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中山神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其上多杻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黃華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瞢。有獸焉,其狀如鼠而文題,其名曰,食之已癭。

【譯文:中山經中薄山山系的首座山叫甘棗山。共水發源於甘棗山,向西流入黃河。山上長著很多杻樹,山下長著一種草,莖幹像葵,葉子像杏葉,開黃色的花,結莢果,名字叫籜,可以治療眼睛視物模糊的病。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鼠,額上有花紋,名字叫,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療頸上長大瘤子的病。】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二十里,曰歷兒之山,其上多橿,多櫪木,是木也,方莖而員葉,黃華而毛,其實如揀,服之不忘。又東十五里,曰渠豬之山,其上多竹。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其中是多豪魚,狀如鮪,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癬。

【譯文:再向東二十里是歷兒山,山上有很多橿樹,還有很多櫪木,這種樹的莖幹呈方形,葉子圓形,開黃色的花,花瓣上有絨毛,所結的果實與楝樹相似,吃了它能增強記憶力。再向東十五里是渠豬山,山上長著很多竹子。渠豬水發源於渠豬山,向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豪魚,形狀像白鱘,長著紅色的嘴,紅色的尾巴,紅色的鰭,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療白癬。】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豪魚

又東三十五里,曰蔥聾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黃堊。又東十五里,曰涹山,其上多赤銅,其陰多鐵。又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葉而赤華,莢實,實如棕莢,名曰植楮,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譯文:渠豬山再往東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蔥聾山。蔥聾山溝谷縱深,谷中有很多白色土,還有很多可用作顏料的黑色、青色和黃色的土。蔥聾山再往東十五里有座山,名叫涹山。山巔蘊藏有豐富的赤銅礦,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鐵礦。再向東七十里是脫扈山。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葵的葉子,開紅色的花,結莢果,果實像棕櫚的莢,名字叫植楮,可以用它來治療抑鬱症,吃了這種果實後就不會夢魘。】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赤銅礦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再向北三十五里是陰山,山中有很多粗磨刀石和有花紋的石頭。少水發源於陰山,這一帶有很多雕棠,它的葉子像榆樹葉,呈方形,所結的果實像紅豆,吃了以後可以治療耳聾。

【譯文:再向北五十二里是合谷山,山中長著很多薝蔔和酸棗樹。再向北三十五里是陰山,山中有很多粗磨刀石和有花紋的石頭。少水發源於陰山,這一帶有很多雕棠,它的葉子像榆樹葉,呈方形,所結的果實像紅豆,吃了以後可以治療耳聾。】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北四百里,曰鼓鐙之山,多赤銅。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凡薄山之首,自甘棗之山至於鼓鐙之山,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冢也,其祠禮:毛,太牢之具,縣以吉玉。其餘十三山者,毛用一羊,縣嬰用桑封,瘞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銳其上,而中穿之加金。

【譯文:再向東北四百里是鼓鐙山,山中有很多赤銅。山中有一種草,名字叫榮草,葉子像柳葉,莖幹像雞蛋,吃了它可以治療中風、痛風等疾病。總計薄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甘棗山到鼓鐙山,距離為六千六百七十里。歷兒山是大的山神所在之處,祭祀其山神的儀式是:用牛、羊、豬三種毛物具備的太牢之禮,上面懸掛吉玉。祭祀其餘十三位山神的儀式是:用一頭羊為毛物,用帶彩紋的圭作為懸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祭祀完畢後把它們埋入地下,不用精米。所謂藻珪,也就是藻玉,它的下面是方的,上面是尖的,中間穿孔後再用金裝飾。】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赤銅

中次二經濟山之首,曰輝諸之山,其上多桑,其獸多閭麋,其鳥多鶡。又西南二百里,曰發視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礪。即魚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伊水。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無草木。

【譯文:中山二經中的濟山山系的首座山叫做輝諸山,山上長著很多桑樹,山中的獸多為閭和麋鹿,鳥多為鶡鳥。輝諸山往西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發視山。發視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磨刀石。即魚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西流入伊水。發視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豪山。豪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但山上光禿禿的,寸草不生。】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鶡鳥

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

【譯文:豪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鮮山。鮮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鮮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伊水。鮮水中有很多鳴蛇,這種蛇形似蛇但長有四隻翅膀,不時發出如擊磐石的鳴叫聲。它一旦出現在哪裡,哪裡必將有嚴重旱災。鮮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陽山。陽山上滿是石頭,沒有一草一木。陽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伊水。陽水中有很多化蛇。這種蛇身形似豺,面孔似人,並長著一對鳥的翅膀,但爬行還是似蛇,不時還發出如人叱責聲的鳴叫聲。它一旦出現在哪裡,哪裡的百姓將遭受嚴重水災。】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鳴蛇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蚳,食之不眯。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獨蘇之山,上無草木而多水。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譯文:再向西二百里是昆吾山,山上有很多赤銅。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豬,頭上長著角,發出的聲音像人號哭,名字叫蚳,人吃了它的肉後不會夢魘。再往西一百五十里就來到獨蘇山。這座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但有很多水。再向西二百里是蔓渠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長著很多小竹。伊河發源於蔓渠山,向東流入洛河。這一帶有一種獸,名字叫馬腹,形狀是人面虎身,叫聲像嬰兒啼哭,會吃人。】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凡濟山經之首,自輝諸之山至於蔓渠之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鳥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中次三經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球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燻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茜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譯文:總計濟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輝諸山到蔓渠山,距離為一千六百七十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人面鳥身。祭祀他們時都用毛物,並用一塊彩色的玉,把它投入山中,不用精米。中山三經中山山系的首座山叫做敖岸山,山的陽面有很多琈玉,陰面有很多紅土和黃金。名叫燻池的神住在這座山上。這一帶經常出美玉。北面可以望見黃河岸邊的樹林,遠遠看去,好像是茜草或和櫸樹。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白鹿,長著四隻角,名字叫夫諸。它在哪個地方出現,哪個地方就會發大水。】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夫諸

