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古代美術極為發達,地上地下給後代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陝北,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兩個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屬黃土高原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陝北文化集黃土文化、黃河文化、黃帝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遊牧文化、紅色文化等為一體,地上地下給後代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陝北古代美術極為發達,如著名的神木石峁遺址、大保當彩繪畫像石、綏德漢畫像石等。而石獅子雕刻、民間剪紙、壁畫、建築彩繪、界畫等藝術在陝北久盛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筆者從小生長在陝北農村,是地地道道的陝北土著人,對陝北的人文精神有相對深入的瞭解。陝北村落彩繪壁畫遺留甚多,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有著強大的磁力吸引筆者去專門研究。在陝北村落彩繪的藝術考察中,本書聚焦於陝北村落的寺院、宮觀、廟宇等宗教場所的壁畫,主要以陝西省榆林市和延安市兩地級市為主要線索進行梳理;又縮小研究範圍,以鴻門寺響鈴塔壁畫、大寺窪石窟壁畫、付園則村舊廟壁畫、石井村龍王廟壁畫等個案的考察與與研究為重點,以點代面、以小觀大,進而擴展至整個陝北村落壁畫的考察,結合文化史來討論陝北村落彩繪壁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陝北古代美術極為發達,地上地下給後代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筆者在陝北長期考察中提取了延安和榆林兩個地區213處村落彩繪壁畫,其中榆林131處,延安82處,這個數據屬於筆者個人的不完全統計,只供參考。陝北村落現存最早的壁畫可追溯至宋代,因此,壁畫繪製年代從兩宋、元、明、清、民國到現在。本書按照歷史順序對此分別考察,通過查找歷史史料、縣誌、學術專著、雜誌、學術論文等,為整體研究釐清歷史脈絡。

以往的專家關於壁畫的研究集中在皇家主持完成的大型寺廟壁畫,而村落彩繪壁畫研究是一塊空白,是一片盲區,以前從未有關於陝北村落壁畫研究的著述面世,本書目的即是對陝北村落彩繪壁畫藝術進行整體梳理。在實地考察過程中,筆者每發現一處村落彩繪壁畫都要考察周圍環境,繪製速寫,訪問村子裡負責人,尋找有記載的碑文和題記,在詳盡搞清楚壁畫的年代、繪製的內容情況之下再深入研究。但是村落彩繪壁畫多為民間遺留,無碑文記載,更無書面文獻的記錄在案,給考察與研究帶來了難度,筆者斗膽推測,與專家學者商榷,並邀請專家到現場考察鑑定,給筆者在研究上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陝北村落彩繪考察與研究是一項浩瀚的難度極大學術研究工程,筆者斗膽前行,遇到了很多阻撓和挫折,仍在學林中堅持行走。學術研究,特別是壁畫研究是一艱苦的工作,需要長久的毅力來支撐,是一場馬拉松。但每發現一處壁畫遺存筆者都高興至極,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考察不止,研究不息,筆者將繼承前賢,努力開掘未知,突破自我,爭取為學術研究填補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