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愛情羅曼蒂克史:是風花雪月還是溫情?

張愛玲的愛情羅曼蒂克史:是風花雪月還是溫情?

在張愛玲痴情痴愛的一生裡,始終貫穿著兩個男人的名字。這兩個男人,一個是胡蘭成,一個是賴雅。

張愛玲曾說過:“這世上的愛沒有一種不是千瘡百孔的。”結果,說什麼來什麼。她在最美的年華里遇上了風流倜儻的胡蘭成,最後愛得千瘡百孔。

張愛玲的愛情羅曼蒂克史:是風花雪月還是溫情?

張愛玲和胡蘭成的相戀,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相求和告白,叫人難以界定。一開始,是張愛玲覺察到自己對胡蘭成的崇拜,漸漸變成一種“暗戀”;後來,隨著張愛玲義無反顧地表達自己的心意,也就變成真真正正地“明戀”了。 有天晚上胡蘭成臨走,像往常一樣熄滅了菸蒂,張愛玲站起來送他出去,他忽然雙手按在張愛玲的胳臂上,說:眼鏡拿掉它好不好?於是張愛玲笑著摘下眼鏡,二人開始接吻。張愛玲感到一陣強有力的痙攣從胡蘭成胳膊上流下來,這個時候,她想道:這個人是真愛我的。而這句話,竟與後來《色·戒》裡王佳芝想的一模一樣,可見胡蘭成對張愛玲創作有多麼大的影響。

然而,痴情女和負心漢的故事屢試不爽,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最終還是難逃破碎的結局。

後來胡蘭成因戰事去了武漢,遇到了護士小周,並開始與其同居。至此之後,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就走到了盡頭。被胡蘭成拋棄後,張愛玲的理性被淹沒了,她甚至說:我自將萎謝了。這個孤傲清高的大才女,也不能免俗地變成了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女人。

張愛玲的愛情羅曼蒂克史:是風花雪月還是溫情?

都說曾經滄海難為水,愛情的句號描了又描,攔不住心裡的苦。生活總要繼續,張愛玲就像是風暴過後的一葉孤舟,茫然漂泊著。也許是一種天意,當張愛玲最後輾轉去了美國之後,35歲的她在美國認識了65歲的美國劇作家賴雅。張愛玲和賴雅相遇在一場喧囂的宴會上。在燈火闌珊人影交錯中,張愛玲驀然回首,這一望就開啟了她後半生的愛情之旅。如果說張愛玲的前生,同胡蘭成的相遇是一場劫,那麼此時此刻,她和賴雅的相遇,便是一場細水長流的緣分。

與賴雅結婚以後的生活,是張愛玲從未想象到的恬淡美好。晚年的賴雅很少動筆寫作,然而他名聲在外,多年來點滴積累的成果,是不會被風輕易吹散的,縱使他算不上有效率,可依舊有公司願意預支高薪來請他寫作。夫妻倆還有很多共通的話題,賴雅喜歡畫畫和電影,張愛玲也同樣喜愛。在藝術的世界裡,國籍造成的界限已經模糊了,他們只相守在這個溫馨的小家中,相互指點畫作,又抽空一同去看新上映的電影。張愛玲給她的好友們寫信,說:我們時常談論,等手頭寬裕一點就去歐洲,東方旅遊……字裡行間,無一不是對這場婚姻的滿足,以及對新婚丈夫的依戀之情。

風雨

張愛玲的愛情羅曼蒂克史:是風花雪月還是溫情?

過後,方知平淡相依的溫暖。婚後第5年,賴雅意外患了中風,張愛玲不離不棄,在困頓中依然傾盡全力照顧賴雅,然而6年後賴雅就去世了。與子攜手,卻未能偕老,張愛玲的這段人生是讓人如此當我們打開張愛玲的愛情世界,會發現張愛玲總是在為愛而痴,她在愛情裡沉醉也在愛情裡受傷,她的愛情既是風花雪月的浪漫,也是相扶相伴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