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

中式家具总是一种严肃的

传统的、厚重的姿态

久而久之就会有一些认知上的区别

这让中式美学甚至慢慢成了小众

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美学主流

仍然充满无尽的未知魅力有待撷英

……

国内一批正负空间插画师

以另一种审美和视角

将中式家具的型韵、线条、分割关系

通过二次元的手法

结合局部“细微”之处的变化

可以窥见中式家具

独特且符合当下的美感

这种美感的储存能力和兼容性

正迁就着每一个时代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在艺术的迷宫乐此不彼练通关

在成为国内第一个复刻此件椅子的设计师之前,林锐群知道这其中技艺和工艺的繁复,特别是在制作过程中,“有趣好玩”常常捆绑着“迷惑”,每道工序都有一些特殊的难题需要去突破,这种状态潜伏着设计师的个人基因和情绪,当把这些因素提炼出来后,对大众以及“第一眼直观”而言,学术的刻板严谨,好像也鲜活地在发生改变,于是,靠背板原先那种短材攒接的拐子纹,变成一座艺术的迷宫,打怪升级找通关秘笈,这或许也是古人留给我们每个时代一些特别的密码,也是非常宝贵的礼物。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描金万福纹扶手椅》

林锐群 作品

此器还原清宫旧藏描金万福纹扶手椅,靠背、扶手皆以小料攒成拐子纹,靠背中心为描金卍字纹,边框上满绘蝙蝠、西番莲纹,寓意“万福”。座面下束腰浮雕绦环板,上饰花卉纹,下承托腮。牙条正中垂带透孔洼堂肚。拱肩下浮雕云纹,展腿拐角处安卷云纹角牙,腿足雕回纹内翻马蹄。书上原物或因年代缘故,推敲此椅腿足部分也应配有描金,视觉呈现会显得更为协调一致。扶手椅饰雕错落有致,章法自循,型制纵横直落不偏不倚,可谓在当代生活中鉴古通今,厘清传统文化之脉络。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从传统到当代从过去到未来

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社会和生活,艺术及美学起到“桥梁”的巨大作用,当时的艺术美学环境客观反映出发展水平和认知高度,中式家具的“使用性”兼具“艺术性”,更是成为这个通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奇妙的是,这既是“回去”的过程,更是“通往未来”的旅程。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武威》圈椅

林锐群 作品

此圈椅在甘肃武威发现,极有可能是某达官贵人从京城辗转带到这条丝路及长城边上的重镇。此圈椅造型古典,扶手线条圆浑,把手向外卷翻成象棋子。靠背板上截两侧加置角牙,脸面上端铲地浮雕如意团花开光,底部亦做亮脚开光的雕饰。座面下看面及两侧的券口牙子均施以卷草纹雕饰。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拍案叫绝

就在前几天,中国嘉德上拍此黄花梨灵芝挡板大翘头案,以2350万落槌价成交。2017年12月,林锐群制紫檀(赞比亚)同款翘头案也在北京保利12周年秋拍上被藏友拍得。由此可见,大翘头案在当代生活中的呈现,除了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提升,“仪式感”的回归,以及传统吉祥寓意的加持,常会收获令人“拍案叫绝”的惊喜。比如,灵芝的运用,就仿佛木上生花的生命力和那股子仙气。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灵芝挡板大翘头案》

林锐群 作品

此案案面翘头,腿牙夹头榫结构,牙条宽实,浮雕云纹,立型古意,形神兼备,蓄势欲出。案腿混面朴素,挡板镂以灵芝,留白得当,格局通快森雅。足下踩托泥,托泥用料不菲,敦实厚重,并与挡板相连构成板足之韵,彰显整案雄劲之势。此案规矩方正,造型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内具文骨,实属不可多得之器。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对弈传承对应创新

从“纵横”关系来看,纵轴线当属传承体系,横向发展对应同一时间段的有序创新或变化。同围棋一样,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发展,都体现出“东方智慧”的魅力,经纬朴素简单,规则也很简单,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传承过程中极其丰富的变化和保留,得与舍,传承与创新,总会有章法可循,这里面,传统基础是永远不会变的。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雕螭龙屏风》

林锐群 作品

围屏由来已久,《鲁班经》述其制作之法曰:“每做此行用八片,小者六片,高五尺四寸止。”是屏开八扇,每扇以五抹划分,彼此以合页相系联。各扇楣板、腰板、裙板,皆为槽装雕板制,于委角线框内透雕螭龙纹,样貌古朴疏密有法,尤见雕工之奇。八扇槅心皆装直棂栅格,底板透雕回纹,下安壸门牙板。此屏制作考究,雕镂精熟,颇富赏心悦目之效。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有一座城相伴有一场梦同眠

不谈架子床的学术和功能,仅从记忆或者意识形态来讲,架子床的天地意识或领地意识,尤为明显。出于对私密的保护,又或者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架子床更像是主人的一座梦想城池,在这块四方领地上,舒展和放空身心,不被干扰和影响,以此迎接另一时空世界的到来。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六柱十字海棠纹架子床》