又東十里,曰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駕鳥。南望渚,禹父之所化,是多僕累、蒲盧。武羅司之,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釒豦,其鳴如鳴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有鳥焉,名曰,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狀如葌而方莖、黃華、赤實,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譯文:再向東十里是青要山,這裡其實是黃帝的秘密行宮。北面可以望見河曲,那裡有很多駕鳥。南面可以望見渚,那裡是大禹的父親鯀死後化身的地方,有很多蝸牛和田螺。名叫武羅的山神掌管著這座山,他長著人一樣的臉,身上有豹一樣的斑紋,細小的腰,潔白的牙齒,耳朵上戴著金屬製的耳飾,發出像玉器互相撞擊一樣的聲音。這座山對女子最為適宜。畛水發源於青要山,向北流入黃河。山中有一種鳥,名字叫,形狀像野鴨,青色的身子,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尾羽,吃了它的肉有利於生育。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蘭草,莖幹呈方形,開黃色的花,結紅色的果實,它的莖幹像藁本,名字叫荀草,人吃了它能使膚色美麗。】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山神

又東十里,曰騩山,其上有美棗,其陰有雩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飛魚,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又東四十里,曰宜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是多黃貝。

【譯文:再向東十里是山,山上長著味道鮮美的棗,山的陰面有琈玉。正回水發源于山,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飛魚,形狀像豬,身上有紅色的斑紋,吃了它的肉後不怕驚雷,還可以防止兵器的傷害。再向東四十里是宜蘇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長著很多蔓居樹。滽滽水發源於宜蘇山,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黃色的貝。】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飛魚

又東二十里,曰和山,其上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蒼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於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譯文:再向東二十里是和山,山上不長草木,有很多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它實際上是黃河的九條支流的發源地。這座山蜿蜒連綿,有五個大的彎曲處。九條水流發源於此,匯合後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灰白色的玉。名叫泰逢的吉祥之神掌管著這座山。他的形狀像人,長著虎一樣的尾巴,喜歡居住在山的陽面,出入時身上發出光亮。泰逢神神通廣大,能興雲作雨,改變天氣。】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凡濟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於和山,四百四十里。其祠:泰逢、燻池、武羅皆一牡羊副,嬰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雞瘞之,糈用稌。中次四經釐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洛,其中多泠石。

【譯文:總計濟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敖岸山到和山,距離為四百四十里。祭祀這些山的山神的方法是:泰逢、燻池、武羅這三位山神都用一隻剖開的公羊,用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其餘兩位山神用一隻雄雞,祭祀時把它埋入地下,用糯米作祭神用的精米。中山四經中的釐山山系的首座山是鹿蹄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金。甘水發源於鹿蹄山,向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泠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鹿蹄山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釐山,其陽多玉,其陰多蒐。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伊水。有獸焉,名曰犭吉頁,其狀如獳犬而有鱗,其毛如彘鬣。

【譯文: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是釐山,山的陽面有很多玉,陰面有很多茜草。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牛,青灰色的身子,叫聲像嬰兒啼哭,會吃人,它的名字叫犀渠。滽滽水發源於釐山,向南流入伊河。這一帶有一種獸,名字叫獺,它的形狀像發怒的狗,身上有鱗,毛像豬鬃。】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犀渠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榖,多塗石,其上多琈之玉。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狀如樗,其葉如桐而莢實,其名曰茇,可以毒魚。

【譯文:釐山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箕尾山。箕尾山上有很多構樹和塗石。還有很多琈玉。箕尾山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柄山。柄山山上有很多玉石,山坡下蘊藏有豐富的銅礦。滔雕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洛河。滔雕水岸邊有很多大尾羊。柄山上生長有一種植物,形狀似臭椿,葉似桐樹葉,果實似莢果,它名叫茇。人們用這種植物來毒殺魚類。】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大尾羊

又西二百里,曰白邊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其獸多牛、羬羊,鳥多赤。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舉之山。洛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玄扈之水,其中多馬腸之物。此二山者,洛間也。

【譯文:柄山再往西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白邊山。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石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的青色雄黃石。熊耳山再往西三百里有座山,名叫牡山。牡山上有很多嵌有花紋的美石,山坡下有很多竹箭和竹。山上生長的動物主要是牛、羬羊和錦雞。再向西三百五十里是舉山。洛河發源於舉山,向東北流入玄扈水,水中有很多馬腹之類的東西。舉山和玄扈山夾在洛河之間。】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錦雞

