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創板名單來了!打新時小心這類股,一旦中籤或被套!

科創板真的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首批科創板名單來了!打新時小心這類股,一旦中籤或被套!

據統計,目前有12家企業確定會申請科創板上市,分別為啟明醫療、聚辰半導體、新光光電、申聯生物、華夏天信、賽特斯、金達萊、江蘇北人、大力電工、先臨三維、睿創微納及復旦張江。

而就在昨日,已有多家保薦券商遞交了這些企業的上市申請,首批受理企業或在本週內出爐。

部分準備打新的投資者,想必已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畢竟一旦中籤基本就意味著穩獲暴利。

但這次科創板的情況卻有所不同。

A股打新能穩賺不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新股發行市盈率在23倍以下,打新可以賺到企業因市盈率限制而被低估的錢。

首批科創板名單來了!打新時小心這類股,一旦中籤或被套!

但這次管理層可能不會對科創板新股發行進行窗口指導,而是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決定。

這就意味著發行價將由買賣雙方的博弈形成。

一方面,發行人自然是希望發行價越高越好;另一方面,參與詢價的買方也會存在因出價太低被淘汰出局的擔憂,這些都成為推高發行價的重要動因。

像在2014年以前,新股發行就是沒有23倍市盈率限制的,當時有些股票就因定價過高導致上市直接破發。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閩東電力,2000年發行時的市盈率為88倍,結果上市當日股價一路下跌。

此外,科創板股票上市後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

也就是說,股價在集合競價時就可能會暴漲,第二日股價再大幅低開,直接導致首日追高買入的投資者被深度套牢。

因此本次打新,市盈率很重要!

首批科創板名單來了!打新時小心這類股,一旦中籤或被套!

一位深圳私募基金老總就算了這麼一筆賬:

“比如說指導價是20倍,市場價50倍,那麼以20倍開盤首日便高開150%;如果採用市場化詢價為40倍,而二級市場是50倍,那便是高開25%就結束。”

話說回來,本次科創板的參與條件也略為苛刻,要求投資者申請開通權限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金融資產日均不低於50萬元。

目前A股市場符合這個條件的個人投資者約300萬人,剩下的只能通過購買科創板基金的方式參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