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謝幕。

這一天終究還是會到來吧,或許有些突然。

當年初的 Chanel 高定大秀謝幕,我們沒有等到那熟悉的謝幕畫面時,就有不少人懷疑,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太久太久的一個“習慣”,是不是突然就要失去了。

我們平日裡總笑著說,這位老先生大概會一直活躍在時尚界,直到世界末日到來。而“Karl Lagerfeld”,也是時尚界裡最被人熟知的名字。

即便不那麼熟悉時尚的,也多多少少知道“老佛爺”這個別稱。

如今他還是走了。

那個時裝的黃金時代裡,最後的幾位守門人,如今又少了一位。

人生謝幕。


一個耗盡自己一生光陰,一身熱情,奉獻於他熱愛事業的人,終於也到了該和他道別的時刻了。

沒有任何鋪墊,那一條條訃告就像是漫天雪花飛舞,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述說他的離去,時代的遠走。

終究還是時間贏了。


人生謝幕。



人生謝幕。


他對美的定義


你會怎麼定義 Karl Lagerfeld?

這個名字對於時尚界意味著什麼?

從人們給他的稱謂——時尚界的凱撒大帝、以及更加入鄉隨俗的 “老佛爺” 就可以猜到他在時尚界的地位確實高山仰止。

如果將他人比作是時尚界裡的Icon,那麼他應該就是大寫的Legend。

人生謝幕。


大多數人會將他的豐功偉績與 Chanel 共連。

在他辛勤耕耘幾十載的時光裡,他已經成為了能夠與這個品牌同等重量的存在。


人生謝幕。



人們總在說,若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從未來過這世間。女人的衣櫃裡只怕將會空出多半的閒暇,留給每日枯燥又無助的嘆息。

人生謝幕。


只可惜這位絕代芳華的女子,駐留在驚歎聲中的華年實在過於短暫,於是未來得及趕上聽她彈琴唱著“COCO”歲月的人們,只能在後世的設計痕跡中,一尋夫人的如夢剪影,香飄河畔。

人生謝幕。


但好在我們擁有Karl Lagerfeld,另一個特立獨行、有著反叛精神,懂得什麼叫“風格”並願意為其付之一生年華的人。

當那條百褶裙跡與秀場,白色珍珠項鍊成為繁絮的項鍊胸針、優雅被推向更勇敢不羈的那面時。我們看見了從一個時代向另一個時代的邁入、也是屬於女性們另一個紀元。

每一步都更灑脫、獨立、自信了。

人生謝幕。


自1983年成為品牌設計師那時起,他始終是如今 Chanel 的靈魂引導者,這點毋庸置疑。

在風雲驟變的時尚界,Chanel一直都是獨秀,是異類般的存在。

這並不是在說它是有多麼光怪陸離,驚世駭俗——

人生謝幕。


而是即便外界再多紛擾,它依舊是靜觀風雲變幻,坐看潮起潮落的。

每一年你所看到的 Chanel,大致都是步調一致的。在同量級大牌都越發浮躁,設計時好時壞或是一蹶不振時。在 Karl Lagerfeld 的帶領下,Chanel依舊姿態優雅,不驕不躁的走著。將最經典的香奈兒風格傳承,並讓其生生不息。

人生謝幕。


每個人都為原創趨之若鶩的時代裡,真正的原創究竟還有多少?二次創作又是否能夠拯救越發匱乏的創作資源?

Karl Lagerfeld給了我們答案——如何將時尚變成風格,或許才是創作的新方向。

人生謝幕。


時尚發展到現在,我們該向前走還是回顧,這成了不少人選擇。

但在時尚循環的軌跡裡,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時代的語境下攜手曾經,或是在尋回的腳步裡展望未來。如何一前一後的銜接,方才是萬全之策。

人生謝幕。


如同 Karl 預想的那樣,當你在購買 Chanel 的商品時,你並不是在購買一件 Chanel 單品,而是一種風格。

你永遠不需要擔心你的套裝會過季,它不會因為與時代脫節而躺在衣櫃,It’s Timeless。

人生謝幕。


很大程度上說,這是 Karl Lagerfeld 帶給這個時代的最大的財富。

人生謝幕。


包括Alessandro Michele、Kim Jones在內的設計師們,都在做著打破時光,或是重拾往昔的決定。Karl Lagerfeld為他們開闢的是一條康莊大道。

Chanel女士當年的心血,也是因為他的努力,從未淡出大眾視野。

人生謝幕。


在 Karl 為 Chanel 編織的最後一場秀裡,秀場被複刻成了他在蒙特卡洛的故居 —— La Vagie,宛若華美的地中海花園,充滿了美妙的度假感。

人生謝幕。


用心獨到的肩部設計加強了上半身的視覺突出感,腰線的勾勒依然保留了玲瓏有致的窈窕身段,巴洛克風情的褶皺,立體感強烈的臀圍,一切的一切,都帶有濃郁的六十年代的影子。

人生謝幕。


Karl還不知足,他要求模特全部冷漠了表情,畫上煙燻眼影,走在臺上全是既孤單又驕傲的神色——是的,香奈爾女士的身影竟然在若干年後還如此清晰,難怪畫框裡的人兒一回眸,臺下看客無不熱淚盈眶。