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玄扈之山,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狀皆人面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以采衣之。中次五經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無草木,多怪石。又東三百里,曰蔥聾之山,無草木,多石。

【譯文:總計釐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鹿蹄山到玄扈山,距離為一千六百七十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人面獸身。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隻白雞為毛物,祈禱時不用精米,把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披在雞的身上。中山五經中的薄山山系的首座山是苟床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形狀奇特的石頭。縣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蔥聾山。山上光禿禿的,不生長一草一木,多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山神

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陰多蒼玉,其陽有井,冬有水而夏竭。又東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其草多芃。又東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堊。又東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錫。

【譯文:條谷山再往北十里有座山,名叫超山。北坡有很多黑色的玉石,南坡有很多井,井裡冬天有水,夏天就枯竭了。再向東五百里是成侯山,山上長著很多椿樹,山中生長的草多為秦艽。再向東五百里是朝歌山,山谷中有很多優質的可作塗料的有色土。朝歌山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槐山。槐山的山谷中蘊藏有很豐富的金礦和錫礦。】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朝歌山

又東十里,曰歷山,其木多槐,其陽多玉。又東十里,曰良餘之山,其上多榖、柞,無石。餘水出於其陰,而北流注於河。乳水出於其陽,而東南流注於洛。又東南十里,曰蠱尾之山,多礪石、赤銅。龍餘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洛。

【譯文:再向東十里是歷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槐樹,山的陽面有很多玉。再往東十里有座山,叫良餘山。良餘山上的樹種主要是構樹和柞樹,山上沒有石頭。餘水就發源於這座山的北麓,流出山澗後便向北匯入黃河。這座山的南麓是乳水的源頭,乳水流出這座山後便向東南流入洛河。再向東南十里是蠱尾山,山中有很多粗磨刀石和赤銅。龍餘水發源於蠱尾山,向東南流入洛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歷山

又東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蕙,多寇脫。黃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璇玉。又東十二里,曰陽虛之山,多金,臨於玄扈之水。

【譯文:再向東北二十里是升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構樹、柞樹和酸棗樹,生長的草多為山藥和蕙草,還長著很多通脫木。黃酸水發源於升山,向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璇玉。再往東十二里有座山,名叫陽虛山。陽虛山上有很多金礦石。陽虛山臨近玄扈水。】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通脫木

凡薄山之首,自苟床之山至於陽虛之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也,其祠用稌、黑犧太牢之具、櫱釀,幹儛,置鼓,嬰用一璧。屍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於上,用一雌雞於下,刏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採之,饗之。

【譯文:總計薄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苟床山到陽虛山,距離為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其中的升山是大的山神所在之處,祭祀其山神的儀式是: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以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首山的山神是鬼之神者,祭祀他時用糯米、純黑色的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及用酒母釀造的酒,祭祀者手持盾牌起舞,並配以鼓樂,以一塊璧作為掛在他頸上的飾物。屍水之神上與天合,要用很肥的牲畜來祭祀他,把一隻黑狗供在上面,一隻母雞供在下面,再用刀割雌羊的血來祭獻。以彩色的玉作為他頸上的飾物,把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披在他身上,並請他享用祭品。】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祭祀山神

中山六經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谷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

【譯文:中山六經縞羝山山系中的首座山是平逢山,向南可以望見伊河和洛河,向東可以望見谷城山,山中不長草木,沒有水,到處是沙子和石頭。山中有一位神,形狀像人,長著兩個腦袋,名字叫驕蟲,這裡是螫蟲,實際上是各種蜂包括蜜蜂的巢穴所在。祭祀的方法是:用一隻雄雞為祭品來祈禱,不要把它殺死。】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西十里,曰縞羝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又西三十里,曰瞻諸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文石。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洛。少水出其陰,而東流注於谷水。又西三十里,曰婁涿之山,無草木,多金玉。瞻水出於其陽,而東流注於洛;陂水出於其陰,而北流注於谷水,其中多茈石、文石。

【譯文:平逢山再往西十里有座山,名叫縞羝山,縞羝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滿山都是金礦石和玉石。廆山再往西三十里有座山,名叫瞻諸山。山的南麓有很多金礦石,山的北麓有很多顏色豔麗的石頭。射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東南流入洛河。少水也發源於這座山的北麓,流出山澗後便向東流入谷水。再向西三十里是婁涿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金和玉。瞻水發源於婁涿山的陽面,向東流入洛河;陂水發源於婁涿山的陰面,向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紫色的石頭和帶花紋的石頭。】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婁涿山

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於其陽,而南流注於洛,其中多水玉。澗水出於其陰,西北流注於谷水,其中多麋石、櫨丹。又西五十里,曰穀山,其上多穀,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谷水,其中多碧綠。

【譯文:再向西四十里是白石山。惠水發源於白石山的陽面,向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水晶。澗水發源於白石山的陰面,向西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眉石和櫨丹。再向西五十里是穀山,山上長著很多構樹,山下長著很多桑樹。爽水發源於穀山,向西北流入谷水,水中有很多碧玉。】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碧玉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無草木,多瑤碧。厭染之水出於其陽,而南流注於洛,其中多人魚。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谷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其中多珚玉。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無草木,多堊。潐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蒼玉。菑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

