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運20戰略運輸機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完整體系航空工業的國家,從運7到運20進步神速,而運20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製造大型遠程戰略運輸機的國家。然而有相當多的人認為中國既然有能力研發運20戰略運輸機,為什麼不獨立研發大型客機呢?其實研發客機考慮的因素比研發軍用飛機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更多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和戰略考量。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運10飛機

說到中國客機和民用飛機就得提到運10飛機,運10飛機項目,共創造了當時中國最先進之最,運10飛機當時中國自研最先進的飛機,渦扇8中國最先進的發動機,當時兩者均完成了大部分測試,尤其是渦扇8完成了絕大部分測試和驗證,都達到了計劃和設計標準,可以說是一個奇蹟,在國內外評價不錯。而運10飛機也完成了大部分試驗工作,共製造了兩架原型機,還飛過西藏高原,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但是由於種種,運10項目無法繼續下去,第三架運10原型機也沒有造出來,運10因此下馬,最可惜的是運10的技術資料和底稿因管理不善都丟失了。

運10飛機是中國人在當時的環境下創造的一個大奇蹟,但是就一架客機而言,運10所做的工作遠遠不夠,而且以當時中國國內經濟大環境來說很難實現運10最終目標,成為客機投入商業運營,並且發展軍用平臺。以當時中國的國力和大環境來說運10是很難實現量產的,運10飛機以波音707為藍本,波音707是1958年到1979生產的客機,而當時已經出現雙發客機了,運10實際上是很難實現商業化生產的,1986年運10飛機項目徹底下馬。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中國運9中型運輸機

軍用運輸和民用運輸機、客機最大的區別是運營市場環境不同,軍用運輸機給生產國或者出口到其他國家作為軍用,其本質並不涉及商業運營和多個國家多次往返飛行,且不運載普通旅客,只有緊急救災和救援情況下才會運輸非軍事人員。

民用運輸機、客機就要商業運營,不僅要在多個國家往返,還要載人、載貨。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安全認證,以及政治和經濟效益問題。所謂安全認證,就是另一個國家是否承認你的飛機,你的飛機安全性能是否受到權威機構的認證,政治問題更多的是那些國家在民營市場客機保護自己國家的飛機制造企業而設置的問題,經濟效益問題便是說錢。一個國家的飛機如果製造出來,賣不出去無法和其他國家競爭,那就是賠本買賣,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其他國家和航空業界的生態圈問題,航空業界生態圈都是互相包庇、保護。其他國家要想進入是非常困難的,而最為典型例子的便是俄羅斯伊爾系列客機。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俄羅斯伊爾96客機

在前蘇聯時期研發了伊爾86,而之後俄羅斯發展的改進型伊爾96,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其發展並不順利。而西方國家早在90年代便禁止伊爾86進入西方國家,即便是伊爾96也是如此,尤其是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伊爾96飛機更是不準進入西方國家。

原因除了政治和國與國的較量之外,便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民航飛機的圍堵,避免伊爾96來擠壓西方國家的傳統客機市場。伊爾96還有一項非常好的數據運營30多年沒有發生一起墜毀事故,也沒有造成任何一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中國商飛的ARJ21支線客機

再看中國ARJ21支線客機,其國產化率不足10%,剩下的90%全部是進口。ARJ21飛機靠中國人自己做得出來嗎?答案是能,中國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已經算是有點錢了,搞完整的測試和驗證,沒有什麼問題,即便在技術層面上也可以和外國合作。ARJ21飛機上面90%的國外技術,主要是為了適航證,其次還要照顧航空業內的生態圈各利益集團,單單靠中國人自己搞AJR21是根本不可能實現商業化運作的。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中國C919客機

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中的C919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同ARJ21一樣也是按照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客機,但是眾所周知剛開始研製的C919除了一身機身是中國人自己的,其他基本是進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那個適航證的問題,美國FAA機構的適航證是西方國家公認的最權威的適航證頒佈機構,因此一個國家的客機要想執行國際飛行任務就得拿到這個適航證。也同樣的C919的研製也要顧及航空業內生態圈那幫公司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C919會有大量進口配件的主要原因。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改變策略,選擇合作方式拓展C919的市場,並且和空客公司達成協議可以在C919上面使用部分國產核心部件,這便是交易和妥協。民用客機最大的特點便是涉及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公司的利益,不是蠻幹就能成事,最為重要的是作為商業產品,生產出來是用來賺錢的而不是用來敗家的。中國這個後來者,要想競爭國際民用客機、運輸機市場,只能做出讓步和妥協,否則中國客機自己的牌子是不可能走出去的,也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活下來。


中國能造運20為何造不出大型客機?背後原因很複雜


AG600水上飛機

另一方面作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的AG600國產化率高達98%,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主要是在國內使用,並不涉及國際航線,因此AG600作為中國民用飛機裡面國產化率最高的,也說明中國在發展民用飛機方面,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更多的是對外國公司和機構作出的一種妥協,更何況AG600未來還會變成觀光飛機。另一項中國走出國外的民用客機新舟60其國產化率超過60%,一方面是新舟60大部分並不涉及西方國家,其次是新舟60這個類型的飛機並沒有觸及國際航空巨頭公司的利益,在他們眼裡新舟60創造的利益在他們的眼裡不過是九牛一毛,甚至還沒到一毛。

所以說中國不獨立發展客機,說到底是因為錢的問題,製造一架飛機研發加製造費用可不低啊,產品製造出來是創造價值的,而不是用來敗家的。眼光要髮長遠一些,只有牌子走出去了,未來才有機會發展真正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民用客機、運輸機,中國人的飛機才能夠走得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