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王敦順利地進入了帝國都城之後,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能夠如此順利地完成既定目標。所以他進入都城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履行自己的諾言:清君側。

王敦為什麼會造反?就是因為晉元帝司馬睿的集權行為侵犯了眾貴族的既得利益,所以王敦把焦點放在了出身普通的劉隗和刁協身上。

現在劉隗已經逃往後趙,刁協被殺。王敦立刻以司馬睿的名義發表赦令,宣佈“清君側”行動圓滿結束。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王敦進入帝國都城之後,晉元帝司馬睿問周顗:“王敦進城後,皇宮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他真的只是來清理劉隗和刁協嗎?”

從這番對話中我們可以肯定一點:王敦最初的動機並不是造反,他就是想教訓一下晉元帝司馬睿。他希望司馬睿懂得如何尊重眾貴族的利益,不要吃飽了沒事玩什麼集權。

但王敦進入都城之後,似乎有了更多的想法。於是他打算廢掉太子,試探眾貴族的反應。眾貴族對此表示反對,王敦只得順應民意,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

敦以太子有勇略,為朝野所向,欲誣以不孝而廢之。大會百官,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嶠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謂孝矣。”眾皆以為信然,敦謀遂沮。——《資治通鑑》·晉紀十四

史書在說起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會刻意誇大溫嶠的勇敢與能言擅辯,好象沒有溫嶠,太子肯定就被王敦廢掉了。真實情況顯然不是如此,王敦之所以不敢廢太子,絕不是因為溫嶠有多勇敢,而是因為“眾皆以為信然”。眾貴族都支持溫嶠的行為和觀點,王敦立刻放棄了廢太子的打算。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王敦一直想殺周顗和戴淵,但王敦也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足以殺死這二人。但當王敦獲得了王導的默許之後,事情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了。

王導非常恨周顗,一心想殺死他。在王導沒有對周顗流露出殺機之前,王敦迫於形勢,只得一直表示:要在皇帝面前推薦周顗和戴淵,讓他們出任要職。但當他得知王導的真實想法後,立刻表示要殺死周顗和戴淵。而且王敦殺周顗和戴淵之前,更是得到了王導的默許。

王敦準備殺周顗和戴淵的時候,曾經探過王導的口風。王敦先說:“周顗和戴淵很有名望,可以位列三司。”王導不說話。王敦又問:“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依然不說話。王敦最後說:“要不然,宰了他們?”王導還是不說話。

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導又無言。——《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不久之後,周顗和戴淵就被王敦逮捕並處決。

從這個角度來看,周顗和戴淵的死亡完全是王導一手促成的,如果王導開口為周顗和戴淵說句話,事情也未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周顗與王導的關係非常複雜:他們本來是朋友,但在王敦第一次叛亂之後,晉元帝司馬睿曾想殺掉王導全家。就在這種危機關頭,王導找周顗求救,周顗卻拒絕了王導。

後來王導緩過勁來,因此怨恨周顗,其實是王導冤枉了周顗。周顗一直在勸皇帝不要殺王導,之所以拒絕了王導的求救,是因為周顗有不得已的苦衷。

當時,王敦大軍隨時可能威脅帝國,如果周顗一方面勸晉元帝司馬睿信任王導,另一方面又與王導套近乎,司馬睿肯定會認為周顗是一個不值得依賴的小人,因為這種做法很像是周顗在司馬睿和王氏之間搞政治投機。就因為這個原因,使得周顗在面對王導的求救時,只能硬著頭皮拒絕。

等到王敦勝利之後,周顗依然與王導保持距離,因為他知道自己此時更不能與王導套近乎,否則只會更加危險。

如果周顗對王導說:“在皇帝要殺你全家之時,我曾竭盡全力幫助過你。不信你看我當時寫給皇帝的奏章!當時我拒絕你的求救,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周顗要是敢這麼做,肯定會死得更慘。因為這種做法只會讓人認為周顗腳踏兩隻船。到了那個時候,周顗必然會身敗名裂,所以周顗依然只能與王導保持距離。

此時的周顗,恐怕只能默默祈禱:趕快讓王導看到我為他寫的求情奏章吧,別讓他再誤會我了!

但當王導看到周顗為自己寫的求情奏章時,周顗已經死去多時了。對此,王導只能哭著說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是周顗的字,王導一句話就可以令伯仁不死,但他就是一句話也不說。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至於譙王司馬氶的死,則是貴族與皇權之爭的外延。司馬氶出任地方軍政中心長官,代表了司馬家族擴張的開始。如果司馬家族的這種行為得到認可,那麼江南的經濟、政治和軍事資源恐怕就會逐漸成為司馬家族的囊中物,東晉帝國也會逐漸成為真正的大一統帝國。理所當然地,這種做法與貴族的既得利益有根本性衝突,不可能得到認可。

王敦起兵之時,甘卓一直在觀望,江南貴族周札和沈充更是公開支持王敦,陶侃等人則是動口不動手,坐山觀虎鬥,只有譙王司馬氶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平定王敦的戰爭中,在帝國都城被攻破之後,司馬氶依然在與王敦鬥爭。

譙王司馬氶為什麼不願意服軟?因為他很清楚:皇帝已經服軟了,如果自己再服軟,司馬家族以後就再也沒有任何強硬的可能了,司馬家族必須得有一個帶種的人站出來,和這幫操蛋的貴族抗爭到底!

