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犀利,刺穿官場人性

語言犀利,刺穿官場人性

歷朝歷代,對上不忠之事都是滔天大 罪,不可饒恕。這是統治者真正的心病,無 時無刻不在發作。正因如此,奸惡小人害人 之時,才總是想方設法給人冠以謀反不忠 的罪名,來打動為上者那敏感的神經。歷史 上的貪官汙吏,餡媚之徒之所以為上所容, 於此就不難解釋了:貪佔一點,沒有本事, 只要表現得忠順,就不會成為統治者眼中 最大的禍患。否則,即使你清廉剛正,本事 過人,只要有了不忠的嫌疑,便一無是處 了。這是封建統治者用人的根本原則,也是 為下者必須時刻謹記的事上晉身之道。

語言犀利,刺穿官場人性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餡媚別人,不擇手段,這是小人行徑,為人 不齒。可若置身官場,求取功名,這就是所謂的權術了。不但要懂,更要踐行, 否則就寸步難行,是不得不為的。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取悅別人,讓上司高興 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這方面,用常理行事是不行的。官場中人最講實際 利益,若能討得上司的歡心,加官晉爵,別人的說長道短又算得了什麼呢?

語言犀利,刺穿官場人性

封建專制時代,權力是上司所賦予的,上司的喜怒哀樂直接決定著一 個人的命運。這一點,是每一個為官者所必須認清的事實。由此觀照官場上 的人物,他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以此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逾越。不然,你 的下場便可悲了。事實上,小心侍奉上司都未必能贏得上司的歡心,更何況 違揹他呢?在封建專制時代,違背上司實是官場中人的最大禁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