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译文:东海之外有一个大壑,少昊建国于此。少昊在这里养育颛顼,并把琴瑟丢在这里。有一座甘山,是甘水发源的地方;甘水流出后,形成了一个渊,名叫甘渊。最荒远之地的东南角有一座山,名叫皮母地丘。】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有小人国,名靖人。

【译文:东海之外,最荒远之地中,有一座山,名叫大言,是日月升起的地方。有一座波谷山,是大人国所在的地方。国中有一个大人做买卖的集市,名叫大人堂。有一个大人张着两只手臂蹲在大人堂的上面。有一个小人国,国中的人被称为靖人。】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译文:最荒远之地中有一座山,名叫合虚,是日月升起的地方。有一个中容国。帝俊生了中容,中容国的人以兽肉和树木的果实为食,会驱使四种野兽:豹、虎、熊和罴。有一个夏州国。有一个盖余国。有一位神人,长着八个脑袋,每个脑袋上都有人一样的脸,长着虎一样的身子,有十条尾巴,名字叫天吴。】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天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译文:最荒远之地有三座山,分别是鞠陵于天、东极和离瞀,那里是日月升起的地方。有一位名叫折丹的神——东方称为折,春季从东方刮来的风称为俊——在大地的最东端掌管风的出入。有一座招摇山,融水发源于此。有一个名叫玄股的国家,国中之人以黍为食物,会驱使虎、豹、熊、罴四种野兽。】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东风神折丹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译文:有一个困民国,国中之人姓勾,以黍为食物。有一个名叫王亥的人,两只手抓着鸟,正在吃鸟的头。王亥把一大群牛寄养在有易国和河伯那里,有易国的人杀了王亥,夺走了这群牛。后来,殷主为王亥报仇,杀了有易国的国君,河伯顾念与有易国的交情,帮助有易国的人偷偷跑了出来,有易国的人在野兽成群出没的地方以食兽为生,并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名叫摇民。帝舜生了戏,戏生了摇民。】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译文:海内有两个人,名字叫女丑。女丑所处之地有大蟹。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孽摇羝,上面长着扶木,直立高耸达三百里,树叶像芥菜的叶子。那里有一个山谷,名叫温源谷或汤谷,谷上长着扶木,一个太阳刚接近扶木,一个太阳就离开扶木上升,它们都载在三足乌的身上。】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女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有埙民之国。有綦山,又有摇山。有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译文: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猗天苏门,是日月升起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埙民国。大荒中有綦山、摇山、山、门户山、盛山、待山。这些山上都有五彩鸟。】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五彩鸟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一北方曰,来之风曰一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译文:大荒中有个女和月母国。这里有尊神,名叫。北方的人都称他鵷,北风出口处的人都叫他。他住在东北角主管日月运行的快慢,使日月的升落和日夜长短有规律。】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译文:最荒远之地的东北角有座山,名字叫凶犁土丘。应龙住在这座山的最南端,他杀了蚩尤和夸父,不能再回到天界,因此下界多次发生旱灾。每当发生旱灾时,人们便模仿应龙的形状,天上就会下大雨。】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应龙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译文:东海中有一座山,名叫流波山,距离海岸有七千里。山上有一种兽,形状像牛,苍色的身子,没有角,只有一条腿,它从水中出入时必会伴以风雨,它放射出的光芒像日月一样明亮,发出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巨大,它的名字叫夔。黄帝得到它后,用它的皮来蒙鼓,并用雷神身上的骨头来敲这面鼓,发出的声音可传到五百里之外,黄帝用它来震慑天下。】

《山海经》第十四篇——大荒东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