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邏輯是一件10個人聽到9個人會頭大的事情,大部分人覺得它高深莫測,殊不知,邏輯遍佈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說一句話,下班回家走哪條路;大到國際談判,民族認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它列為7門基礎學科中的第二門,僅次於數學,《大英百科全書》把它列為五門基礎學科之一。

然而,儘管邏輯思維如此重要,與我們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卻因其給人的高深印象而很少被重視。

接下來跟大家介紹的這部紀錄片——BBC《邏輯的樂趣》(The Joy of Logic 卻讓小典頭一次明白了邏輯到底是什麼,邏輯的樂趣在哪裡,並且終於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方式——看紀錄片——給孩子講清楚了。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此外,關於中國社會中“邏輯訓練缺乏”帶來的問題,我們也將和大家分享學者宋懷常的一篇文章,結合看紀錄片,家長們也許能借此和孩子展開一些有深度的討論。

我們的行為方式,我們做出的選擇,甚至是哪條路離家最近,這些事的背後都蘊含著邏輯學的原理。

BBC的紀錄片《邏輯的樂趣》(The Joy of Logic)用生活中的例子,把邏輯的概念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邏輯是什麼?這部紀錄片沒有用枯燥的術語去講解,相反,它講了一個故事。

三個邏輯學家走進一個酒館,侍者問: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三個邏輯學家是這樣回答的:

第一個邏輯學家一臉懵,咕噥道:“我不知道。”

第二個邏輯學家也說:“我不知道。”

第三個邏輯學家卻笑著回答:“我們三個人都要喝酒。”

為什麼第三個人會做出這樣的回答?我們的主持人,計算機科學家Dave Cliff教授做出瞭解讀:

侍者問的是“你們仨都需要啤酒嗎(Would you three like a beer)?”,關鍵詞在於“you three”(三個人都)。

若是第一個和第二個人不想喝酒,輪到他的時候,只需要說“我不想喝酒”就可以了。然而,前兩個人都沒有給出否定性的回答,只回答了“我不知道(I don't know)”。這就意味著前面兩個人都想喝酒,但由於是三個人依次回答侍者的問題,而且他們不知道後面的人是否想喝,於是就只能回答“我不知道”了。

而這個回答有兩層寓意:

第一,輪到我回答了,我想喝酒。所以,我不能說“我不想喝酒”;

第二,我不知道後面的人是否想喝酒。所以,我不能說“我們三個人都(all three)想喝酒”。

輪到第三個人的時候,他明白了前面兩人的意思,而他也正好想要喝酒,便做出了肯定的回覆。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就這樣,紀錄片告訴了我們邏輯的概念:

邏輯不是知識,邏輯不生產知識,它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套嚴謹的規則,用來組織和運用知識。

紀錄片將深奧的概念融進了生動的故事中,這樣的講解易於孩子理解,也讓小朋友能夠迅速破冰,喜歡上這門新的知識。

雖然是給孩子看的,這部紀錄片對邏輯學的討論卻並沒有浮於表面。實際上它對這門學科的討論相當深入:三段論(Syllogism)、布爾運算(Boolean operation)、悖論(Antinomy)、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不完全性(Incompleteness)……這些至為重要的邏輯概念,在短短的紀錄片中都得到了講解

以三段論為例:

大前提:人終有一死(All men are mortal)。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一個人(Socrates is a man)。

結論:蘇格拉底終有一死(Therefore, Socrates is mortal)。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為了講解現代計算機科學的核心概念“布爾運算”,主持人Dave Cliff教授讓孩子們集體“變成一臺計算機”,並完成了3+2的運算……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全片對邏輯學中知識點的講解是由一個又一個遊戲構成的,爸爸媽媽們可以在觀看的過程中把這些遊戲的玩法記錄下來,在親子游戲中進行孩子的邏輯學啟蒙,有愛又溫馨。

