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筆試3月9日開考!掌握這些答題技巧,筆試穩穩過!

想要在教師資格證筆試中得高分,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基本功,還要學會答題技巧,

這會讓你在真正的考試中受益匪淺。

教師資格筆試3月9日開考!掌握這些答題技巧,筆試穩穩過!

選擇題題型分析及解題技巧

選擇題題型特點

選擇題在性質上是單項選擇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選擇概率佔1/4。給出四個選項答案,是選擇題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斷稍有失誤,就會出錯,是這類題的突出特點。

從內容上看,選擇題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識點或疑難問題。

在命題方式上,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先是表明因果關係的問題判斷,回答“是什麼”。比如,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於高效率、大面積培養學生的教學組織形式是什麼?經過分析,正確回答應是班級授課制,而非個別教學、分組教學或者設計教學。

其次,關於對一些所謂“基本問題”、“核心問題”或“根本問題”進行判別,是選擇題在命題方式上又一顯著特點。

比如: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什麼?課外活動是學生自願選擇、自願參加的活動,基本上是個別化、個性化的,所以答案就是自願性,而不是強制性、規範性和隨意性。

再如,構成教育活動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是什麼?教育活動的構成要素為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其中教育者(教師)和學習者(學生)是兩個最基本的要素。

教師資格筆試3月9日開考!掌握這些答題技巧,筆試穩穩過!

選擇題答題技巧

掌握了選擇題題型特點和命題的基本方式,還需要有相應的解題技巧。

1. 排除法:把明顯不正確的選項先排除掉,逐漸縮小範圍,集中思考,有助於正確答案的選擇。

【例】下列哪個選項符合我國古代個別教學特徵?( )。

A. 學生有固定的修業年限

B. 教師對學生講授相同內容

C. 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程度都不相同

D. 學生的年齡相同但知識程度不同

【解析】古代教學形式是個別教學,抓住這一特徵,首先排除掉B,因為講授相同內容是班級授課制的特徵。其次,排除掉A,固定的修業年限是學校制度的特點。個別教學的關鍵問題是學生的互不相同性,D雖說的是知識程度不同,但學生的年齡相同,因之也應排除。正確選項就是C。

2. 古文原意法: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不好排除,這時對選項的本義可以回憶思考,能使你擺脫困境。

【例】《學記》提出了“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觀點,下面的哪一條原則體現了這一觀點( )。

A. 鞏固性原則

B. 啟發性原則

C. 因材施教原則

D. 循序漸進原則

【解析】解答好這個試題,首先要理解“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而不能去蒙答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教師要積極引導,但不要硬牽著學生走;教師要積極督促,但不要強制和壓抑;教師要為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提供鑰匙,但不要把知識通達不遺地全部塞給學生。這符合啟發性原則,故答案為B。

3. 聯想推理法:選擇題的選項如果是年代,就要通過聯想推理法解決,那個時代發生了什麼著名事件,有什麼傑出人物和思想,然後才能有把握地進行選擇。還是以上題的例題為例。如果考生考試時確實不能翻譯出該句話的意思,也可以採取聯想推理法。“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中三個“弗”(即不要),可以推理:要怎麼做不能怎麼做。而我們肯定知道“牽”是牽著鼻子的意思,“抑”是抑制的意思,綜合推理就知道啟發。故答案選B。對有些選擇題實在回答不出,可以進行猜測,這也是一種應試能力。

教師資格筆試3月9日開考!掌握這些答題技巧,筆試穩穩過!

簡答題題型分析及解題技巧

簡答題題型特點

在試卷中,簡答題在總成績中所佔分不低。考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你對簡答題的回答情況。簡答題涉及的都是較大的問題,讓你闡述一種觀點,或者對某種理論作出解釋,也可能是提供證明,有一定的系統性。

回答要層次清楚、言簡意賅,論點或根據不可遺漏。簡答,這既是簡答題內容上的要求,也是這類題的題型特點。

簡答題解題技巧

1. 對已有的科學事實和觀點做出肯定,闡明其具體表現,這是簡答題中比較好對付的一類問題。在回答中,只要說明“是怎樣”,就可以了。

【例】教學為主的標誌是什麼?

