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薛保勤序:真诚和爱酿就的暖

本文作者薛保勤,著名作家、诗人,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风起长安》薛保勤序:真诚和爱酿就的暖

这本书是周媛散文随笔的结集,是她多年来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所悟的记录,淡淡的墨香洋溢着暖暖的亲情、友情、乡情,可以从中体味到一种浓浓的爱。这种爱是一个有着文学情怀的新闻工作者,对事业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家国的爱、对生命的爱。

周媛有近三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多年来,她深入生活、聚焦社会,研究人生、体悟生命,用手中的笔捕捉生活的光、生命的芒,弘扬生活之善、传播生命之美。其作品多次获得不同层次的新闻奖和文学奖,这些奖项可以看作社会对她的能力、品格和价值理念的认可和赞同。

有人曾勾画过记者的“专业走向”,认为好记者最终应该去当作家。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既是记者还是作家,两种角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存在决定意识”,其实,不论记者还是作家,都需要走进生活、提炼生活、关照生活,都需要用文化这个坐标系去审视自己、审视人生、审视社会,用作品去展示、评判生活、人生、生命的是非曲直。记者这一职业为好记者成为好作家奠定了基础。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生活已经赋予了周媛记者的敏锐和作家的情怀。在记者这条路上,周媛走得周正、勤勉、坚实;在文学这条路上,周媛走得真诚、执着、踏实。这本书就是周媛用记者特有的眼力、脚力、笔力和作家的穿透力,研究生活、探索生活、反映生活的重要成果。

这本书中的每个人、每件事、每幅景,都充盈着生活的气息、生活的味道。作者笔下的陈忠实,“一个人能让别人时时记着他的好,不是一天的事,而是无数次的真诚换来的”;笔下的咸阳原,“民谣往往代表着民心”,从上下两千年、多个角度解读大秦之都和秦人风骨,既厚重又有趣;笔下的四府街,是那样充满人文气息,展露市井生活,流淌着爱的细流;笔下的秦岭峪口,博大浩瀚,深邃挺拔,气象万千;笔下的汉宣帝,纵横捭阖间,展露了作为中兴之君、经营丝绸之路第一人的雄才伟略;笔下的广仁寺,更如一枝汉地雪莲,你能感觉到她的雍容华贵……从古至今,家事国事,娓娓道来,这些是何等的器宇轩昂、何等的情深义重、何等的威风八面!

作为老西安,周媛既写长安的风物人情,也从长安出发,写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更广阔的天地。她从记者和作家的双重视角观察世界、解读生活,显示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广阔的人生视角,以及从容真切的文笔。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读完这本书眼前一亮,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有获得感”,而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获得感。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有这样的力度和温度。曾几何时,浮躁之风盛行,文学艺术界尤甚,看得人揪心。扎根人民成了口号,深入基层成了标签,采风成了居高临下的旅游,低俗媚俗作品大行其道,无心担当、不负责任。作品的“格”,如同其作者的人格一样,被踩在脚下。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正在归位。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温暖、正义、向上的亮色,正在成为新时期文学的底色。周媛和更多的作家们正认真地、默默地、不停息地为此努力着!希望周媛的真情切实温暖到你!

2018年9月25日于西安

《风起长安》以一个记者和作家的双重视角观察世界,解读生活,叙述世事人情,关照历史现实。分“那人”“那事”“那景”三辑,包括历史、地理、山水、人文、艺术、亲情等内容,并配有数十幅原创国画插图。书中所写多是长安、秦地的人事景物,从长安出发,又将视角延伸到西部更广阔的天地,显示出丰富的阅历和从容真切的文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