此外,全片沿著歷史的脈絡,對邏輯學發展進行了梳理。

從亞里士多德到《愛麗絲漫遊仙境》的作者查爾斯·道奇森(Charles Dodgson),再到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先驅,《邏輯的數學分析》的作者喬治·布爾(George Boole);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從德國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弗雷格(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和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再到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Alan Turing);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全片關於邏輯學發展史的論述系統、簡明又不失趣味。在講到三段論時,知道自己“終有一死”的蘇格拉底發出了富有幽默感的哀嘆。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尤為可貴的是,主持人Dave Cliff教授是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在他和眾多專家學者的帶領下,小觀眾們會愛上這門學科,也會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邏輯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紀錄片介紹到這裡,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篇簡略版的相關書摘:中國人思維的五大邏輯缺陷!(書摘來自於《中國人的思維危機-中國教育扼殺了中國人的思維能力》。)

中國人思維的五大邏輯缺陷!

文|宋懷常

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它列為7門基礎學科中的第二門,僅次於數學,《大英百科全書》把它列為五門基礎學科之一,可見邏輯學的重要性。

遺憾的是,邏輯學在中國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事實上,邏輯學應該從高中開始正式學,而邏輯思維則應該從小就開始訓練。

對邏輯學教學的忽視造成很多中國人缺乏基本的邏輯常識,人們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維習慣來思考,邏輯謬誤無處不在。

在這裡談一些我觀察到的中國人常見的邏輯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Concept)是思維的基本單位。中國人不善於,或者說是不屑於去辨析概念,中國人對於概念的定義一向是模糊的。

當人們討論某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對於所討論問題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對於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麼後面的問題就沒法討論了,討論下去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談的是不同的東西。

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幾個人討論馬。

第一個人說,我見過一匹10000斤重的馬。

第二個人說,我見過一匹10釐米長的馬。

第三個人說,你們開玩笑吧,哪裡有重達萬斤的馬?更不會有10釐米長的馬!

第一個人回答道:“我說的是河馬!”

第二個人回答道:“我說的是海馬。”

正是因為他們對“馬”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觀點,這樣的討論又有什麼意義呢?

再如,我們討論美女的時候,一個人說這個女孩好漂亮,另一個人說長相一般,又有一個人說根本就是個恐龍嘛!之所以產生這種差別,因為在他們心中,美女的標準是不同的。按照不同的標準來討論,這種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國際超模呂燕的相貌,東西方看法截然不同

所以,我們在生活學習中的一些爭論,往往各說各理,誰都不服氣。既然大家討論的是不同的概念,根本不是一個話題,怎麼會有結果呢?

經濟學家陳志武在《中國人為什麼勤勞而不富有》一書中講過這樣一件事,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提出的很多條款都是籠統和模糊的,比如:

美國應該為中國培養更多的管理人才。

這句話作為合同協議條款怎麼理解呢?什麼叫“應該”?什麼叫“更多”?什麼叫“管理人才”?怎麼樣算“培養”?

每一項都是模糊的,是無法明確的,雙方都難以執行,美國完全可以不認賬,“應該”做的事情,不做也可以呀。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國家可以用“經驗不足”來作為藉口,但其實是思維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嚴謹的法治思維,概念模糊。

而這些參加談判的都是中國的精英、專家,連這些人的思維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別說其他人了。反觀美國提出的條款,則要明確、嚴密得多。

二、不懂集合概念

中國人的集體觀念比較強,這就產生一個普遍現象:對於中國人來說,往往是批評個人就等於批評集體;批判集體就等於批評集體裡的每一個人。

這就是“集合概念”錯誤。

實際上,我們說某個群體具有一個特點的時候,不代表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具有這個特點。

比如說,我們說南方人善於做生意,這裡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不代表每個南方人都善於做生意。

再如說山東人長得比較高大,這裡的“山東人”也是集合概念,並不能證明每個山東人都長得高大。

同樣,我在這裡談到中國人的思維缺陷,這裡的“中國人”同樣是集合概念,不代表每個中國人都是如此。

黎鳴先生寫過《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愚蠢?》等文章,很多中國人很不滿,說按照黎鳴的觀點,黎鳴也很愚蠢,因為他也是中國人。這種結論,反映的也是此類邏輯謬誤。

三、類比推理,生拉硬扯

我們常說的一些諺語,比如“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等等,都是用的類比推理,這些話真的很有道理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在生活中使用類比時,經常會忘記了類比推理的或然性,經常把類比的結論當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亂比一氣。