人生謝幕。


高定新娘 Vittoria Ceretti 穿著滿是水鑽的泳衣閉秀,也是如此的自由、美麗、令人難忘。


人生謝幕。



現在想想,也是微妙的很。

他與 Chanel 的故事,這一切都似乎停在了一個最美麗的句點上。

他回到了最熟悉的地方,退隱歸故,留下的是故事和江湖。雖然他不曾露面,但你知道他就在那裡,聽著掌聲,大約會覺得滿足。

在人生最後的輝煌裡,他選擇摘下墨鏡,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人生謝幕。


人生謝幕。



他設計的,不只有衣服


“為什麼我要停止工作?不工作我可能會死。”

Karl曾在採訪中這樣說道。

據說,在他去世前,他依舊在為本週四的 Fendi 大秀操心著。

人生謝幕。


對於一個85歲的長者,他幾十年如一日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

除了每年為 Chanel 打造的8個系列,還要為 Fendi 創作5個系列,同時他還需要費神照顧自己的個人品牌。

從成為 Pierre Balmain 的助理,出任老牌時裝屋 Jean Patou 的設計師——

人生謝幕。


再到60年代、90年代兩次入主Chloe。在掌權的20世紀70年代裡,他更是憑藉對女性美的精準呈現,一舉將 Chloe 從巴黎推向了世界——

人生謝幕。


他在 Chanel 的合同是終身的,而與 Fendi 的合約則簽到了2045年。

人生謝幕。


在他最後的日子裡,Fendi重新殺入第一陣營的年輕潮流化改革,也是在他的指引下大獲全勝的——

人生謝幕。


如今時尚界合作遍地開花,其實這個浪潮也是由 Karl Lagerfeld 引領的。

早在15年前,他就放下身段與 H&M 進行了一個包含30件單品的合作系列,並在開售半小時之內售罄。這不但開啟了 H&M 每年的例行合作項目,同時也讓整個行業為之振奮。

現如今,這依舊是每年各大品牌的業績殺手鐧。

人生謝幕。


也是他,真正的將秀場演練成藝術的伸展臺——

2014年,也是 Fendi 成立90週年時,有機玻璃覆蓋著的特雷維噴泉成為秀場,模特們行走在“水面”的景象可謂是十分壯觀。

人生謝幕。


Chanel每次的秀場更是教科書級別的存在,從賭場、超市、飛機場、博物館……應有盡有。

人生謝幕。


Karl描繪的 Chanel 女孩,出現在任何具有代入感的場景,都可以有著獨樹一幟的優雅。

人生謝幕。


在保持原有品牌風格的格局上,他也在儘可能的進行探索和深挖。

人生謝幕。


比如1991年,就將嘻哈風格和說唱文化帶入了設計裡——

人生謝幕。


而1984年,更是從曲棍球運動中找到靈感——

人生謝幕。


倘若說 Chanel 女士給了女性解放和尋求自由的形象表達,那麼 Karl Lagerfeld 則是賦予了她們自由前提下,更多的可能性。

人生謝幕。


有人說 Karl Lagerfeld 是老派的,但其實他才是最有前瞻性的那一位。

時尚世界裡的符號化運動和 Logo 大潮,可能是源於 Louis Vuitton、Gucci這樣依靠箱包和皮具起家的品牌。

人生謝幕。


而 Karl Lagerfeld 則能夠通過對符號的強化,讓新事物進入經典陣營——

Chanel的雙C Logo,山茶花、金屬配件……


人生謝幕。



以及他在1965年為 Fendi 打造的雙F Logo,如今都是時尚界裡的標誌性存在。

人生謝幕。


無論90年代裡,讓情色明星走上高級時裝 T 臺——

人生謝幕。


還是在5年前,就已經在秀場上讓模特舉起 “Boys Should Get Pregnant Too” 的標語牌。這都足以證明 Karl Lagerfeld 在整個行業裡的領跑姿態。

人生謝幕。


人生謝幕。


他的愛與悲愁


當人們在試圖回顧 Karl Lagerfeld 身影時,一個穿著黑色緊身西裝、一頭銀髮,扎著馬尾戴著墨鏡,面若冰霜的形象立刻會浮現在眼前。

人生謝幕。


看似個性冷酷,其實 Karl 是時尚界裡出了名的熱心腸。如今想來,他這幾十年裡真的幫了不少人。

在坊間流傳最多的關於他提攜後輩的故事,就是他為了穿上 Hedi 設計的 Dior Homme 而纖體瘦身。

人生謝幕。


Karl對 Hedi 可謂是真愛,幾次面對媒體都是讚不絕口。

甚至說如果自己是法國國王,那麼就會請後者來設計軍服。

人生謝幕。


Hedi Slimane自然也無比尊敬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這段設計師之間的惺惺相惜,也是被廣為佳話。

