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機之王”要上科創板,去年銷售1.3億部手機


“非洲手機之王”要上科創板,去年銷售1.3億部手機


作者|葉二 來源|藍媒匯


江湖再無“手機中的戰鬥機”的波導故事,市場上卻新起了一段傳音手機的傳奇,尤其是在非洲。

3月15日,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已完成對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工作,傳音控股擬在科創板上市。

公開信息顯示,傳音控股成立於2013年,總部設在深圳,董事長為竺兆江。後者曾是波導手機海外市場負責人,於2006年與幾位波導前同事創辦傳音手機,和其他國內主流手機廠商不同的是,傳音在成立之初就以非洲作為主打市場,並且逐漸成為了非洲最主流的手機品牌。

“非洲手機之王”要上科創板,去年銷售1.3億部手機

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的數據,2017年傳音在非洲市場的佔有率達到了45.9%,成為非洲手機之王。憑藉著上億級別的出貨量,但在國內默默無聞,傳音成為國產手機江湖中的隱形冠軍。

現今隨著登陸科創板,傳音控股也隨之進入主流視野。

非洲手機之王

深圳華強北的神話並未破滅,只是陣地轉移了,不在國內,而是在非洲、印度等地。

竺兆江從波導出來做傳音時,便看清了國內一片紅海的競爭趨勢,選擇非洲這一新興市場主做出口。

2008年傳音開始進入非洲市場,當時手機在當地的普及率並不高,一些人用手機像中國人早年使用“大哥大”一樣,是身份的象徵。非洲不同國家的手機普及率與國內差距較大,有些國家至今手機普及率也不高,市場競爭相對要弱很多。

且傳音手機一方面沿用oppo、vivo的營銷打法,自建線下渠道,並大肆打廣告,做營銷,另一方面傳音使用多品牌戰略,旗下共有TECNO、itel、Infinix和Spice四個手機品牌,奉行機海戰術。

當然黑科技也至關重要。


“非洲手機之王”要上科創板,去年銷售1.3億部手機



由於大部分手機拍攝都通過面部進行識別,對膚色較深的人種很難做到準確識別。尤其是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拍出來就是一團漆黑。傳音解決了非洲人民自拍的難題。

其原理並不高深,與一般手機拍照時通過臉部識別不同,傳音手機通過眼睛和牙齒來定位,在此基礎上加強曝光,幫助非洲消費者拍出更加滿意的照片。

但這種小創新,讓傳音手機很快得到消費者認可。拍照痛點之外,根據非洲消費者能歌善舞的特點,傳音在2016年推出的新手機就主打音樂功能,甚至隨機贈送一個定製的頭戴式耳機。

正是如此,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攻城掠地,很快便有了“非洲手機之王”的稱號。據IDC數據顯示,2017年傳音手機在全球銷售了將近1.3億部手機。

上市之路不平坦

不過悶聲發大財,不可持續。

據瞭解,傳音主打的都是低端產品,手機價格區間最低僅需幾十塊人民幣,最高也不過1000元,產品的毛利並不高。竺兆江亦曾表示,傳音手機的售價較低,公司的利潤率低於競爭對手。

不難看出,傳音的利潤主要靠走量。

但隨著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的成功,華為、三星等手機廠商也將目光投注到非洲市場。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2018年季報顯示:該年一季度,傳音旗下的手機品牌Tecno、iTel和Infinix以38%的市場總份額,依舊蟬聯非洲銷售冠軍。但三星也在追趕,銷售額同比增長42%,佔據非洲市場23%的份額。而在非洲主打中高端品牌的華為,也開始銷售100美元至200美元的低端智能手機。

這意味著,傳音手機的增長出現天花板,其市場份額會逐漸遭到競爭對手的蠶食。

傳音手機需要破局,也正在發力印尼市場,印度市場等,也正在加緊資本運作。


“非洲手機之王”要上科創板,去年銷售1.3億部手機



此次擬登陸科創板前,傳音控股已經策劃過上市的相關操作。

去年1月,傳音控股接受國信證券的上市輔導並簽署了《輔導協議》。

在接受國信證券的上市輔導期間,傳音控股也試圖借殼衝擊A股。2018年3月1日,上市公司新界泵業發佈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稱公司擬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傳音控股的控制權。後續公告也顯示,截至2017年末傳音控股總資產87.48億元,總負債55.40億元;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44億元,淨利潤6.78億元。

但2018年6月,新界泵業公告稱,由於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傳音控股借殼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上市之路,也沒想象中那麼平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