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這件“小”事,原來這麼“大”

洞悉社:無洞察,不營銷。

取名這件“小”事,原來這麼“大”

名字

漢字博大精深,每個字都有其特定內涵。懂行的企業主在取品牌名時,會極盡咬文嚼字之能事,力求讓品牌名既立意到位又能深入人心。根據定位理論,佔據消費者的心智是企業品牌打造的最終目標。好的品牌名對於品牌進入消費者的心智有推波助瀾的功用,反之則不利於傳播。接下來我們以“德邦”為例,分析“德”、“邦”二字是如何為德邦快遞品牌打造助力的。

取名這件“小”事,原來這麼“大”

“德,升也。升當作登。(《說文解字》許慎)”所謂“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實現一次修德並不難,難的是始終如一。德邦快遞,推出大件上樓,就是為快遞行業立德,立志成為行業標杆企業。

取名這件“小”事,原來這麼“大”

大件快遞,大有可為

在快遞行業,能做到小件到家的企業已經屈指可數,更不說大件上樓了。在諸多同行信奉“天下快遞,唯快不破”的真理時,德邦快遞另闢蹊徑,在追求快的同時,更加側重大件的服務。可謂獨具慧眼。把大件上樓服務作為一種大德奉行到底,這就是德邦之“德”。使命於肩,任重道遠。

取名這件“小”事,原來這麼“大”

“邦者,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說文解字》許慎)”可見邦字本身就蘊涵著大的意思。邦即大國。德邦快遞,主打大件快遞,正是秉承大國精神、弘揚大國風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件上樓本身就是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是利國利民的善事與偉業。

由此可見,“德邦”二字為德邦快遞品牌的詮釋與傳播貢獻不菲。當然,有正例,就有反例。接下來我們舉一例名字取得相當失敗的品牌——俏江南。

取名這件“小”事,原來這麼“大”

名騷一時的俏江南倒閉了,細究起來當然有很多原因。這裡我們只從品牌名角度分析。“俏江南”如果顧名思義,就是“美麗江南”。由此我們能聯想到的可能是江南小鎮、江南魚米之鄉,江南美女、江南山水……獨獨想不到“俏江南”主打的川菜。

可以設想下,假如你是一個川菜口味超級粉絲,來到街頭找餐廳。迎面看到兩個品牌,一個是俏江南,一個是巴蜀風。在對這兩個品牌都不瞭解的情況下,你會選哪個?當然是巴蜀風。因為想吃川菜的你由巴蜀風聯想川菜不要太容易。而俏江南,你會以為是江南口味。同樣,一位喜歡江南口味的進了俏江南,結果發現都是川菜。呵呵,還是趁早走吧。

可見,品牌名取得不恰當,該來的、不該來的顧客都會奇怪地走了。品牌取名要學習德邦快遞的字斟句酌,而不能像俏江南那般想當然太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