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真正的恐懼並非外界的暗示,內心的本能恐慌才是最大的誘因。懸疑驚悚片《密室逃生》亦是如此。

該片中設定六位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主角,六位身份各異的陌生人,為贏取高額獎金,在神秘盒子的指引下受邀參與世界頂級密室逃脫遊戲。孰知,危險的不僅僅是密室內佈局精良機關重重,亦非陷阱遍佈殺機暗藏背後的重重危機,刺激遊戲和博命賭局更是別有隱情。

《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就《密室逃生》的劇情來看,創作者借密室這個潛在的“幽閉空間”誘發出一部類似死亡遊戲的心理懸疑片。誰能成功破解謎局,誰能逃出生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未解之謎,不到影片結束的一刻,你永遠不知道真相。這就是懸疑驚悚片所能達到的最佳效果。

就影片中六位闖關者的人設來說,不乏代表性,六位遊戲參與者分別代表了六種心理狀態:有點內向的物理天才小姑娘、屌絲但帥的落魄倉庫管理員、總是西裝革履,身材超好的黑人高富帥、高冷女神外表卻有著戰爭創傷的退役女軍人、有點nerd的遊戲高玩以及不太起眼的中年大鬍子叔叔不同特質,亦代表著六種“負面情緒”,即羞愧、內疚、冷淡、悲傷、恐懼、慾望、憤怒和驕傲。懸疑驚悚片電影《密室逃生》通過密室逃生這個幽默空間則將這些負能量情緒以特別的方式藝術性地放大以及集中呈現。

《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這六個完全沒有交集的人一同參加了一場密室逃生遊戲,贏的人可以獲得1萬美金大獎,而輸的人的代價不是簡單的出局,而是死亡。隨著遊戲的開始,主角們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機關重重的密室,在生命的倒計時裡,不僅要依靠腦力,還有常識、耐力、勇氣、心態,才能活到最後。而在遊戲的過程中,幾個人過去的經歷也以閃回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人物形象和性格也豐富了起來。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人活到了最後。

可是,最後活下來成功闖關的遊戲參與者為何能置子死地而後生?究其原因,歷經緊張、刺激驚心動魄的死亡體驗之後,兩個人接納現實審視自己之餘,真正找到自己,洞察生命意義所在。這才是《密室逃生》彰顯的精神主題所在。

《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而之於該片中的密室設計,亦別具匠心,高溫密室、寒冰密室、顛倒密室、病房密室、迷幻密室、計時密室。每個密室的設計都很有想法,而且每個密室的玩法都是不一樣的,並且融入了文字遊戲、隱藏機關、手語、冷知識、摩斯密碼等技謎題,相當於看了一部電影,玩了7個密室逃脫遊戲。更主要的是,這些密室的設計,都和闖關者現實生活中的遭遇和恐懼相關,這種通過“幽閉空間”闖關設計誘發內心恐慌的試,宛若讓人瞬間墜入精神煉獄。這點和詩人但丁《神曲》中的煉獄和佛教中的地獄不謀而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六位遊戲參與者步入密室的那一刻起,黑色記憶和內心暗示就紛沓而至。整體來說,無論是影片中倒置的吧檯抑或高掛的隱形電梯,都讓遊戲者和觀眾緊張到窒息的程度。這就是該片的微妙之處,不可言說,卻又暗藏危險,不動聲色。

影片中六位遊戲參與者,均不乏《死神來了》中的“死亡經歷”,只不過,生死一線間,分別經過飛機失事、海上遇難、火災、車禍、戰爭、大病等等之後,他們再次成為遊戲的參與者和別人的觀賞者,這些人不自知是成為別人的掌上玩物。彼此,歷經心理恐懼,如果擺脫內心的陰影亦成為參與者成功闖關的又一命題。

《密室逃生》:本能恐慌!真正的恐懼來自心底的壓力

陰暗的色調,詭異的劇情,眾人拼命地逃,卻又無處可逃,迅速陷入另一次更大的恐慌。似乎黑暗中總是隱藏著一個人,冥冥中操控這一切,像魔鬼一樣輕狂地發笑。在極端情境下,為了生存,每個人都激發出原始的慾望,人性的陰暗瞬間湧現。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同樣凝視著你。而你又不得不自己面對。甚至我覺得,現代人死亡的最大動因,並非簡單的外力侵犯,亦非反感他人排斥周圍的事物,而是內心的極端恐慌和自我厭棄。自我厭棄才是“自殺”的主要動因。只不過,《密室逃生》用一種另類極端的方式道出問題的實質,從黑暗走向陽光,從恐慌到接納自己,死亡威脅背後“沉浸式體驗”中的內心覺醒,這才是該片所要傳達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