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啥是派遣工

派遣工源於“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僱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在這種勞動關係中的勞動者,我們一般稱為“派遣工”。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勞務派遣”由勞務派遣機構、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三者構成。三者的關係簡單說來就是——

派遣方:我有人

用工方:我要人

勞動者:我是“人”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一個人擁有兩個“單位”,聽起來有點酷啊!

派遣工享有的權利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實際上卻也是有苦說不出……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派遣工的權益受到哪些威脅

1.工作的不穩定性

這種用工方式一般是在用工單位有固定用工需求時,其與勞務派遣單位達成一致簽訂勞動派遣協議,再由派遣單位篩選符合要求的勞動者,與之訂立勞動合同派遣其到用工單位進行所需要的無固定期限的勞動。

用工單位的需求通常都是暫時性的,用工需求一旦消失,派遣協議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進而就會終止,被派遣勞動者隨時都有可能會面對著失業風險。

2.同工同酬難落實

我國的《勞動合同法》中對勞務派遣的同工同酬問題雖然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情況中卻難以落實,被派遣勞動者往往面臨著實際上“同工”但卻難以保證“同酬”的現實。甚至有的派遣單位要求被派遣勞動者按照比例上交工資的一部分作為派遣費用,或與用工單位沆瀣一氣,惡意串通,在未通知被派遣勞動者的情況下,私自降低其勞動報酬。

3.勞動安全難保障

被派遣勞動者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較底的工人農民。被派遣勞動者自身知識面的侷限導致了他們大多數都奮鬥在生產前線上,而生產前線正是安全事故的多發地帶,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用工單位的義務是為被派遣勞動者提供工作條件、工作場所,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安全,而社會福利福利待遇社會保險的風險方面的責任則由派遣單位承擔。由此可以發現,被派遣勞動者勞動衛生安全的責任主體並不是一樣的,這就為勞動安全保障的落實增加了困難。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看到這裡,可能所有人都想問一句:工會去哪了?

事實上,派遣工想要加入工會,同樣面臨很多困難。大部分派遣單位的工會基本上是走個形式,由於被派遣者的工作性質具有暫時性、多變性,即使被派遣勞動者參加了工會,也很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用工單位的工會的構成主要是本單位員工,提出的也大多是工作中正式員工的訴求,被派遣勞動者並不是正式員工,用工單位難以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他們的需求。法律法規方面,我國對勞務派遣單位成立工會的法律規定缺少體系化、制度化的保障。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派遣工的基本類型及入會情況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其實,全國總工會針對此類情況,已經提出瞭解決措施,即派遣工參加勞務派遣單位工會,但是在接受派遣期間,由用工單位工會代管。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目前,這一方法已在一些地區推廣試用。

工論|工會如何消除在派遣工方面的無力感?

雖然派遣工的入會之路並不是那麼的順暢,但各級工會組織不會拒絕每一名派遣工,不會放棄維護每一名派遣工的合法權益。因此,各位派遣工,還是要積極加入工會組織呀!

本文觀點均來自以下文章:

《從代表到訴求:勞務派遣工的組織化維權路徑》

作者:王一帆(阜陽師範學院商學院講師)

刊於:《江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

《被派遣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王翹楚(東北財經大學經濟法學碩士)

論文答辯時間:2017年12月

《工會維護勞務派遣工權益研究》

論文答辯時間:2015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