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想學習樂器了嗎?

太棒了!

但這可能並不像你想象得那麼容易哦~


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學了樂器就能美美地演奏出來一首優美的奏鳴曲?不存在的。你得從基礎開始,一步步來。想讓人對你的演奏非常滿意的話,有三條路可走,分別是:練琴、練琴和練琴……

2.每個人都希望你能立刻完美地發揮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不管你怎麼澄清,你認識的每個人都會認為。僅僅因為開始學習樂器了,你就會馬上成為一個神童。


尤其是在父母的親戚朋友看來,你可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摸摸手掌下陌生的琴鍵,只能無語嘆息(當然,不特指真正的神童和“努力家”) 。

3.不管你取得什麼成績時有多年輕,總會有比你更了不起的人

當你認為自己正在進步,對現階段的曲子瞭如指掌,甚至可能在你的老師面前都開始揚眉吐氣……。

恭喜你,有了這個狀態才能知道什麼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論考級還是比賽,電視上和網絡上總能看見跟你一樣的同齡人在超過你、蹂躪你。

但是,這裡還是要對各位初學者說,不爬上眼前的這座山你都不會知道下座山在哪,當你一座一座的翻過之後,你就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4.你練習的一開始聽起來會不怎麼滴~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從拿起新樂器的那一刻起,每個人都看起來非常帥。但這只是錯覺,練習很難。這需要非同一般的努力和耐心。大多數時候,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聽起來真的是喪心病狂。打擊樂逼瘋別人,管樂逼瘋自己,絃樂嘛……你懂得~

5.老繭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學大提琴?小提琴?單簧管?其實不管是絃樂、管樂還是鋼琴,在你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你的指尖除了痛苦,就再也感覺不到任何東西了。之後,疼痛感日漸麻木,形成了樂手最耐用也最有用的工具——老繭。如果您沒有受過這個罪,請反思自己有沒有折指或者練習量是不是太少?

6.學習樂器可以改變你的外表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你脖子上是不是留下了一個好大的“吻痕”(小提琴、中提琴)?嘴唇慢慢變得像個腸(單簧管樂器)?“歪脖樹”(長笛)?嘴的周圍一圈總是紅紅的,還老起泡(銅管)?練習不得當的時候腮幫子就跟練了蛤蟆功一樣(管樂)?肚子變得像喝了幾十年啤酒,“大”並“有力”(管樂)?等等……

7.你會突然發現自己有多餘的行李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任何想騎自行車回家或行走在風景如畫的路線上的夢想,都會在你把大號或低音提琴背在背上的那一刻破滅。

臨近過年,大家返鄉回家。在幸福地考慮給家裡帶些什麼的時候,瞄了一眼牆角的樂器包。“覺得,還是多給爸媽帶點錢吧。”

8.放棄會變得很容易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在你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剛開始的熱度漸漸消失,懶惰和放棄變成了更加容易的選擇。

但說真的,你不應該做放棄這種選擇。運用你的耐心,持續做這些枯燥的練習。像任何事情一樣,熟能生巧。你在演奏時帶給別人的快樂,最終會使整個努力變得完全有價值。

9.你加入了某種類型的演奏團體時,才是真正有趣的開始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今晚想來喝一杯嗎?”

“不能,排練。”

學習樂器的9件“糟心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