當然就這麼回答:“在時間上,大部分用於教學;在內容上,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在組織形式上,以課堂教學為主”。

2. 比較難的一種問題,突出實踐過程,強調具體方法,回答“應當怎樣”。對這類問題,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則,回答就可能出現錯誤。

【例】如何使學生掌握科學概念?要這樣答才嚴密。

①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②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和經驗;

③注意“變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④要將詞與感性材料相結合;

⑤正確下定義;

⑥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概念。

3. 最多的一類問題,要求闡明原因,回答“為什麼”。對這類問題,關鍵把道理講清楚,看你的論據是否全面。

【例】教育為什麼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就是這種性質的問題,表現出較強的理論性(答案略)。

4. 還有一種特殊問題,對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觀點,要求界定,加以區別。回答這類問題,語言必須簡潔,直接點出差異所在,就達到了題目要求。有時,最好的辦法和策略,就是敘述概念,自然把差異說了出來,不必再寫什麼。

【例】再認和回憶有什麼不同?

這時敘述概念:“再認也叫認知,是對過去感知過的對象再接觸時,有熟悉懣,知道它是知覺過的對象”;“回憶也叫再現,是指過去經歷過的對象不在主體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頭腦中重現出來的過程”。這樣兩個概念相對照,就是一種差異顯示。

5.在簡答題中,最簡單的是一些記憶性問題,不要求你解釋,只要求你整體把握。一個問題,回答的要點多,是這類問題的特點。

【例】我國普通學校應當遵循哪些主要教學原則?答案要全面,得寫出全部八個原則。

①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②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③ 直觀性原則;

④ 啟發性原則;

⑤ 循序漸進原則;

⑥ 量力性原則;

⑦ 鞏固性原則;

⑧ 因材施教原則。

對於這樣要點很多的簡答題只要寫出要點即可,不必解釋每個要點,否則會影響整個應試速度。

材料分析答題思路

(一)先審題

1. 回答什麼——分析(是什麼)、評述(為什麼)、建議(怎麼辦);

2. 有幾問;

3. 運用什麼知識——職業理念/職業道德;德育、教學、教育學、心理學;

(二)分析材料(關鍵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根據材料篩選知識點)

(三)組織答案

總:總體評價(亮明立場)

分:原理+分析材料(知識點)

總:總結(體現結構完整)

【例】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有趣的試驗: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停放在兩個不同的街區,一輛完好地停放在一箇中產階級集聚的街區,另一輛則摘掉車牌、打開頂棚,停放在相對雜亂的街區。結果發現停放在中產階級集聚街區的那一輛過了一個星期還完好無損,而打開頂棚的那一輛,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於是,該研究者把完好無損的那輛汽車敲碎一塊玻璃。結果發現,剛過了幾個小時,這輛汽車就不見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該試驗為基礎,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論”。

(1)基於上述材料,請從教育學、心理學視角談談你對“破窗理論”的理解。(8分)

(2)試述“破窗理論”對班級管理的啟示。(12分)

【參考答案】整體兩個問採取了總-分-總格式

(1)【總】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破窗理論”體現了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對人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分】教育中,學生們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破窗理論”體現了群體心理中的從眾心理,人都存在一種潛意識的模仿。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很容易相互影響,致使一些消極因素,在學生群體中形成惡性的“傳染”。

(2)“破窗理論”對班級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啟示。

首先,班主任要從班級文化建設入手,塑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陶冶學生性情,淨化學生心靈,培養學生美德。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用規範約束學生的行為,及時制止學生出現的個別不良行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不良行為出現而沒有被制止,就像汽車被打破車窗,會暗示和誘導更多的人做出進一步的破壞。

【總】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警惕並及時修補“破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