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女教授的北航故事

4位女教授的北航故事

3月7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位在教學、科研、管理等崗位做出突出貢獻的女教授,受邀聚在一起面對面交流各自的事業與生活。圖為從左至右依次為主持人、王少萍、蘇東林、劉紅、韓慧瑜。邸白鷺攝 千龍網發

千龍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于振華)為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3月7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位在教學、科研、管理等崗位做出突出貢獻的女教授,受邀聚在一起面對面交流各自的事業與生活。

北航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蘇東林是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第一獲獎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談起自己的工作,蘇東林教授說:“今年是我到北航的第40個年頭。我從1987年開始直到現在,一直在教電磁場理論這門課,這是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中老師認為最難教、學生認為最難學的一門課。一直以來,我也在不斷地學習,每學年講課,我的PPT課件一定跟上學期有變化,是隨時更新的。”

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韓慧瑜是“十一五”國家重點學科考評工作先進個人、北航先進黨務工作者,她回憶起當初上任的時候說:“我來生醫學院當書記的時候,正好是北航生醫學院建院10年,但我到任之後很驚詫——因為所有的老師都擠在一個很小很小的空間當中。”

“那個時候我就常常想,應該怎麼做好這個書記,經過調研和思考,我有這樣幾點思路:首先要以學院的發展和學科建設為中心,把學院發展好,為北航貢獻一個優質的學科;其次就是要關愛老師和學生的成長,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第三就是構造一個非常溫馨、和諧的學院的氛圍。”

韓慧瑜做事“輕傷不下火線”,即便拄拐、坐輪椅,也要堅持工作。而她卻表示:“我常常怕自己做不好,我記得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林徽因說‘用一生來回答’。而我可以說,我用10年來回答,我覺得我做得還可以。”

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紅是2018年全國十大女性新聞人物、全國五一巾幗獎章獲得者、“月宮一號”總設計師/首席科學家。而說起自己的生活,她卻用“一團糟”來形容。“剛工作那幾年使勁往老了打扮。直到有一天我坐出租車,快下車了,司機說‘大姐你是不是快退休了’,我回答說‘這差不多了’。”

生孩子時,劉紅也沒耽誤工作。臨盆前,她還泡在實驗室,回去時電梯壞了,她就從12層走了下來。那天是大年二十九,學校剛開始放寒假,當天夜裡她就生了孩子。寒假結束,她也坐完了月子,回到學校繼續做實驗,什麼工作也沒影響。

北航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少萍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工信先鋒、北京市三八獎章獲得者。“因為熱愛,所以幸福;因為幸福,所以成功。從來都沒有幸運,人家在安享靜好時光的時候,你在默默的努力而已,這就是你的成功。”說起事業,她這樣進行總結。

談到自己的家庭生活時,王少萍則分享了“育兒經”:“我要說起我女兒,真的要感謝北航,感謝生醫學院,生醫學院給了我女兒很高的平臺,才能讓她在國外很好的地方做研究。因此,我主張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營造一個好環境,給她一個好視野,這比任何輔導班都管用。”

據千龍網記者瞭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次“面對面”系列之對話北航知名女教授活動,旨在發揮傑出女性的榜樣作用,引導廣大女教職工堅定理想信念,發揚奮鬥精神,練就過硬本領,弘揚傳統美德,以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建功立業新時代,在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中貢獻巾幗力量。這次活動舉辦也標誌著北航2019年“女教職工關愛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女教職工關愛月”活動在北航已連續舉辦10餘年,在女教職工中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4位女教授的北航故事

圖為劉紅教授在此次活動現場向觀眾提供“月宮一號”內培育的紅粉蟲進行品嚐。邸白鷺攝 千龍網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