林锐群 作品

此张架子床四面有工,每个角度都是看面,尺寸并非特别阔大,完全可在当代卧房陈设起居。冬夏两季分别挂棉幛和纱幛,舒适又私密。床座为马蹄腿带束腰,用料宽厚大度。床围子采用攒斗手法,用短料以榫卯攒成十字海棠花图案,这种工艺对工匠水平要求很高。六根床柱起瓜棱线,前脸挂沿高拱的罗锅枨,新颖又独特,不落俗套。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玫瑰,玫瑰最美丽

对于比较纤秀玲珑制式的座椅,常被古人们取一些特别而好听的名字,比如绣墩、玫瑰椅等。单听名字,便能代入式的体会到古人们的那份闲情逸致,而玫瑰椅,更是由表及里透出对美追索的真谛。玫瑰椅本是文人器物,书卷气醇厚,随着时间推移和当代性别主义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开始自主挑选、搭配适合自己的家具,追求造型上的好看,使用上的好用,这种审美意识和人文意识的提升,本身就足够美丽。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若水》玫瑰椅

林锐群 作品

此玫瑰椅型制玲珑,宜置雅室。三面座围低矮,下设横枨各一,三围水波纹曲棂交代于上,取义上善若水,又似一帘幽梦。椅盘攒边格角镶藤编软屉,边抹剁边劈料而裹腿,灵秀之外似双手紧握腿足,稳固形体。腿足间圆材与罗锅枨设成券口牙,罗锅枨两角处,与截弧垛边形成透空双眼,意趣非常。管脚枨错落有致,以避让榫眼,正面踏脚枨下装素刀牙,与上面 “双眼”呼应虚实。此椅通体素雅,上身宛若翩翩起舞,椅盘裙摆飘然,腿足抓力十足,功底了然。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初见屏水相逢再见别来无恙

在创作这款屏风之时,设计师林锐群将更多的思考放在了两个字上面,“虚”和“实”,具象来看,这若水的造型感觉既有通透,也藏隐约,而抽象来理解的话,这其中包含着真切的君子之礼,不是那么浓烈,当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琢磨,是一场相逢,维系着对人对物最本真的感知,至柔至容至善,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在器物上的运用发挥。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若水》屏风

林锐群 作品

此屏风六扇,攒框制,落地出头而成足,屏风内曲棂栉比,宛若音韵律节曲水流长。屏风整体无多余装饰,素雅空灵,于当代空间中,不失为一屏一天地。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一步一步往上是出头

中式家具与其他家具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那便是术语上的讲究,和寓意上的文化理念,这种讲究和理念绝非生搬硬套,也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时间洗礼和沉淀,一步一步广为流传存续下来。比方说“四出头官帽椅”,被古人们给予了最先的正能量,以此寄托“仕出头”的美好愿望,这是以物达观的哲学思想,更是来之不易的生活智慧。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大红酸枝独板四出头官帽椅》

林锐群 作品

是椅有圆有方,搭脑作牛角后仰状,出头两端翘尖收尾,蓄势有力,靠背独板S形顺延而下,宽厚光素。扶手游走探头,身躯外蜒,空间开朗。座面攒框装板,椅盘边抹素混面,腿足稍撇,正面镶素直券口牙子,外方内圆,其余三面辅以素刀牙。腿足间下设赶枨,正面踏脚枨下再装素刀牙条,下盘定力稳固。此椅坐姿大方稳重,宜为厅堂礼器。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生活需要光美是那道光

灯台似乎在当代生活中运用较少,也可以说是历史产物逐渐被弱化了其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林锐群在打造中式生活美学的过程中,把这些“无物”通过空间艺术与人文需求相结合,简单来讲,中式的升降式灯台,其实就是落地灯,与现代灯具不同的是,它的身上,早已附着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在一味追求方便和智能化的当下,使得这些器物的回归更难能可贵。

论传统红木家具在当代的艺术表现和文化自信

《升降式灯台》

林锐群 作品

灯台下部采用座屏风的造型,左右雕卷草纹墩木上值立柱,前后用锼三簇卷云纹伴日站牙抵夹,柱间施横枨二道,嵌装透雕云纹绦环板。其下安卷草纹披水牙子。两根立柱顶端和罗锅形横梁相连,其下还设罗锅枨一道。横梁与横枨正中开孔,中插灯杆。灯杆下安横木,成倒T字形。横木两端纳入两根立柱长槽中。故灯杆可上提可下落自如调整高度。灯杆上端安圆盘,上承烛台及笼罩,圆盘下有倒挂四块透雕螭龙纹角牙。

后记

这是一次关于中式美学艺术呈现的尝试,正负空间的表现,其实也来自于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计白当黑,眼所能及的,或等待被发现的,都是古人们和当代设计师们发挥的空间,其目的是在传统认知和固定模式的基础之上,能有更多解读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尊重和延续传统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在每个时代的运用和发展,都会被镌刻上时代烙印,被激发出特别的时代信息素。

这是传统文化包容性的极大提升,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