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翻身做地主,兼併良田數千畝,兒子個個有才,老三做了宰相!

在古代,商人一直是一個被人冷落的群體,從“商人重利輕別離”可以看出來人們對商人沒好感,從“士農工商”中商排行最末可以看出來商人地位低下,政府往往通過壟斷山河土地、頒佈各種限制法令,讓商人無利可圖,這種抑制商人的行為在周朝就開始了。

為何國家要如此限制商人呢?

這是因為在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各諸侯貴族的根基便是底層的農耕百姓,他們構成了一個諸侯國的底層力量,而商人醉心於財貨,時刻想著累積財富,他們不肯安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日在邊界奔走,朝著富裕的地方聚攏,這樣會導致貴族根基的崩潰,為了維護統治者階級的穩固,這才採取了抑制商人的舉動。

平民翻身做地主,兼併良田數千畝,兒子個個有才,老三做了宰相!

可是在東周末年的戰國時代,卻有一個叫做蘇亢的商人,他靠著經商兼併了數千畝良田,成為了一個大地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蘇亢的祖上一直定居在洛陽,沒想到周朝內亂,於是平王東遷,決定以洛陽為首都,平王在洛陽清點人數,將一些閒雜人等清出洛陽,比如商人、農民等,蘇氏一族全為商人,他們在洛陽已經居住了三百多年,於是蘇氏族長冒死求見周平王,說明了蘇氏已在此居住三百年,希望成為周朝“國人”。

平民翻身做地主,兼併良田數千畝,兒子個個有才,老三做了宰相!

周平王剛剛經歷了動盪,為了安定洛陽的局勢,於是規定在洛陽定居百年以上的“商人”可以成為國人,就這樣一直到了戰國時期,蘇氏家族依舊是不溫不火,一直是一個底層的平民商人,一直到了蘇亢做為族長,這一情況有了改變。

蘇亢此人從小就機靈聰敏,他希望光大蘇氏家族,於是廣交天下豪傑,他靠著經商周遊四國,深深的察覺到了外面局勢的變化,而洛陽卻風平浪靜的不像樣,於天下形式格格不入,於是他便想做出一些改變來,第一步他首先花重金購買了一座落寞貴族的私人宅地,發現周天子沒工夫過問後,他的膽子變大了一些,於是便四處找尋無人問津的荒地。

平民翻身做地主,兼併良田數千畝,兒子個個有才,老三做了宰相!

經年累月下來,他手中囤積的田地多達兩千多畝,蘇亢在農耕季節時,便花錢請平民隸農替自己耕種,豐收後便租人將糧食賣給他國,而周天子自身難保,時時刻刻的警惕著外界的戰火,唯恐燒到自己身上,自然沒有閒工夫管理下面這些隸農之事,如此一來蘇氏家族在蘇亢的管理下,成為了方圓唯一一家財力豐厚的家族。

可是蘇亢在於他國交易的過程中,他深深的感受到了商人地位的地下,那些高官厚祿的貴族們打心眼裡看不起他,於是蘇亢立下志向,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士大夫,後來蘇亢的四個兒子全被他送出去求學了,事後讓老大蘇昌管理家業,老三蘇秦就為機敏,於是讓他繼續研讀學業,將改換門庭的重任寄託在老三身上了。

平民翻身做地主,兼併良田數千畝,兒子個個有才,老三做了宰相!

蘇氏家族的這個轉變,讓許多人刮目相看,而蘇氏幾兄弟因為知書達禮、學問非凡,備受國人的尊敬,尤其是蘇秦,他自從拜讀在鬼谷子的門下學習了縱橫之術後,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來他一直遊說列國,成為了名震天下的名士,合縱六國成功後,身掛六國相印,蘇亢老爺子也實現了他畢生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