比如談到取消戶口管制、自由遷徙問題,有人就說,那全世界為什麼不能自由遷徙?美國應該打開國門,讓外國人自由遷入。這種說法混淆了國際關係與國內關係的不同。

再比如,對於移民到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中國人,或者經常批評中國現狀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諺語來教育他們要愛國:“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但這種思維是有問題的,這個推理是站不住腳的,孩子和狗是兩回事情,國民和狗之間的差別則更大。狗不嫌家貧和母子關係、國家與人民的關係沒有什麼可比性,硬把他們歸在一類,其實是生拉硬扯。

再者,醜和貧都是沒有道德內涵的詞語,如果是一個虐待兒童的惡母呢,還能要求孩子愛她嗎?如果養狗的是一個殘忍無情的屠夫呢,狗難道不能嫌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流傳久遠的成語、諺語都是用類比的方式。如“無風不起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等等,這些說法同樣是有問題的,是不能把它們當成真理的。

無風也會起浪,印度洋海嘯的浪大吧,不是風引起的;蒼蠅也會叮無縫的蛋,只需給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許多人正是通過造謠生事來詆譭別人的。

過多的類比說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不善於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進行論證,離開了明顯的形象,他們便不會思考;不用類比,他們便不知道如何去說明一個道理。

四、非黑即白,二元思維

郎鹹平一次在某大學演講中說,我們的企業不要追求做大做強,一個大學高材生就問他:“難道要做小做弱嗎?”

這是推論錯誤,不要追求做大做強並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維、好壞人思維、非黑即白思維。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這種思維只看到了事物相反的兩面或兩端,忽視了其他方面或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間情況,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間情況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二元思維是中國人常見的思維,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思維,是小孩就會的“好壞人思維”,很多中國人上了這麼多年的學,思維還處在小學生水平。

在對待歷史問題上,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比較明顯,很多中國人把歷史人物分成明顯的好與壞兩類,將好的神聖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諸葛亮等,似乎他們是沒有缺點的完人;將壞的妖魔化,如一些奸臣、暴君等,似乎他們一無是處。

這種思維是片面的,沒有認清人性的複雜性與多面性。對待現代人同樣如此,中國人很容易將某一地區、某一階層或是某一職業的人妖魔化。

在二元思維下,政治思想界的左與右,也往往走向極端,我們的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教訓。

五、亂立靶子,錯誤推理

我們在與人的討論中有時會發現這種現象:你說的話明明不是這個意思,但某人卻認為你就是這個意思,然後他根據這個錯誤的理解對你進行批駁。

顯然,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攻擊的其實是一個與你無關的觀點。

對於這種行為,有人給了一個形象的比方:他自己樹立了一個靶子,卻說是別人的靶子,然後對著這個靶子進行猛烈的攻擊。

邏輯重要卻沒人教,BBC這部紀錄片一小時就能幫孩子完成邏輯啟蒙

按照一些人的邏輯,一箇中國人,你誇日本好,那你就是漢奸;你誇美國好,你就是“鸚鵡”;你說中國不好,那你就是賣國賊。

毫無疑問,這些論斷是有問題的,是沒有道理的,誇不誇中國,誇不誇日美,和是不是漢奸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這樣的前提不能推出這樣的結論。

現在經常有人談中國與美國的差距,談美國的優勢,這時就有人反駁:“美國不是天堂。”

這個反駁是沒有道理的。一個人誇獎美國,並不能證明這個人認為美國完美,這個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沒有必然性。

有本很流行的書,叫《中國不高興》,其中有一個觀點:

“這次金融危機體現了美國社會從上到下的全面腐朽。”

這個推論同樣是過於簡單化,由一次金融危機並不能得出這個國家全面腐朽的結論。該書把金融危機的緣由歸結於美國老百姓“不幹活想住大房子”, 簡直就是小學生的思維,簡單得可笑。如果不幹活就能住大房子,誰會不願意呢?絕不是隻有美國人會這樣想。


典範英語,長期致力於推動並引領我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的發展,強調回歸英語教育的本質,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英語能力和素養,為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期望能與您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