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拼多多現在確實很能賺錢,賺的錢能否超越京東不好說,但虧錢的樣子頗有京東當年的影子。

前幾天,拼多多發佈的財報對其股價來說,宛如一劑瀉藥。當日盤前已經下跌超過11%,盤中跌幅一度高達18.8%。

不過,對這家年輕公司來說,股價下跌還不是最可怕的事。其預示著的人口紅利正式宣告結束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這個剛剛3歲的拼多多,已經出現疲態了啊。

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表面上貌似不錯


從財報來看,拼多多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的成績。

其中,2018財年全年總營收為13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2%。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4.185億,較2017年同期增1.737億。

最讓拼多多引以為傲的是,2018年,拼多多的商品成交總額(GMV)為47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4%。乍一看可謂是相當亮眼。

然而,諸多業內人士已經分析過,現在GMV的價值已經非常低了,也就是數據也只是看起來很美而已,並不是什麼值得拿出來炫耀的資本。

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另外,雖說總體營收不錯,但虧損依然是無法解決的“bug”。拼多多2018年淨虧損為102.17億元,同比上年擴大1845.69%。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開銷的增加,賺來的錢基本上都花在了市場營銷上。

2018年拼多多的市場銷售費用為134億,同比增長900%,遠不是營收增速能比擬的。換句話說,在不考慮其他所有成本的情況下,就營銷支出這一項,就已經超過了拼多多的營收覆蓋能力。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拼多多現在亮眼的營收增長和用戶留存,是不是用錢買來的“虛假繁榮”?一旦營銷支出下降,營收增速和留存率是不是也會隨之崩潰?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資本不敢貿然前進,拼多多的股價也開始下跌。

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拼多多離京東有多遠?


事實上,財報發佈前,拼多多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就登上微博熱搜榜。

當然,根據財報中喜聞樂見的數據,再加上有今年1月底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京東的自信加持,拼多多似乎有著衝破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的實力。

但客觀上看,這一理論還是略顯浮誇了,因為目前的拼多多與京東顯然不在一個量級。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

2018年第四季度,京東的營收為1348億元人民幣,拼多多為57億元人民幣;2018年京東GMV為16700億元;拼多多為4716億元;2018年京東總營收為4620億元,拼多多為131.2億元。

如此對比下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再從市值方面看,京東股價曾因醜聞而持續下跌,導致今年1月被拼多多反超。然而,隨著京東逐漸擺脫危機,慢慢從中抽身走回正規,市值差距便又拉開了。

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依舊還是“電商雛形”


在嚴格意義上來說,現階段的拼多多還只是一個初具“電商雛形”的電商平臺。

有人說現在的拼多多就像10年前的阿里,甚至可以說,現在的拼多多比10年前的阿里還要強上許多。

但是,時代在行進著,拼多多對供應鏈、商戶和用戶的管理,對物流體系的掌握以及對線上支付的運作等等,與天貓、淘寶和京東還遠不在同一個段位。

阿里經營淘寶和天貓多年,從對第三方商戶的管理,到賣家等級劃分到所有的成交紀錄,這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積累和分析體系。僅這一方面,拼多多需要做的就還有很多。

另外,如今的這批用戶到底能不能接受從“低價”“拼團”“消費降級”等印象中走出的拼多多,還是另一回事。拼多多能不能“開進五環”,依然是一個未知。


拼多多鉅虧100億再被京東甩開,真是“拼得多,虧得多”?



如今,拼多多的用戶增速已經進入疲軟期,這對一家仍然處於高速成長期的公司來說是相當沉重的稻草。

拼多多的新用戶獲取,正在變得艱難,被認為佔據了下沉市場紅利的拼多多,即將告別低成本獲客時代。

至於什麼什麼時候能超越京東,或許真要進入五環之後才能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