【譯文:再向西一百四十里是傅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美玉和青綠色的玉石。厭染水發源於傅山的陽面,向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大鯢。傅山的西面有一大片樹林,名字叫墦冢。谷水發源於傅山,向東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珚玉。橐山再往西九十里有座山,名叫常烝山。這座山上光禿禿的,沒有一草一木,倒是有很多彩色土。潐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東北流入黃河。潐水中有很多黑色的玉石。菑水也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往北流入黃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珚玉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獸多柞牛、羬羊,其鳥多,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珚玉。

【譯文:常蒸山再往西九十里有座山,名叫夸父山。夸父山上生長著棕樹和楠樹,還有很多小竹叢。這座山上出沒的獸類主要是柞牛、羬羊,鳥類主要是錦雞。這座山的南麓有很多玉石,北麓有很多鐵礦石。這座山的北麓還有一片樹林,名叫桃林,方圓三百里,林中有很多馬。湖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黃河。湖水中有很多珚玉。】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柞牛

又西九十里,曰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其陰多青雄黃,其草多,多苦辛,其狀如,其實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瘧。楊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洛,其中多人魚。門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玄。姑之水出於其陰,而東流注於門水,其上多銅。門水出於河,七百九十里入洛水。

【譯文:再向西九十里是陽華山,山的陽面有很多金和玉,陰面有很多石青和雄黃。山中生長的草多為山藥,還有很多細辛,它的形狀像楸樹,結的果實像瓜,味道酸甜,吃了以後可以治療瘧疾。楊水發源於陽華山,向西南流入洛河,水中有很多大鯢。門水發源於陽華山,向東北流入黃河,水中有很多黑磨刀石。姑水發源於陽華山的陰面,向東流入門水,岸上有很多銅。門水流出黃河後,經七百九十里流入洛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大鯢

凡縞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於陽華之山,七百九十里。嶽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諸嶽之祠法,則天下安寧。中山七經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帝臺之石,所以禱百神者也,服之不蠱。有草焉,其狀如蓍,赤葉而本叢生,名曰夙條,可以為簳。

【譯文:總計縞羝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平逢山到陽華山,距離為七百九十里。西嶽華山位於這一帶。在每年的六月舉行祭祀山神的活動,方法與祭祀其他嶽的山神一樣,天下就會太平安寧。中山七經苦山山系的首座山是休與山,山上有一種石頭,名叫帝臺的棋子,五彩斑斕,並帶有花紋,形狀像鵪鶉蛋。帝臺的這種石頭是用來向百神祈禱的,吃了它可以不受毒熱惡氣的侵襲。山中有一種草,形狀像蓍草,紅色的葉子,莖幹叢生,名字叫夙條,可以用來制箭。】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西嶽華山

東三百里,曰鼓鍾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也。有草焉,方莖而黃華,員葉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為毒。其上多礪,其下多砥。又東二十里,曰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赤若丹火,善詈。其上有木焉,名曰黃棘,黃華而員葉,其實如蘭,服之不字。有草焉,員葉而無莖,赤華而不實,名曰無條,服之不癭。

【譯文:向東三百里是鼓鐘山,這是帝臺請百神飲酒聚會的地方。山中有一種草,莖幹呈方形,開黃色的花,葉子圓形,有三重,名字叫焉酸,可以用來療毒。山上有很多粗磨刀石,山下有很多細磨刀石。再向東二十里是苦山。山中有一種獸,名字叫山膏,形狀像豬,渾身紅得像火,常常發出罵人一樣的聲音。山上有一種樹,名字叫黃棘,開黃色的花,葉子圓形,所結的果實與蘭的果實相似,吃了以後就不會生育。山中有一種草,葉子圓形,沒有莖幹,開紅色的花,不結果實,名字叫無條,吃了以後頸上不會長大瘤子。】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山膏

又東五十二里,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蒼玉。有木焉,其葉如槐,黃華而不實,其名曰蒙木,服之不惑。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又北三十里,曰講山,其上多玉,多柘,多柏。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御兇

【譯文:再向東五十二里是放皋山。明水發源於放皋山,向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灰白色的玉。山中有一種樹,葉子像槐葉,開黃色的花,不結果實,名字叫蒙木,人吃了它以後腦子不會糊塗。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蜂,尾巴有分叉,舌頭倒生,喜歡呼叫,名字叫文文。再向北三十里是講山,山上有很多玉,還長著很多柘樹和柏樹。山中有一種樹,名字叫帝屋,葉子像椒葉,長著倒刺,結紅色的果實,可以用來防禦兇險。】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如樗而赤實,名曰亢木,食之不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東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又東四十里,曰少陘之山。有草焉,名曰菵草,葉狀如葵而赤莖白華,實如薁,食之不愚。器難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役水。

【譯文:再向東三十里是浮戲山。山中有一種樹,葉子的形狀像臭椿葉,結紅色的果實,名字叫亢木,吃了它的果實後不會受毒熱惡氣的侵襲。汜水發源於浮戲山,向北流入黃河。浮戲山的東面有一個山谷,谷中有很多蛇,因此命名為蛇谷,谷的上面長著很多細辛。從浮戲山再往東四十里就是少陘山。這座山上生長有一種草,名叫菵草。這種草的葉子有點像山葵,莖是紅色的,花是白色的,結的果實有點像山葡萄,吃了這種果實可使人更加聰明。少陘山是器難水的發源地。器難水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役水。】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菵草

