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現場“開考”,

向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

拋出一個個尖銳問題,

阜陽這個“專題詢問會”

會場“辣味”瀰漫。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專題詢問會現場

1

詢問人王春蕾:請問,我市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面臨哪些問題?做了哪些工作?

黃珍副市長回答:感謝大家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市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以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為抓手,解決下一步適齡兒童上好學的問題。各地政府在市政府督查指導下,負重加壓,克服困難,通過成立教育投資公司,用融資辦法解決校舍面積、操場等硬件投入問題,提前三年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驗收。

1、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保障教育在規劃上、用地指標上、投入、教師待遇,人才引進方面優先。從2014年以來,教育投入達到312億元。保障了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基本要求。

2、進一步夯實教育發展的基礎,過去十餘年來我市教育事業曾一度發展緩慢,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興建學校,大班額現象明顯,從201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提出了阜陽城區三年計劃,優質學位7萬多個,投資231億元,盤活了一批老學校,增加了一批小區配套,解決了硬件不足問題。

3、強化教師隊伍建設,2014年以來全市補充17000多人,通過省考、縣管、校聘等方式補充師資力量,通過國培、省培、市培等多項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各地還通過安排教師到大城市名校進行跟班培訓等創新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4、著力提升辦學條件,過去欠賬較多,許多農村學校基本沒有計算機、圖書、實驗室等設施。在辦學水平上,結合標準化,目前所有縣市區小學寬帶接入率100%,新增計算機11萬臺,圖書660.2萬冊,實驗室1500多間。

5、大力促進教育公平,通過政策扶持、以強帶弱、定點幫扶等一系列措施,讓優質資源加大,加大教師、校長的流動力度。2014年以來,共流動教師2.37萬人,讓名校教師向薄弱地去、向農村去,加大教師流動力度,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發展。

進城務工子女問題,2014年以來,堅持以政府接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子女上學問題達到了90%以上,教育扶貧,按照要求全市共有近十萬人接受義務教育救助,救助資金達4400萬元,做到了應助盡助,一人不漏。

留守兒童方面,從2014年以來,新增加活動之家近3000所,加上原有的,保障了全市每所中小學留守兒童之家全覆蓋。

6、加強教育督導,除了每年一次黨政幹部教育目標考核,市教育督導委還成立了專家組,對八個縣市區進行巡迴,不斷地巡查把脈,提出整改意見,反覆進行整改督查,到阜南、臨泉、潁上等薄弱地區進行重點督查整改,確保每所學校達到義務教育均衡驗收水平。

雖然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跟城區老百姓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尤其是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轉變,還存在差距,尤其是隨著城鎮化進程步伐加快、二孩政策放開等現狀,目前存在的問題:教育硬件、軟件建設仍需加強,城鄉佈局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大班額現象存在,鄉村教師薄弱,內涵建設還不足,宣傳力度還不夠等問題。計劃從2022年到2023年,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工作。

下一步,要以本次詢問為契機,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著力解決阜陽老百姓上好學問題,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優質化、均衡化問題。以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為主線貫穿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建設始終,在土地、投入、規劃佈局、教師補充培養上努力。

進一步優化學校佈局,跟新型城鎮化建設相協調和發展。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盤活。

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風師德建設,通過對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教學行為抓住不放等形式,市本級做好督學。創新方法、加強監管、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黃珍副市長


2

詢問人高巖:請問市教育局,對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抓好素質教育,採取了哪些措施?

教育局回答:在辦學體制上,不能以分數低定學校,升學率高的學校不一定是好學校,要用科學的方法,以孩子為本,以學生為本,以育人為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為“徳”育人。

創辦智慧教育課堂,通過音體美老師在線課堂傳遞到各學校的傳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培養。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教育局

3

詢問人郭琳:《義務教育法》第六章對經費保障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當前,隨著全面“改薄”工程力度加大,城區學校改擴建,教師待遇保障等對教育經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請問市財政局,我市在進一步加大教育經費保障力度、全面落實國家教育投入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措施?


市財政局回答:

市財政對教育的支出主要體現在“二個確保”,一是確保一般公共預算對教育支出只增不減;二確保在校學生生均經費一般性支出只增不減。

1.全市公共財政教育支出: 2017年,全市公共財政教育支出96.87億元,比上年增長49%,比2014年增長42. 27%。

2.小學生均教育事業費: 2014年-2017年,從4608.81萬元到6, 135.94萬元,增長33.14%;初中生均教育事業費從7853. 99萬元到10,006.06萬元,增長27. 40%。

3.小學生均公用經費: 2014 年-2017年,從2000.18萬元到2.389.49萬元,增長19.46%;初中生均教育事業費從3293.94萬元到3.985.78萬元,增長21. 0%。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財政局

4

詢問人劉鳳君:請問市財政局和市教育局,在提高教師地位待遇,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方面,我市有哪些具體舉措?

