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存在了不少年的娛樂行業在政策收緊的情況下,開始變得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隨時會出現轟然倒塌的一幕。

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近些年大家是不是有一個感覺,娛樂八卦之類的東西是不是越來越少了?不似前些年那麼火熱。幾年前有一群人將娛樂八卦幾乎做到了極致,時常還會出現全民熱烈討論的社會話題,比如明星們的出軌、離婚等等各種話題,有時候幾乎掩蓋了其他所有的重要話題。隨著一大批的娛樂八卦類的網絡大戶遭到禁止之後,網絡社會似乎“清淨”了不少。

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對於這些娛樂八卦的限制,最明顯的理由就是道德、社會價值等等,人們將很多不必要的想法、觀念都投射到了娛樂領域。

伴隨這近幾年的發展變化,國內的娛樂行業開始扮演了很多原本並不屬於自身的義務,比如道德教化、政策宣傳等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極限挑戰》在遭到延播之後,後來有的幾期節目,涉及到恢復高考、綠水青山的環保話題。

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娛樂在國內所需要承擔的東西並不單純,看過央視綜藝節目娛樂節目之後,你或許能夠知道在官方心目中所謂的娛樂應該是什麼樣子。宣傳教化的功能彆強烈的凸顯出來,這些節目能否被稱為真正的綜藝娛樂節目?宣傳教化之類的內容當然可以娛樂方式來表達和呈現,但是如果將兩者的關係倒過來,娛樂綜藝節目用宣傳教化的形式來做是否可行呢?

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實際上過於宣傳教化的內容是很難獲得傳播對象喜歡的,直到今天我國那些具有強烈意識形態的作品並沒有一個在海內外取得成功的。前不久有人在網絡上發表奇葩觀點:凡是不堪新聞聯播的人都是下等人。這個觀點很快遭到大家的萬炮齊轟,不過新聞聯播其實真的是沒有多少人看的,否則為何要強制所有的全國性電視頻道在特定時間轉播呢?

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娛樂業承擔一些社會責任本質上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能夠將娛樂與社會話題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那麼其產生的效果相比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娛樂歸根結底還是娛樂,而非教化,如果所有的娛樂節目都被要求功能化,那麼我們以後可能就有真正的娛樂了。上班很久之後回到家,很累的我就想要輕鬆娛樂一下該怎麼辦呢?

娛樂承擔了過多的教化功能之後,還是娛樂嗎?

留給娛樂一篇純粹的天地是很有的必要的,

娛樂並不意味著低級,娛樂也可以很高雅、也可以很大眾化。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影視娛樂節目很感動,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娛樂很彆扭,娛樂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

社會今天總時常會現一個聲音,整天搞那些吃喝玩樂的,搞那些絲毫任何營養東西有何意義。不過我不明白這些人難道從來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嗎?很事情的確沒有任何的意義,不過它卻很有必要存在。同時艱苦奮鬥與娛樂休閒有何不可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