又東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於役。又東二十五里,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鐵。役水出焉,北流注於河。又東三十里,曰大之山,其陰多鐵、美玉、青堊。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華而白實,其名曰,服之不夭,可以為腹病。

【譯文:太山再往東二十里就是末山。末山上有很多赤金礦石。末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役水。末山再往東二十五里有座山,名叫役山。役山上有很多白金礦石,還有很多鐵礦石。役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黃河。敏山再往東三十里有座山,名叫大山。大山的北麓有很多鐵礦石、上等玉石和青色土。山上有一種草,形狀有點像鋸齒草,葉上還有毛,開著青色的花,白色的果實。這種草名叫草。用這種草入藥,吃了可使人不早夭,還可以用這種草醫治腹痛。】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白金礦石

凡苦山之首,自休與之山至於大之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祠:毛牷用一羊羞,嬰用一藻玉瘞。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嬰以吉玉。其神狀皆人面而三首,其餘屬皆豕身人面也。

【譯文:總計苦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休與山到大山,距離為一千一百八十四里。其中十六座山的山神都是豬身人面。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整隻純色的羊為毛物,用一塊有彩紋的玉作為山神頸上的飾物,祭祀後把它埋入地下。苦山、少室山、太室山都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這三座山的山神的方法是: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用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這三位山神的形狀都是有三個腦袋,長著人一樣的臉,其餘十六位山神的形狀都是豬身人面。】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少室山

中山八經荊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雎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魚。東北百里,曰荊山,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其中多犛牛,多豹虎,其木多松柏,其草多竹,多橘櫾。漳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雎,其中多黃金,多鮫魚。其獸多閭麋。

【譯文:向東北一百里是荊山,山的陰面有很多鐵,陽面有很多赤金。山中有很多犛牛、豹和虎。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松樹和柏樹,生長的草多為萹竹,還生長著很多橘樹和柚樹。漳水發源於荊山,向東南流入雎水,水中有很多黃金,還有很多鮫魚。山中的獸類多為閭和麋鹿。荊山再往東北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驕山。驕山的山頂有很多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這座山上生長的樹木主要是松柏,還有很多桃枝竹、鉤端竹。圍神就住在這座山上,他長著一副人樣的面孔,還長著一對羊角和四隻虎爪。他經常在雎水和漳水的深淵中巡遊。從水中出入時全身都閃閃發光。】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荊山

又東北百二十里,曰女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黃金,其獸多豹虎,多閭、麋、、麂,其鳥多白,多翟,多鴆。又東北二百里,曰宜諸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洈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漳,其中多白玉。

【譯文:再向東北一百二十里是女幾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黃金,山中的獸多為豹和虎,還有很多閭、麋鹿、和麂,山中的鳥多為白色的雉、長尾的野雞和鴆鳥。女幾山再往東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宜諸山。宜諸山頂有很多金礦石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雘。洈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南流入漳河。洈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鴆鳥

又東北二百里,曰陸陒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堊,其木多杻橿。計蒙又東百三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譯文:綸山再往東二百里有座山,名叫陸陒山。這座山上有很多琈玉,山坡下有很多可用作塗飾的各種顏色的土。這座山上生長著杻樹和橿樹。再向東一百三十里是光山,山上有很多青綠色的玉石,山下長著很多樹。有位名叫計蒙的神居住在這裡,他的形狀是人身龍首,他經常在漳水的深潭中巡遊,出入時必然會伴有旋風和暴雨。】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計蒙

又東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樗,神涉處之,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又東北百五十里,曰仁舉之山,其木多榖柞,其陽多赤金,其陰多赭。

【譯文:光山再往東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岐山。岐山的南坡有很多赤金礦石,北坡有很多白珉石,山巔有很多金礦石和玉石,山坡下有很多青雘。這座山上生長著臭椿。涉神就住在這座山上。這個神身形似人,但臉形是四四方方的,腳有三隻。山再往東北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仁舉山。這座山上生長著構樹和柞樹。這座山的南坡有很多赤金礦石,北坡有很多赭礦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鳳鳴岐山

又東南二百里,曰琴鼓之山,其木多榖、柞、椒、柘,其上多白珉,其下多洗石,其獸多豕鹿、多白犀,其鳥多鴆。凡荊山之首,自景山至琴鼓之山,二千八百九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人面。其祠:用一雄雞祈瘞,用一藻圭,糈,用稌。驕山,冢也,其祠:用羞酒少牢祈瘞,嬰毛一璧。

【譯文:師每山再往東南二百里,就到了琴鼓山。琴鼓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構樹、柞樹、椒樹、柘樹。這座山的山巔有很多白色珉石,山坡下有很多洗石。這座山上出沒的野獸主要是野豬、鹿和白犀,生長的鳥類主要是鴆鳥。總計荊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景山到琴鼓山,距離為二千八百九十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鳥身人面。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隻雄雞為祭品,祈禱後埋入地下,用一塊有彩紋的圭,用糯米作祭神的精米。驕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其山神的方法是:用酒、豬、羊為祭品,祈禱後埋入地下,用一塊璧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山神

