一個極小的應用場景。

我們難以說NEX雙屏內置了一個TOF,因而超越了nubia X,至少現在不可以,但這種設計本身的前景和潛力,無疑是巨大的。

此外,這款手機本身的做工極佳,雙面屏的優化讓這款手機兩面都可以作為主屏使用,前後設計了兩個揚聲器。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採用了type-c,這對於別家是常態,對於vivo,則必須好評了(你就理解為我在誇了吧):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vivo給這款手機安置了三顆相機,主攝的imx363 F1.8鏡頭;副攝2.9um單位像素,200W像素用於視頻,第三顆是TOF接收器。

我其實不太理解,這顆專門的視頻副攝有什麼意義,單位像素雖大,但像素數畢竟太少了,主攝imx363超採樣四合一到單位像素2.8um,也還有300萬像素。

vivo為何不將X23那顆超廣角鏡頭放上去呢?這對於自拍會更好玩吧?

主攝部分,1/2.55英寸,F1.8主流配置,但與P20pro有一定的差距,當然,這種差距更多地體現在小底帶來的寬容度不足上,而不是縮圖的觀感,如這幅對比: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第一觀感上,NEX的畫面更加乾淨亮堂,但當我們放大對比的時候: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噪點控制和色彩過渡,P20pro更佳。

而如果我們對整體畫面做出判斷的時候,二者更多的其實是風格上的差異: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比如這個,我甚至不用標記各自的機型,依然很好判斷機型,P20pro偏濃豔,vivo NEX偏淡雅,畫質差異很小。

vivo引入了超級夜景模式,這個模式不同於P20pro的任何環境都可以使用,vivo NEX的超級夜景必須在暗光下才能啟動,效果不錯: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與P20pro的區別依然是風格上的差異: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放大來看: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區別非常小,不得不說,華為在超級夜景上的一騎絕塵,結束了。

但若是非超級夜景,那麼P20pro的優勢便出現了: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放大來看: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能看出哪幅圖是P20pro,哪幅圖是NEX,能猜出來麼?

(原圖中左邊是NEX,放大圖中,右邊是NEX)

綜上,NEX雙屏因為小底,與P20pro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並不明顯,在夜景表現中差距放大,而一旦啟用超級夜景,這種放大趨勢會快速縮小。不得不說,算法對於手機相機的彌補是肉眼可見的。

NEX的相機達到了旗艦水準: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vivo NEX雙屏版——一臺比NEX用著更舒服的“真全面屏”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