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這麼喝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你的中藥喝對了嗎?

中藥湯劑通常都是由許多箇中藥飲片所組成,味道也會因為藥物的組成不同而產生變化,我們習慣的稱呼為“中藥味”。


清代醫家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說:“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則非特無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即沒有按照沒按正確方法用藥,對健康是反而有所損害。

湯劑作為中醫療疾的最古老最傳統的方法之一,其能夠充分適應病情的需要,具有療效快、易吸收、作用強等特點,特別適用於多種慢性疾病。科學服用湯劑是確保療效得以實現的重要法寶。

中藥這麼喝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你的中藥喝對了嗎?

中藥怎麼喝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呢?

【中藥湯藥的服用溫度】

通常情況中藥宜溫服,即煎好的中藥液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服用。但治療熱性病的清熱解毒藥和止吐類藥,則應待藥液冷卻後服用;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脈的湯藥應趁熱服下。

【中藥湯藥的服用時間】

醫生常建議中藥飯前吃,飯前半小時到1小時,胃腸是空虛的,能更好的吸收利用中藥。

對胃腸有刺激的中藥,則會建議飯後半小時喝。安神的湯藥睡前喝,滋補的湯藥空腹喝,等等不同病症有各自最適服藥時間。


病情危急時,喝藥是不拘時間的。如治療發燒的藥物,武火急煎好之後,分多次頻繁飲用效果最好,一般是2小時喝一次,直至燒退。還有其他特殊的如規定時辰飲用的,就聽醫生的話就好啦


中藥這麼喝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你的中藥喝對了嗎?


【中藥湯藥的服用劑量】

一劑中藥通常為一天的藥量。具體一劑喝多少次也不能籠統而定。每個病人情況不同,最後喝多少量可能就不同。如利尿通淋的藥物,需要多喝頻喝,可能要達到200ml一次或更多,一天喝三次;

小兒接受能力有限,可能就一次50ml,一天喝三次;一般調理的藥物就可能喝兩次,每次各200ml,兩次空腹喝就行了。

【中藥湯藥的服用禁忌】

注意忌食生、冷、黏膩、辛辣的食物,喝中藥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

感冒高燒病人,飲食上應清淡,如米粥、藕粉等;慢性腹瀉病人,應吃些山藥、蓮子、薏苡仁等健脾胃的食品,忌服生菜瓜果和生冷食品。

感冒高燒病人,飲食上應清淡,如米粥、藕粉等;慢性腹瀉病人,應吃些山藥、蓮子、薏苡仁等健脾胃的食品,忌服生菜瓜果和生冷食品。


中藥這麼喝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你的中藥喝對了嗎?

【中藥湯藥的服用誤區】

很多人對中藥聞風喪膽,因為它苦到難以下嚥,所以往中藥中加糖的操作屢見不鮮~但是中藥加糖真的好嗎?

白糖性涼、紅糖性溫,如果把白糖加入溫熱藥中,或把紅糖加入寒涼藥中,會減弱藥性。

紅糖含有較多的鐵、鈣等元素,可與中藥中的蛋白質和鞣質等成分結合,產生沉澱,影響藥效。

此外,還有些藥是利用苦味來刺激消化腺分泌,從而發揮療效的,如黃連。如果加糖,就會失去這種作用。

總之,運用中藥湯劑療病是一個系統工程,科學的服藥方法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如果服之不得法,任憑多麼好的醫生,用多麼好的藥,療效也會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