又東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良龜,多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其鳥多翰。又東北一百四十里,曰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於大江。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麋麈。其木多檀柘,其草多薤韭,多藥、空奪

【譯文:再向東北三百里是岷山。長江發源於岷山,向東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品種優良的龜,還有很多揚子鱷。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似玉的白石。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梅樹和棠樹,山中的獸多為犀牛、象和夔牛,鳥多為白翰和錦雞。再向東北一百四十里是邛崍山。江水發源於邛崍山,向東流入長江。山的陽面有很多黃金,陰面有很多麋鹿和麈。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檀樹和柘樹,草多為薤和韭菜,還有很多白芷和空奪。】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麋鹿

又東三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堊,其下多砥礪,其木多桃枝鉤端。有草焉,狀如葵而赤華,莢實白柎,可以走馬。又東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豫章,其草多嘉榮、少辛。有獸焉,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狼,見則國內有兵。

【譯文:崌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高梁山。這座山上有很多可用作塗飾的各色土,山坡下有很多可用作磨刀的石頭。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桃枝竹和鉤端竹。山上生長有一種草,形狀有點像葵草,但開有紅色花朵,結有莢果一樣的果實,花萼是白色的。用這種草餵馬,可以使馬健跑。高梁山再往東四百里有座山,名叫蛇山。這座山的山上盛產黃金,山坡下則有很多可用來刷牆的白色土。這座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栒樹、橡章樹,生長的草類主要是嘉榮、少辛。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狐,尾巴是白色的,耳朵很長。這種野獸名叫狼。這種野獸一旦出現,國家將發生內戰。】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五百里,曰鬲山,其陽多金,其陰多白珉。蒲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江,其中多白玉。其獸多犀、象、熊、羆,多猿蜼。又東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鐵,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

【譯文:再向東五百里是鬲山,山的陽面有很多金,陰面有很多似玉的白色美石。蒲薨鳥水發源於鬲山,向東流入長江,水中有很多白玉。山中的獸多為犀牛、象和熊羆,還有很多猿和蜼。隅陽山再往東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岐山。這座山的山巔蘊藏有豐富的白金礦,山坡下蘊藏有豐富的鐵礦。山上生長著梅樹和梓樹,還有很多杻樹和楢樹。減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東南流入長江。】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楢樹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樿、多楊。宣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蛇。其獸多閭麋、多麈豹虎,其鳥多白。又東北二百里,曰玉山,其陽多銅,其陰多赤金,其木多豫章、楢、杻,其獸多豕鹿麢,其鳥多鴆。

【譯文:再往東一百五十里,就到了風雨山。這座山的山頂有很多白金,山坡下有很多石涅石。這座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棷樹、樿樹和楊樹。宣餘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便向東流入長江。宣餘水中有很多水蛇。風雨山中出沒的野獸主要是山驢、麋鹿、麈,還有很多虎豹。這座山中還有很多白鳥。風雨山再往東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玉山。這座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銅礦,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赤金礦。這座山上生長著豫章樹、楢樹、杻樹。山上出沒的野獸主要是山豬、鹿、羚羊,棲息的鳥主要是鴆。】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也,冬啟乃必有兵。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脫。又東一百四十里,曰騩山,其陽多美玉、赤金,其陰多鐵,其木多桃枝、荊、芭

【譯文:玉山再往東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熊山。這座山有個洞穴,是熊居住的地方,但也常有一些神仙進進出出。這個洞穴的門,夏季總是開著的,而冬季總是關的。如果冬季這個洞穴的門打開,天下將發生戰亂。熊山的山巔有很多白色玉石,山坡下則有很多白金。這座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是臭椿和柳樹,生長的草類主要是寇脫草。再向東一百四十里是山,山的陽面有很多美玉和赤金,陰面有很多鐵,山中生長的植物多為桃枝竹、荊和芭蕉。】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二百里,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其木多柤慄橘櫾楢杻,其獸多麢,其草多嘉榮。又東一百七十里,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黃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慄、橘、櫾,其中多龍脩。

【譯文:山再往東二百里,便是葛山。這座山的山頂有很多赤金,山坡下有很多瑊石。山上生長的樹種主要有柤樹、慄樹、橘樹、櫾樹、柚樹、柤樹,出沒的野獸主要有羚羊,生長的草主要是嘉榮草。再向東一百七十里是賈超山,山的陽面有很多黃堊,陰面有很多優質的紅土,山中生長的樹多為山楂、慄樹、橘樹和櫾樹,山中還長著很多龍鬚草。】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羚羊

凡岷山之首,自女幾山至於賈超之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瘞,糈用稌。文山、勾、風雨、之山,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嬰毛一吉玉。熊山,席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嬰毛一璧。幹儛,用兵以禳;祈,璆冕舞。

【譯文:總計岷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女幾山到賈超山,距離為三千五百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馬身龍首。祭祀他們的方法是:以一隻雄雞為毛物,祭祀後把它埋入地下,用糯米作祭神用的精米。文山、勾山、風雨山、驍山都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這些山神的方法是:向他們敬酒,用豬、羊二牲齊備的少牢之禮,用一塊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熊山的山神是眾山神之主,祭祀他的方法是:向他敬酒,用豬、羊、牛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用一塊璧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祭祀時,手持盾牌而舞,並手持兵器,以求消除災殃;進行祈禱時,則手持美玉、頭戴禮帽而起舞。】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中山十經之首,曰首陽之山,其上多金玉,無草木。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陽多赤金,其陰多鐵。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繢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

