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離真正的潮牌還有多遠?

乍看還不錯的款式,夠穿一季的品質,也許能快速抓住快餐消費時代下年輕消費者的心,但這遠遠不夠。

在前不久的巴黎時裝週上,中國運動服裝品牌李寧帶著體操服和漢字等元素加持的2019春夏系列,掀起了新一輪的“國潮”話題熱議。

國潮離真正的潮牌還有多遠?

“國潮”概念的出現,遠可追溯至前些年飛躍與回力的民間走紅。在被稱為“嘻哈元年”的2017年,大火的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讓吃瓜群眾們猛然發現那些走在潮流前沿的Rapper們都上身了不少國產街頭品牌,造型還很酷很有腔調,加上各路網紅、明星也紛紛為國潮實力帶貨,五花八門的國潮品牌隨之聲名鵲起。

在這個快餐消費時代,乍看還不錯的款式,夠穿一季的品質,也許能夠幫助崛起中的國潮品牌快速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但當其以潮牌自居時,這恐怕遠遠不夠。

國潮離真正的潮牌還有多遠?

“這三四年是屬於國潮的井噴期,越來越多的在校學生、普通消費者都開始關注這個門類了。”作為潮牌店主,同時也是一個資深潮牌愛好者的小文面對“國潮崛起”的現象,內心有些複雜,“各種品牌參差不齊,有設計的,沒有設計的,還有隻靠抄一些國外大牌的款式的;有用心在做的,也有跟風撈錢的……”

小文最偏愛的品牌,並不是當紅炸子雞Supreme,而是歷史悠久的美國潮牌Stussy。

Stussy與Supreme一樣,脫胎於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流行的衝浪和街頭滑板文化。Stussy的創始人Shawn Stussy最初只是在海邊銷售衝浪滑板,而Supreme的起源也只是一個代理Stussy等一眾加州品牌的滑板店。

七十年代朋克興起,衝擊著傳統音樂與文化,八十年代Hip Hop和說唱文化進一步突破傳統的界限……美國的街頭文化在那個年代的方興未艾,為這兩個日後的頂級潮牌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如今,人們說起潮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Supreme。

國潮離真正的潮牌還有多遠?

當消費者們擠破腦袋只為搶一條印有紅底白字的Supreme Logo的T恤,許多國潮品牌也紛紛依葫蘆畫瓢,推出自己的大logo設計。不少國潮經營者更是積極地推進與網紅合作、品牌聯名等傳播活動,利用明星效應和話題炒作打造爆款。

一些國潮品牌熱銷款所打造的例如撕裂式爪痕或者大叉符號等logo元素,也在短時間內受到追捧。

國潮離真正的潮牌還有多遠?

“爪痕(元素)懂不懂的人都覺得還不錯,品牌請的男模也是一個比較有帶貨能力的網紅。”小文說,“但是真正能讓人記住的、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東西不多。一看這個衣服,知道有這麼個牌子,但誰也叫不上這到底是什麼牌子。因為它有的僅僅就是衣服上印的logo。”

人人都想做下一個Supreme,成為潮牌市場裡的香餑餑,卻忽略了品牌文化才是頂級潮牌的核心吸引力。Supreme日益躥升的人氣和商業價值背後是美國街頭文化幾十年的縮影,它超越時間和空間,才得以凝聚全球的潮牌愛好者們。

首先,在國外潮牌的品牌陣營裡,我們選取了以牛仔褲出名的日系潮牌Evisu,由香港I.T集團推出的日潮BAPE副線品牌Aape以及誕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眼球”元素的發祥品牌Mishka。

國潮離真正的潮牌還有多遠?

然而,回望國內街頭文化的興起不過十幾年,忙於模仿的國潮品牌們,乃至眾多國潮消費者們,缺失的是文化積累的過程。

相比國潮品牌,作為潮牌店主的小文,還更在意潮牌消費者是否真的喜愛潮流文化:“知道的人越來越多,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家也越來越捨得花錢,是個好事兒。但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有一點耐心,去了解一下品牌和設計師,去了解潮牌所蘊含的精神或者理念……”

攝影師:James.J

服裝品牌:Mishk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