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上個月,國家食藥監局發佈了《關於含可待因感冒藥說明》的公告,決定對含可待因感冒藥說明中禁忌與兒童用藥項進行修訂,要求明確說明“18歲以下青少年禁用本品”。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而在此之前,國家相關部門就已經多次針對含可待因類藥物,發文擴大禁用範圍:

2000年4月,國家藥監局發文指出可待因是列入《聯合國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中表II規定管制的10種成癮性較低麻醉藥品之一;

2017年1月,食藥監總局發佈《關於修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公告》,要求註明12歲以下兒童禁用、哺乳期婦女禁用、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12~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等內容;

2018年6月就含可待因類感冒藥修訂說明書,國家藥審中心發佈徵稿意見的通知,經專家論證會表決,認為含有可待因及氫可酮的感冒藥在18歲以下人群中使用其風險高於獲益,要求將可待因或氫可酮的阿片類感冒藥鎮咳處方藥適應症範圍限制在18歲及以上成年人。

含可待因類藥物禁用範圍從12歲以上,擴大到18歲以下,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藥物成分中都含有可待因,因而引發的“喝藥成癮”事件屢見報端。濫用藥何時休?切莫將藥用成“毒”!

說起可待因,或許略感陌生。然而翻一翻家裡的藥箱,這一成分赫然出現在諸多常見藥箱之內,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藥物,居然會惹出如此之多的爭議?

喝藥成癮?可待因等阿片類物質或是罪魁禍首

近些年來,關於“喝藥成癮”的突發事件令人歷歷在目。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一些用藥成癮的新聞常出現在我們身邊,而究其背後原因,不難發現可待因這一物質的存在。

可待因、嗎啡、罌粟、海洛因等被統稱為“阿片類物質”,是從阿片(罌粟)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的衍生物,與中樞特異性受體相互作用,能緩解疼痛,產生幸福感(快樂)。大藥劑可導致木僵、昏迷以及呼吸抑制。

可待因的複方製劑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它是作用於中樞的鎮咳成分,臨床效果較其他成分更為明顯,通常用於不明原因的頑固性咳嗽,尤其適用於伴有胸痛的劇烈咳嗽。

此外,可待因也用於中等度疼痛的鎮痛,局部麻醉或是全身麻醉時的輔助用藥,具有鎮靜作用。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雖然可待因屬於成癮性較低麻醉藥品,但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帶來的不良反應不容小覷

包括出現極度嗜睡,心率異常,呼吸受到抑制出現呼吸微弱、不規則,心理變態、幻想、意識混亂等情況,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長期服用還易形成心理依賴,具有成癮性,其戒斷症狀類似海洛因毒品。也有案例指出,兒童長期濫用含可待因成分的藥物,會造成嚴重鈣流失,影響生長髮育。

可待因被列為18禁,孩子服用這些藥物急需注意

通常,對於藥名中含有“可待因”、“待因”的藥物,明顯含有可待因成分,可通過閱讀藥品說明書進一步確認,從青少年兒童用藥中剔除出來。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而比如像強力枇杷露、止咳寶片、複方甘草劑等止咳藥,藥名中並沒有明確標明,則需要進一步查閱藥品說明書,是否標註有含可待因成分,或是標註有罌粟殼、複方樟腦酊、嗎啡等成分,這些成分同樣具有和可待因類似的副作用,請不要給孩子隨意濫用!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寶寶咳嗽總是牽動著家長的敏感神經,甚至經常因咳嗽而引發一連串的流涕、發燒等病症。因此,常常在孩子咳嗽初期便想著要止咳,將病症扼殺在搖籃裡。

誠然,“早發現,早治療”這個觀點十分正確,但無法準確判斷,孩子究竟為什麼咳嗽?具體病因是什麼?盲目憑常識用藥,便會面臨風險。

美國兒科學會提示:非處方鎮咳藥對6歲以下兒童無效,還有可能引起非常嚴重的不良反應,對於咳嗽這種機體保護的自然機制,不必刻意抑制。

濫用藥物何時休?切莫將藥用成“毒”

濫用藥現象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這些場景你是否又似曾相識?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 牙疼得厲害?吃顆止疼藥,還是不行就來兩顆;
  • 最近流感,給孩子喝點板藍根,蘭岑防病毒;
  • 上火口腔炎症,消炎藥吃兩顆就好;
  • ……

還記得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藥兒園”事件嗎?多少幼兒園紛紛被曝出給孩子濫用藥物:

甘肅蘭州市七里河區一幼兒園被曝私自給幼兒喂服強效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導致多名孩子出現紅疹、腿疼、腰疼等不良反應,園方稱,給孩子喂藥是為了預防手足口病; 北京一所幼兒園的180個孩子在沒有感冒的情況下,被園方統一安排吃了2天的兒童感冒藥,其間,有孩子出現過敏症狀。園方解釋稱,考慮到春季天氣變化大,因此給孩子服藥以預防感冒; 西安

兩所陝西宋慶齡基金會下屬的幼兒園從4家醫藥批發零售企業先後分10次購進“病毒靈”54600片,在每年春秋兩季換季時給幼兒服用,而園方稱,藥品是免費領取,給孩子們吃藥是為了預防病毒感染從而保證出勤率。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品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合理範圍內使用,它能幫助人們預防和治療疾病,利大於弊,但另一方面,不合理使用對人體弊大於利,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每年約7000名兒童因用藥不當死亡。兒童常用“神藥”頻頻被扒皮,合理用藥再敲警鐘。

還在給孩子吃?又一成分被列為18禁,這些常用藥裡面就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