【譯文:中山十經中的首座山是首陽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不長草木。再向西五十里是虎尾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椒樹和椐樹,還有很多封石;山的陽面有很多赤金,陰面有很多鐵。再向西南五十里是繁繢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楢樹和杻樹,生長的草多為枝勾。】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無草木,多白金,多水。又西三十里,曰楮山,多寓木、椒椐,多柘,多堊。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陽多青雘,其陰多鐵,其鳥多瞿鳥鵒。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杻。

【譯文:繁繢山再往西南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勇石山。這座山上光禿禿的,沒生長一草一木,但卻有很多白金,還有很多水。復州山再往西三十里有座山,名叫楮山。這座山上生長有很多寄生在別的樹幹上的寓樹,樹種主要有椒樹、椐樹、柘樹。這座山上還有很多可用作塗飾的各色土。再向西二十里是又原山,山的陽面有很多可作青色顏料的礦物,陰面有很多鐵,山中的鳥多為八哥。再向西七十里是丙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梓樹和檀樹,還有很多樹身彎曲的杻樹。】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凡首陽山之首,自首山至於丙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雞瘞,糈用五種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嬰毛一璧瘞。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祝二人儛,嬰一璧。

【譯文:總計首陽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首陽山到丙山,距離為二百六十七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龍身人面。祭祀他們的方法是:以一隻雄雞為毛物,祭祀後把它埋入地下,用去皮殼後的黍、稷、稻、粱、麥作為祭神用的精米。楮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這位山神的方法是:用豬、羊二牲齊備的少牢之禮,並向他獻酒,用一塊璧作為他頸上的飾物,祭祀後把它埋入地下。山的山神是眾山神之主,祭祀他的方法是:向他獻酒,用豬、羊、牛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讓巫和祝兩個人一起跳舞,用一塊璧作為山神頸上的飾物。】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中山一十一山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東流注於濟;貺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漢,其中多蛟。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珉。又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堊、金玉。

【譯文:中山十一經荊山山系的首座山是翼望山。湍水發源於翼望山,向東流入濟水;貺水也發源於翼望山,向東南流入漢江,水中有很多蛟龍。山上長著很多松樹和柏樹,山下長著很多漆樹和梓樹,山的陽面有很多赤金,陰面有很多似玉的美石。帝囷山再往東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視山。這座山上生長有很多山韭,山上有一眼井,名叫天井。井中夏季有水,而到了冬季就乾枯了。還有很多桑樹。山上有很多上等的粉牆用土,還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櫧,多柏,其陽多金,其陰多赭。又東六十里,曰瑤碧之山,其木多梓楠,其陰多青雘,其陽多白金。有鳥焉,其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又東四十里,曰支離之山。濟水出焉,南流注於漢。有鳥焉,其名曰嬰勺,其狀如鵲,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其鳴自呼。多牛,多羊。

【譯文:再向東南二百里是前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櫧樹和柏樹,山的陽面有很多金,陰面有很多紅土。再向東六十里是瑤碧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梓樹與楠木,山的陰面有很多可作青色顏料的礦物,陽面有很多白金。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野雞,喜歡吃蜚蟲,名字叫鴆。再向東四十里是支離山。濟水發源於支離山,向南流入漢江。山中有一種鳥,名字叫嬰勺,形狀像喜鵲,長著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嘴,白色的身子,尾巴的形狀像勺,它的鳴叫聲像在叫自己的名字。山中還有很多牛和羊。】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關玉,多玄豹,多閭麈,多麢,其陽多珉,其陰多青雘。又東南四十里曰雞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又東南三十里,曰遊戲之山,多杻橿榖,多玉,多封石。

【譯文:依軲山再往東南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即谷山。山中有很多優質玉石。山上生長的動物有黑豹、山驢、麈、羚羊、。這座山的南坡有很多珉石,山的北坡有很多青雘。即谷山再往東南四十里有座山,名叫雞山。這座山的山巔有很多奇形怪狀的梓樹,還有很多桑樹。山上生長的草主要是山韭。高前山再往東南三十里有座山,名叫遊戲山。這座山上有很多杻樹、橿樹、構樹,還有很多玉石和封石。】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陽多金,其木多榖、柞,無草木。又東五十里,曰區吳之山,其木多苴。又東北七十里,曰歷石之山,其木多荊芑,其陽多黃金,其陰多砥石。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見則其國有大兵。

【譯文:章山再往東二十五里有座山,名叫大支山。大支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山上生長著構樹和柞樹,沒有草木。大支山往東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區吳山。這座山上生長著苴樹。踵臼山再往東北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歷石山。歷石山的樹種主要是荊條、枸杞。山的南坡有很多黃金,山的北坡有很多可用來磨刀的砥石。山上有種野獸,形似狸貓,但長著白色的腦袋,爪子似虎爪。這種野獸名叫梁渠,這種野獸一旦在哪裡出現,哪個國家將有戰亂出現。】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其陽多金,其陰多鐵。又東三百里,曰奧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陽多琈之玉,奧水出焉,東流注於視水。又東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錫。

