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歷史上孔子形象的變遷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亦即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亦即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揭秘歷史上孔子形象的變遷

說起孔子,可能每個中國人都認識。在我們這個經歷過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度,一個沒當過帝王、領袖,卻又有如此高知名度的人,除孔子外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孔子都是萬眾敬仰的聖人,然而也有一些時候,他的形象不那麼高大,甚至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孔子形象在歷史上的變化,堪稱一波三折。

在歐美人眼中,孔子是中國最重要、最有名的人,幾乎沒有之一。美國人麥克哈特寫過一本名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書,從1978年誕生至今長銷不衰,其排名被公認權威、客觀。這本書按照對人類歷史的貢獻度,對名人進行排名。其中中國人排第一的就是孔子,初版中將其列為第四。在他前面的三位依次是:穆罕默德、牛頓、耶穌。本書在新世紀修訂過一版,新版中孔子降為第五位,釋迦牟尼排到了他前面。

孔子的影響力遍佈整個東方,韓國每年會舉辦兩次“釋奠大祭”,分別在孔子祭日(5月11日)和誕辰(9月28日)。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從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①以來,儒家思想就是歷代皇帝的治國之本。到清朝時,康熙皇帝親自寫了楷書的匾額“萬世師表”,下詔掛在孔廟大成殿樑上,此時距漢武帝統治時期已過去近兩千年。其間,孔子的個人聲望始終維持在巔峰,被尊為“古今第一聖人”,甚至他思想的繼承者孟子也被尊為“亞聖”。

好像突然畫風不對了是吧?沒錯,上邊一段完整引述了2009年高考全國I卷文綜裡的一道題,可能當年的考生對這道題還有印象。這道題的答案是B,即李大釗撰文強調的是反對尊孔復古。李大釗此番言論,與民國初年的各路思潮密切相關。

在清朝滅亡到新文化運動這段時間,思想界在兩股比較極端的思潮中搖擺:一種是復古,一種是立新。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中,有人喜歡懷舊,有人愛嘗試新鮮事物,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然而在那個非常時期,復古與立新是“針尖對麥芒”的非此即彼之論。而孔子此時被雙方視作象徵,一方認為,尊孔即是復古,就是要搞復辟;另一方認為,想換一個新世界必須徹底扔掉孔子思想。

揭秘歷史上孔子形象的變遷


最先把孔子當作政論工具的是袁世凱。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就任國民政府臨時大總統。當年便頒佈《整飭倫常令》,下令“尊崇倫常”,提倡“禮教”。1914年9月25日,袁世凱正式頒發《祭孔令》,公開恢復了前清的祭孔規定。9月28日,袁世凱在北京孔廟祭孔,同時各省將軍、巡按使也都在省會文廟祭孔,這是民國以來第一次祭孔。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從孔子雕像的遭遇中可以看出,儘管孔子地位已經比“文革”時有了很大提升,但離古代那個受萬民敬仰膜拜的“文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從另一個角度講,老百姓對公共雕像能夠發表質疑,並最終促成其搬離,是一種進步,起碼比康有為的“中國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為?”論調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