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天地】慢性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俞雨生點評

如何吃飯,吃啥對腎臟是利好幾乎是所有腎病患者關心的頭等大事,我的專家門診以及公眾號讀者的提問中天天被問及此類問題。實事求是的說,吃得合理、吃的科學從某種程度上對腎病治療的療效承擔著重要作用。為此,特邀我的校友專職營養師王宇醫師參與本公眾號的科普宣傳工作。王宇老師大學所學專業就是營養學,進入我院後長期與我們腎臟病專業打交道,對各類腎臟疾病的營養有著較為系統的研究,是個不折不扣的既專業又專職的營養師。王老師將為我們腎友們系統介紹各種腎臟疾病的營養需求及腎病治療中飲食上應注意的事項,相信會給廣大腎友們帶來全新的理念和收穫,敬請關注。

【營養天地】慢性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醫生簡介

王宇,女,1986.6,預防醫學碩士,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營養學部肥胖管理專委會青年委員。從事臨床營養診療工作8年,擅長慢性腎臟病、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營養治療。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1篇,參編專著3篇。

就像人們總以為糖吃多了會得糖尿病一樣,這麼多年來,豆製品也一直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中的禁區。臨床醫生一直循循告誡腎臟病患者要控制好飲食,做到低鹽低脂低蛋白飲食,不要吃豆製品,不要喝豆漿。然而,國家衛計委2017年發佈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中卻明確推薦慢性腎臟患者可以吃大豆蛋白,那麼豆製品到底能不能吃呢?

【營養天地】慢性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說起蛋白質,你會聯想到什麼呢?很多人可能會將蛋白質和雞蛋白(蛋清)混淆。事實上,蛋白質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protos”,它的意思是“第一”,這是因為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細胞的首要之物。其實蛋白質廣泛存在於我們日常吃的所有動植物性食物中。動物性蛋白質質量好、利用率高,往往被認為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雖然植物性蛋白利用率較低,但是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且大豆氨基酸的組成更接近人體的需要,因此在營養價值上完全可與動物蛋白相媲美,也屬優質蛋白質。

【營養天地】慢性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除了蛋白質含量高外,大豆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鈣、鉀和維生素E。大豆脂肪含量約為15%~20%,消化率高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這對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是非常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每100克大豆中鉀含量為1503毫克,鉀含量比蠶豆、胡蘿蔔幹、馬鈴薯、豬肝等高,因此慢性腎功能不全且血鉀高的患者長期食用要慎重。

【營養天地】慢性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營養小貼士

大豆主要包括黃豆、青豆和黑豆。我國大豆製品有上百種,通常分為非發酵豆製品和發酵豆製品兩類。非發酵豆製品有豆漿、豆腐、豆腐乾、豆腐絲、豆腐腦、豆腐皮、香乾等,發酵豆製品有腐乳、豆豉、豆瓣醬等。發酵豆製品中鈉含量較高,因此不推薦慢性腎臟病患者食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經常吃豆製品,平均每天可以攝入大豆25克左右。每20~25克大豆大約含7克蛋白質,黃豆20克=北豆腐60克=南豆腐110克=內酯豆腐120克=豆乾45克=豆漿360~380毫升。

特別提醒:慢性腎臟病病人,大豆及豆製品可以放心吃,但不等於放開吃,畢竟慢性腎臟病人每日蛋白的攝入量是要控制的。具體怎麼吃應根據腎功能程度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營養天地】慢性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參考文獻[1] WS/T 557-2017, 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S].[2] 帕特里克·霍爾福德. 營養聖經(最新修訂版)[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3]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王宇撰寫,俞雨生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