【譯文:再向東南一百里是求山。求水發源於求山的山上,在山下潛流,水中有優質的紅土。山中生長的樹多為苴樹,還有很多竹。山的陽面有很多金,陰面有很多鐵。醜陽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奧山。奧山的山頂有很多柏樹、杻樹、橿樹,山的南坡有很多琈玉。奧水就發源於這座山,流出山澗後便向東流入視水。奧山往東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服山。服山上生長著苴樹。山巔有很多封石,山坡下有很豐富的錫礦。】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凡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獜,見則天下大風。凡荊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於凡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狀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祈瘞,用一珪,糈用五種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瘞,倒毛;用一璧,牛無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羞毛少牢,嬰毛吉玉。

【譯文:再向東三百五十里是凡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楢樹、檀樹和杻樹,生長的草多為香草。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豬,長著黃色的身子,白色的腦袋,白色的尾巴,名字叫聞,只要它一出現,天下就會颳大風。總計荊山山系中的山,從首座翼望山到凡山,距離為三千七百三十二里。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豬身人首。祭祀他們的方法是:用一隻雄雞為毛物,祈禱後把它埋入地下,用一塊珪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用去皮殼後的黍、稷、稻、粱、麥作為祭祀用的精米。禾山的山神是眾山神之主,祭祀他的方法是:用牛、羊、豬三牲齊備的太牢之禮,敬獻後把它們倒轉身子埋入地下;用一塊璧玉,不一定要用牛作祭品。堵山、玉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都用把祭祀後的毛物倒轉身子埋入地下的方法來祭祀,用牛、羊作為敬獻的祭品,用彩色的玉作為掛在山神頸上的飾物。】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中次十二經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無草木,多黃金。又東七十里,曰丙山,多筀竹,多黃金、銅、鐵,無木。又東南五十里,曰風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文石,多鐵,其木多柳、杻、檀、楮。其東有林焉,名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鳥獸。

【譯文:中山十二經洞庭山山系中的首座山是篇遇山,山中不長草木,有很多黃金。龜山再往東七十里有座山,名叫丙山。這座山上到處是筀竹,山上還蘊藏著豐富的黃金、銅和鐵,只是不生長草木。再向東南五十里是風伯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痠石和帶花紋的石頭,還有很多鐵,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柳樹、杻樹、檀樹和構樹。山的東面有一片樹林,名叫莽浮林,林中有很多外形美觀的樹木和鳥獸。】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其木多桑楮,其草多竹、雞鼓。神於兒居之,其狀人身而身操兩蛇,常遊於江淵,出入有光。

【譯文:再向東一百五十里是夫夫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有很多石青和雄黃。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桑樹和構樹,生長的草多為篇竹和雞鼓草。有位名叫於兒的神居住在這座山上,他長著人一樣的身子,手中握著兩條蛇,常常在江水的深潭中巡遊,出入時會發出光亮。】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銀鐵,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麋蕪、芍藥、芎。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是多怪神,狀如人而載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鳥。

【譯文:再向東南一百二十里是洞庭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有很多銀和鐵,山中生長的樹多為山楂樹、梨樹、橘樹和柚樹,生長的草多為葌草、蘪蕪、芍藥和川芎。堯帝的兩個女兒居住在洞庭山中,她們常常去江水的深潭中游玩。從澧水和沅江刮來的風,在湘江的深潭處交會,這個地方位於九條江河之間。她們倆出入時,必然伴有狂風暴雨。這一帶有很多怪神,他們的形狀像人,頭上盤著蛇,左右兩隻手上也握著蛇。這一帶還有很多怪鳥。】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又東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棕、楠、荊、芑、竹箭、箘,其上多黃金、玉,其下多文石、鐵,其獸多麋鹿就。又東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獸焉,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譯文:再向東南一百八十里是暴山,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棕櫚、楠木、荊、枸杞和小竹、竹、箘竹,山上有很多黃金和玉,山下有很多帶花紋的石頭和鐵,山中的獸多為麋鹿、麂,鳥多為鷲。再向東南二百里是即公山,山上有很多黃金,山下有很多琈玉,山中生長的樹多為柳樹、杻樹、檀樹和桑樹。山中有一種獸,形狀像龜,白色的身子,紅色的腦袋,名字叫蛫,可以用它來防禦火災。】

《山海經》第五篇——中山經

禹日: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蓋其餘小山甚眾,不足記雲。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谷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太山,禪於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

【譯文:禹說:天下的名山,我走過了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零五十六里,它們分佈在各個地方。上述五種山經中記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山,因為其他的小山實在太多,數不勝記。天地間從東到西為兩萬八千里,從南到北為兩萬六千里,河流發源的山有八千里,河流流經的地方有八千里,出產銅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產鐵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這是天地用來劃分疆域、種植五穀的地方,戈和矛因此而產生,刀和鎩由此而興起,它使有能力的人富足有餘,使愚笨的人匱乏不足。古代在泰山上築壇祭天,在梁父山上闢場祭地的,共有七十二家,有關成敗利害的道理都在其中,它們可以為治理國家提供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