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豌豆,是我們日常餐桌上不起眼甚至被忽略的存在。卻在勞動人民的智慧之中,孕育出別樣的美食來。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去看看這些美味的豌豆製成的美食。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一、河南豌豆餡

看著這名字,可別以為豌豆餡是一種餡料。事實上,豌豆餡是河南省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豫菜系。豌豆餡帶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廣受本地人與其他地方食客的好評。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以豌豆、柿餅等為原料製成,色呈黃綠,滋味香甜,是健脾胃、解熱毒的夏季食品。

記憶裡,賣豌豆餡兒的小販大多沒有固定攤點,都是沿街叫賣。他們多推著平板車或者挑著擔兒,抑或是騎腳蹬三輪車。車上放著一塊大木板,木板上扣著兩個圓圓的搪瓷盆,盆下就是黃燦燦的,裹挾著紅褐色柿餅條的豌豆餡兒。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賣豌豆餡兒的多是老爺爺,手裡拿著一把明晃晃的長條鋼刀。手起刀落,一塊豌豆餡兒就被整整齊齊地切下來,再用一張黃草紙一包,便送到了顧客的手中。輕輕地咬上一口,糯糯的、沙沙的,還有柿餅的甘甜,讓人陶醉其中。

製作豌豆餡也大有講究。首先是用料,豌豆用的是在灌漿成熟以後採摘下來的。這時候的豌豆最鮮,粉也足,香氣四溢。用這樣的豌豆放在石磨上研磨,等豌豆磨成瓣兒狀,瓣兒下面有少許的豌豆粉,就可以與清水、白礬、搗碎的枳實等上鍋煮沸。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豌豆餡作為中原的美食之一,受到了無數食客的好評。

二、北京豌豆黃

豌豆黃也稱為豌豆黃兒,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種應時佳品。這名字,簡單中帶了幾分俏皮。如它的味道,樸素卻又讓人難忘。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通常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成品後,外觀淺黃色,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豌豆黃兒原為漢族民間小吃,一般加有小棗製成,俗稱糙豌豆黃兒,在廟會等場合,置於罩有溼藍布的獨輪車上去賣。後傳入宮廷,由清宮御膳房改進,俗稱細豌豆黃兒,與芸豆糕、小窩頭等同稱宮廷小吃。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成,因慈禧喜食而出名;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和很多網紅零食不一樣,碗豆黃是徹徹底底的經過了幾百年的流傳下來的,大浪淘沙之後留下來的精品,值得廣大食客一嘗。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三、山西豌豆糕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是山西太原傳統特色糕類小吃,屬甜食,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脫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餅、柿子霜製作而成。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1957年,豌豆糕被評為太原市 “十大名吃”。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中國曆代御膳大觀》記述,清初豌豆糕傳入北京,改名叫豌豆黃,成燕京著名傳統小吃,於是有了“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居里,十文一塊買黃瓊”之說。在乾隆皇帝早膳中曾有“豌豆黃”一品,但當時在宮中並不吃香。到慈禧太后時,傳小販進宮製作,改良成不加餡心,漸成為清宮廷名點。豌豆糕在山西的曲沃、侯馬、河津等地又叫做“豆沙糕”或“澄沙糕”,由豌豆、梔子、柿餅製成。當地人喜食豆沙糕,成了不少外來人的生意經,民諺有“來到曲沃縣,住在大東關。抄弄一副擔,賺點豆沙錢”。民國年間,豆沙糕擔攤比比皆是,成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至今,豌豆糕已成為山西的代表小吃之一。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圖片來自bilibili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四、雲南稀豆粉

雲南稀豆粉在這幾類豌豆小吃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稀豆粉是用上好的白豌豆磨粉,經煮製成稀粥狀而成。稀豆粉十分爽口,並有清暑熱的功效。

將上等豌豆揀出來,放到盆裡加水泡一天或一夜,然後用石磨帶水磨細,再用乾淨的紗布濾,把濾下的豌豆粉水倒進鍋裡,就可以煮稀豆粉了。在煮的時候要不停地攪拌,火不能太大。火大了容易把稀豆粉煮糊,糊了的稀豆粉是很難吃的,火要小,要耐著性子用筷子不停地攪拌那豌豆粉水。攪著攪著,水慢慢變稠。這時就要特別注意了,不能煮得太稀,也不能煮得稠,稀了吃著滑嘴,稠了則粘嘴唇。不稠不稀最好,也就是煮到用筷子插入鍋中,隨手提起,懸一股流線就可以了。在煮稀豆粉的時候,可以適量放些食鹽,這樣吃起來更爽口。稀豆粉煮好了要馬上吃,吃時可以拌米線、卷粉,或把燒餌塊、油條撕成塊放進稀豆粉裡。稀豆粉燒餌塊(或油條)是先放佐料,稀豆粉拌米線或卷粉是最後放佐料。佐料有鮮紅的油辣子、翠綠的芫荽、淡黃的薑汁、滷腐水、味精、醬油、芝麻油等。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在雲南,豆粉里加入用青豆粉漿燙熟的餌絲,或者用炭火烤得焦黃的餌塊,便是絕配。豌豆的香味,餌塊的香味,調料的香味相揉和,刺激著味蕾,安撫著腸胃,舒坦著全身的每個毛孔。清晨來一碗稀豆粉,這滋味,舒坦!

這些地方,把豌豆吃出了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