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很重要

近幾年,播出了很多好看的電視劇,我都沒有看過,各公號主也是以電視劇作為寫作題材,也造就了很多10萬加,很令人羨慕。

不是我不看,是我自己沒有看電視的意識,覺得電視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孩子需要有一個沒有打擾的學習環境,有電視的家庭氛圍明顯也不太適合學習。

所以,只有羨慕沒有實施的決心,也因為自己喜歡看書,也算彌補了不看電視的遺憾。

但是,婆婆在我家的時候就不這樣,那個時候是每晚都看到十一點,而且,這個點還是婆婆通過維權鬥爭努力爭取來的,費了很多的心思才讓我放權的。

當時孩子還小,又是兩個同樣大小的雙胞胎,需要婆婆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沒有辦法婆婆必須和我們在一起生活。

我沒有看電視的習慣,從小父親教育極其嚴格——不讓看電視,他把電視鎖起來(大家不知道記不記得但是都有電視櫥,電視是放在電視櫥裡的),雖然反抗,反抗的也很劇烈,但就是沒能讓爸爸寬融,就是不允許。

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就只好看書了,沒錢買書就勤工儉學買書,或者租書,或者跑到書店看個夠,還有一點,爸爸雖不讓看電視,但是爸爸給錢買書,這讓我養成了看書不看電視的習慣。

婆婆剛到我家的時候,她要求看電視,都被我拒絕了,除了自己不愛看電視以外,又因為嚐到了看書的甜頭,更是不想讓孩子看電視,我對電視控制的嚴格,不能讓孩子跟奶奶從小就看電視,養成喜歡看電視不看書的習慣。

再說,奶奶看的電視都是抗日神劇,這樣的電視沒有精神營養,容易讓孩子思維僵化,形成固定思維模式,讓他們認為打鬼子就是玩著打出來的,是不需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的,這種想法會害死人的。

所以,不允許看電視這個行為說小了是為了孩子沒有考慮老人的感受,說大了是不孝順,是虐待,是對老人不好。

剛開始,我沒有意識自己的做法有不妥之處,後來鄰專門找我談話,說我對老人不好,不讓老人看電視就是不孝順,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所做所為給老人帶來了傷害,並且鄰居們都知道了我不讓老人看電視,這簡直太過分了!

你看,家庭環境的不同,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並不能考慮對方的感受,看電視這件事不是我故意的,我是真的沒有看電視的習慣,而且我覺得看電視真的太浪費時間,但是,老人需要看電視打發時間,這就是區別。

互換思維其實並不是年輕人不懂體諒老年人,同樣,家長似乎也並不太瞭解晚輩,我以自己生孩子為例來說明一下。

當我懷雙胞胎8個月的時候,已經走不動了,是用輪椅推著去的醫院,發展到後來快生的時候意識都迷糊了,喘不上氣,感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我想聽從醫生的建議,儘快刨腹產,趕緊生吧。

但是,婆婆的思維不這樣,她不允許孩子這麼早就被生出來,能呆在娘肚子裡就多待一天,這樣進保溫箱的幾率就會小,不能讓孩子早生出來受罪。

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倆槓上了,我想早點生,婆婆想晚點生,無視我缺氧很厲害的狀況,幾乎意識昏迷的狀況。

還是醫生告訴婆婆,孩子缺氧,如果再不剖腹產有個孩子就要缺氧,必須馬上手術,婆婆才同意。

當時覺得她不通情達理,是個壞婆婆,為了孫子根本就不顧兒媳婦的死活,後來,反過來想了想看電視是老年人全部的精神生活,我不讓婆婆看電視不也很不很殘酷嗎?

幾代人在一起生活,摩擦不可避免,但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想問題,或許雙方的關係就能緩和很多,家庭也能和睦很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