從這層意義上講,譙王司馬氶的死,是皇權與貴族相爭的結果。

說實話,儘管司馬家族出現過司馬乂和司馬遹這樣的豪傑,但總體來說,我對司馬家族並無好感。因為他們的內鬥耗盡了中華民族的元氣,致使中原大地進入了將近三百年的亂世。

但當我看到譙王司馬氶的堅持時,卻情不自禁地想為他喊一聲好!

皇帝為了不被制衡,任用了幾個出身普通的官員,貴族們立刻用武力收拾皇帝。司馬家族當然不是啥好東西,但這幫壟斷仕途的貴族更不是啥好東西。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後世很多人說:王敦第一次叛亂成功以後,已經大權獨攬,成為了司馬懿一樣的人物。

這種說法就是在給王敦的臉上貼金,把他打扁捏圓左看右看,我也沒發現他有哪裡比得上司馬懿。

表面上看,王敦就像司馬懿那樣無所不能。可事實上,他連親自朝見皇帝的勇氣都沒有。在都城待了沒多久,王敦覺得實在是沒意思,就決定回武昌。

在王敦決定離開都城時,謝鯤(謝安的伯父)勸他應該親自向皇帝告別:“您當初起兵的口號是“清君側”,現在您已經為皇帝完成了這個任務,當然應該親自面見皇帝並接受表彰,怎麼能這樣一聲不吭地回武昌呢?”

王敦問謝鯤:“你敢保證我去見皇帝沒有危險嗎?”

謝鯤說:“我看是沒有危險的,如果您認為有危險,我可以陪著您一塊去,我可以用我的性命擔保您沒有危險。”

王敦氣得大罵:“你那條賤命值幾個錢?你這種人死上幾百個,對時局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說完以後,直接帶著部隊回武昌了。

敦既誅害忠賢,而稱疾不朝,將還武昌。鯤喻敦曰:“公大存社稷,建不世之勳,然天下之心實有未達。若能朝天子,使君臣釋然,萬物之心於是乃服。杖眾望以順群情,盡衝退以奉主上,如斯則勳侔一匡,名垂千載矣。”敦曰:“君能保無變乎?”對曰:“鯤近日入覲,主上側席,遲得見公,宮省穆然,必無虞矣。公若入朝,鯤請侍從。”敦勃然曰:“正復殺君等數百人,亦復何損於時!”竟不朝而去。——《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

就這幅熊樣,還有人說他像司馬懿?司馬懿雖然在後世經常被黑,但是司馬懿本人的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拿王敦這種貨色和司馬懿相比,我替司馬懿感到憋屈!

這也說明了一點:王敦的第一次叛亂雖然輕鬆獲勝,但他並沒有控制東晉帝國的力量。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雖然離開了都城,但王敦並不甘心。他很清楚:東晉依然是眾貴族共同執政的格局,但他認為自己實力強大,或許努力一把就能當皇帝了。

在這種矛盾心理的驅使下,王敦做出了試圖廢太子的舉動,也因為忌憚周顗和戴淵的影響力,所以最終在王導的默許下殺了二人。隨後,王敦又殺死了周札和甘卓。

種種跡象表明:王敦已經按捺不住了。他認為自己不管是朝前走還是往後退,都要面臨種種艱難險阻,既然如此,還不如博一把。

但王敦最終還是沒能走到最後一步,他病重了。

當王敦感受到死神的召喚之後,他似乎清醒了許多,立下了上中下三條計策。

我死之後,莫若釋兵散眾,歸身朝廷,保全門戶,上計也;退還武昌,收兵自守,貢獻不廢,中計也;及吾尚存,悉眾而下,萬一僥倖,下計也。——《資治通鑑》·晉紀十五

在王敦看來,他的繼任者首選是向皇帝表示臣服,其次是向皇帝表示妥協和退讓,最壞的選擇才是做一個亂臣賊子。

但王敦的繼任者卻選擇了下計,所以在王敦去世後不久,王敦一系就遭受了滅頂之災。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王敦被起出屍身,燒燬衣冠,並擺成長跪的姿勢戮屍,頭顱被斬下後與其繼任者的頭顱一同被掛在城南朱雀桁上,向平民展示。

王敦的屍首沒有人敢收葬,最後還是在尚書令郗鑑的建議下,才讓王敦家屬收葬。

王敦覆亡後,王敦各黨羽都被追捕,但琅琊王氏並未被牽連,王導等人更是加官晉爵。

他被稱為“司馬懿第二”,生前權勢滔天,死後卻被開棺戮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