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阅读而喜欢,由于喜欢而阅读

什么是经典作品?卡尔维诺在他的著作《为什么读经典》中做出了十四条解释:“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等等。卡尔维诺的解释是令我信服的,因为,卡尔维诺是写出了经典作品的经典作家,卡尔维诺是读经典作品且修炼成经典作家的。而我心目中的经典作品除了卡尔维诺所解释的那十四条以外,必备的品质和条件是:经典作品是很养人的,它不仅滋养着读者的血肉、神经、脏腑,也滋养着读者的筋骨。经典作品是经历了千百万读者的检验和时间的淘汰的。对一个作家来说,最残酷的莫过于读者和时间的考验。那些在现世很红火的作家,往往一经时间的淘洗,便瘦骨嶙峋,苍白而无血色。时间是最公允的评判者。

三十多年来,我在读经典中写作,在写作中读经典。我喜欢契诃夫,他会使我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会使我欲罢不能,跌落在他的思想里不能自拔;我喜欢卡夫卡,他的忧郁是我的忧郁的一部分,读他,我能看到自己;我喜欢博尔赫斯,因为他制造的“迷宫”使我无法走出去,半夜里还要拿起他的书;我喜欢福克纳,他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地走在“原创”之路上,使我每天都在渴望中;我喜欢海明威的真诚、坦白、直率,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惊人的智慧和“硬汉子精神”;我喜欢川端康成,他的伤感像一泓清水,我只能把这泓清水当作镜子,而不敢将手伸进其中。我喜欢菲茨杰拉德,他的情感始终饱满如初,始终在追求的路上,始终不把自己包藏起来,而是袒露无遗;我喜欢马尔克斯,即使孤独到绝望的人,也能在他那里得到爱的滋养。我喜欢加缪、鲁尔福、卡尔维诺、奥康纳、莱辛、波特、帕斯捷尔纳克、纳博科夫……

由于阅读而喜欢,由于喜欢而阅读。

由于阅读而喜欢,由于喜欢而阅读


面对这些经典作家,我常常感到畏怯。我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文学是有标杆的,标杆就是经典。如果我们在路边见到一棵十米高的树就惊呼:巨树!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巨树的标杆。或者,没有见过真正的巨树。因此,对当下文坛的乱象,我已见怪不怪。究竟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经典,我心中如纯净的蓝天一样明亮。在我的心目中,好的作品必须放射出审美的光芒,必须对人性、人生、时代有充分的认知,必须是智慧的结晶。

三十多年来,我阅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围绕自身经历与感悟,写了一些读书笔记。现将其中一部分整理出版,是对自己“阅历”的记录,也是为了和朋友们共勉。

冯积岐

2018年10月20日于西安


由于阅读而喜欢,由于喜欢而阅读


《品味经典》是作家冯积岐的一部的随笔集,作者对世界经典作家的名篇,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了解读,对每部作品的认知能力、美学特点、文体形式进行了解剖分析,有作家对文学经典的独到理解。这也是一部读书指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指导读者如何阅读经典。


冯积岐,1953年生于陕西省岐山县农村,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曾任省作协副主席、创作组组长。在《人民文学》《当代》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二百五十多部(篇),出版长篇小说《沉默的季节》《逃离》《村子》《遍地温柔》等十二部,作品多次获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