人生謝幕。


不只是設計師,Karl從不吝惜對年輕人的提攜。

無論是Lily-Rose Depp,還是Kristen Stewart,又或者是Cara Delevingne,他從不在意她們曾被外界質疑,並堅信她們有著自己的風格,就像是昔日的 Chanel 女士一般,美得自成一派。

人生謝幕。


他當然也喜歡那些美好的男子。他也真的願意去幫助這些人,去開闢自己的人生道路。比如Baptiste Giabiconi,比如Levi Dylan,比如Brad Kroenig……

人生謝幕。


對心愛之事從不掩飾,Karl對不喜歡的自然也不會留情。 

它曾對超模 Heidi Klum 表示“I Don’t Know Her”。甚至還說在法國也沒人認識她,即使 Claudia Schiffer 也不知道她是誰。

人生謝幕。


從 Michelle Obama 再到Pippa Middleton,幾乎都沒能逃過時尚警察 Karl Lagerfeld 的辛辣點評。


人生謝幕。



對他來說寬鬆的運動褲就代表失敗的人生,而結婚禮服其實沒那麼重要,反正還要離婚的。

你可以說 Karl Lagerfeld 是真性情,也可以說他是口無遮攔。

人生謝幕。


他的囂張跋扈,或許也是他天才和工作狂身份背後的敏感和脆弱。

就像他的自嘲那樣——“我說的話都是玩笑,因為我就是一個玩笑。”

往往這些外在無比強大的人,對情感也是格外認真。


人生謝幕。



老佛爺,當然也是一個感情細膩的人。

10年前,先他一步離開我們的 Yves Saint Laurent 與他,從朋友成為宿敵,也都是關於愛和傷害的。

這個故事,不管怎麼品味,都儼然是王家衛版的《東邪西毒》的設定。


人生謝幕。



Yves Saint Laurent有著黃藥師一般的特立獨行,Karl則是歐陽鋒那樣的專制霸權,只不過巴黎不是白駝山,黃沙大漠的場景被花都香頌所覆蓋,那個令二人反目的“禍水”也不叫慕容嫣,而叫Jacques de Bascher。

人生謝幕。


因為 Jacques 這個蓄著小鬍子的法國貴族對害羞與內斂的 Yves Saint Laurent 的移情別戀,最終促成了兩大設計師的決裂與冷戰。

人生謝幕。


人們總會想象1954年,21歲的 Karl Lagerfeld 身邊站著18歲的Yves Saint Laurent。

二人一起拿到了那一屆國際羊毛組織設計大獎,兩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即將攜手共同改寫時裝界的未來。

人生謝幕。


但或許二人的各盛放才是對時尚界最好的結局。

在 Yves Saint Laurent 長逝的2008年6月,Karl Lagerfeld並沒有出現在昔日好友的葬禮上。但他送來了一束白玫瑰上面寫著——“A token of our time together” (我們共度時光的象徵)。

那些消逝的時光,總是如此令人動容。

人生謝幕。


一切的情緒也都被擋在了墨鏡之後,這位傳奇設計師的偉大與渺小,也不再為人所知。

人生謝幕。


人生謝幕。


老佛爺為什麼會被時尚界尊重?

不只是因為他是 Chanel 的藝術總監。

而是他對時尚進程的影響、他對設計的多元詮釋、以及他對風格的堅信不疑。


人生謝幕。



老佛爺為什麼值得被我們敬佩?

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同。於我而言,我欣賞他的勤勉、自由,與真。

“More than anyone I know, he represents the soul of fashion: restless, forward-looking and voraciously attentive to our changing culture.” ——Anna Wintour

在2015年英國時尚大獎的現場,Anna Wintour形容 Karl 比他認識的任何人,都能夠代表時尚的靈魂——不安分、前瞻性、與時俱進。

人生謝幕。


再多不捨也都會是徒勞,我們做的也只是在思緒萬千裡,抽絲剝繭拼湊出他們的人生和故事。或是跌宕起伏,或是激烈碰撞,也都沒辦法定義他人的一生。

人生謝幕。


再也看不到的,是那個秀場結束的熟悉身影。

曾幾何時我們都錯認為,他永遠都會出現在那裡,不會離去。

下一個巴黎時裝週,多少會讓人覺得冷。


人生謝幕。



那麼,就最後一次,再為他報以掌聲吧。

這是這位先生,人生的謝幕。

人生謝幕。


(Karl Lagerfeld,1933年9月10日-2019年2月19日)


本期文字助理:Mil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