教育局回答:

教師待遇問題是近兩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問題,市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首先對教師進行政治上關心,加強頂層設計,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榮譽制度、津補貼制度,和財政局共商確保教師工資不低於同級公務員工資水平保底制度,僅2015年和2016年兩年,給教師發放一次性補貼30億元。

其次對老師業務上加強關心,通過加強教師教育培訓,通過和上海教育部門對接,和國內知名教育專家進行結對,提升老師業務水平。

此外,加強師德師風提升工程,通過整頓提升、糾缺糾錯、樹立典型等方式,進一步瞭解、關愛教師,通過教育系統整合資源,進一步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財政局回答:

首先是保證教師收入水平,嚴格按照教育法相關規定,確保教師工資不低於同級公務員水平,落實好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最新相關政策,確保教師平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水平;其次,在臨時性工作安排上,配合教育局,確保按照上級要求,把一些待遇政策落實到位。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教育局

5

詢問人萬筱萍:

請問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意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方面,我市有哪些具體舉措?

教育局、人社局回答:

宏觀上,國家有的政策,都會及時與時俱進進行傳達最大化保障教師權益。對超出比例嚴重的學校單位可採取“退二聘一”“退三聘二”,對評聘分開時高級技術資格5年未聘或中級資格10年未聘,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可優先聘用再逐步優化。

對畢業生鄉鎮學校工作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高校,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資格而且相應崗位空缺,可優先聘用再逐步優化。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人社局

6

詢問人張志鋒: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為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提供了依據。政府報告中也提到,全市摸排校外培訓機構704所,470所培訓機構已完成整改。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後,我市制定校外培訓機構設置具體標準這項工作進展情況,在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等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有哪些具體舉措,以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

市教育局回答:

今年5月以來,我市紮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經過摸查,全市共有校外培訓機構704家,截至上月底,已經整改470家。其中,有55家校外培訓機構因存在安全隱患、位於居民住宅等被直接取締。

近日,省住建廳、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人社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出臺了《安徽省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名稱、培訓場地等作出明確規定。我市參照標準,將加大治理的力度,確保年底前順利完成專項治理任務;各縣市區教育部門也將參照《標準》(試行),對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予以審批,同時,將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建立校外培訓機構“紅黑榜”等 ,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市場,切實減輕中小學課外負擔。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工作,通過各關部門團結協作,目前這項工作水平位於全省前列。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教育局

7

詢問人陳亞麗:

請問市規劃局,你局是如何規劃中小學校建設的,特別是老城區的建設?二、對於規劃建設的中小學校,市教育局做了哪些工作,以確保規劃落實?

規劃局回答:

首先現在我市對於教育設施均衡佈局已經納入規劃,2016年編制了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把教育、醫療、規劃、文化、體育、養老、社區綜合體六大工程整合在一起,在市域層面確保了中學(包括高中)的用地;

其次,實施單元規劃,把全市200平方公里的用地分為90多個單元,其中以居住為主單元有56個,每個單元按3—5萬人核算,每個單元中確保1箇中學,2個小學,小區詳細規劃上把幼兒園規劃納入其中,進行明確,單元規劃的小學、中學用地如需要變化,只在單元內調整,確保服務半徑不變,位置不變化;

再次,提高教育用地、建設標準,以前按照老的居住區規劃標準核算,標準較低。現在安徽省教育廳考慮到二孩政策放開後,對教育資源需求的增加,出臺了新的標準,提高了標準,按照最新要求,中學人均用地由原先的20平方擴大到25平方,小學由人均14平方擴大到22平方,幼兒園由人均9平方擴大到15平方;

另外,規劃管控在核實階段,市規劃局還通過出臺專門的核實辦法,加大財力投入、加強調度等方式,保證項目落地。此外對非義務教育階段的用地規劃方面,也進一步加強規劃引導,如城南新區引進北大、北外等優質教育資源等,為市民創造更多選擇高端教育的機會。

教育局回答:

在義務教育階段,從2015年底,高度重視城區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布點規劃,在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和規劃局建立了協同合作關係,在頂層設計中,在城市規劃和公共事業建設中把教育放在首位,實行網格化管理。因教育分層管理,從學前到初中,屬於省級統籌,以縣為主,市教育局主要統籌三區基礎教育布點工作,我們會積極協助規劃局,提出合理化建議,比如城南寶龍城市廣場附近缺少小學需要及時規劃建設等等,積極敦促規劃部門以及屬地政府跟進。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規劃局

8

詢問人馬宏亮:

調研中發現,有的學校門口擺攤設點的多,有的學校周邊有網吧,不少城區學校眾多小車、電瓶車接送孩子,造成校門口路段的擁堵,個別學校停車位緊挨校門口(如清河小學)。這些都對正常的教學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有可能引發交通安全事故,也與我市爭創全國文明衛生城市的定位背道而馳。

請問市城管執法局、市文廣新體局和市公安局,你們是如何發揮職能作用的?採取哪些措施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城管執法局、文廣新體局、公安局回答:

推薦一鍵式報警,同時學校自身安裝視頻監控,把視頻監控與市級併網監控,通過視頻監控第一時間發現學校動向。

要求各警種主動與學校聯繫,確切保障學校學生人身安全。

學生上下學高峰期,定點定時進行巡邏,校園100米之內要設立護學崗,防止惡性案件的發生,同時加大對校園安全進行全面宣傳,對學生安全知識的宣傳,從源頭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阜陽舉行“專題詢問會”!現場“開考”,問題直擊“義務教育”

——市文廣新(體)局

接下去,

應考部門能否完成承諾

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拭目以待,

本報 也將持續跟蹤監督!

記者丨夏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