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醫 急危重症疑難病自序

李可老中醫 急危重症疑難病自序

能夠成為一名中醫,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

我16歲初中學業未竟,毅然從軍,西北全境解放後,轉入地方工作。23歲蒙冤,50歲後平反昭雪。所幸28年時光,未敢虛度。逆境中學習中醫,並終生矢志不悔,可謂"塞翁失馬,安知非福"。46年來的中醫生涯中,闖過重重難關,1978年經全省統考錄用為中醫師,1983年奉命創辦靈石縣中醫院,任院長近9年。

我一生大部時間奔波於窮鄉僻壤、缺醫少藥的山村。農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醫院而興嘆。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練針灸,蒐集簡便驗廉的中醫治法,力求使農民少花錢而治大病。又因求醫者病種繁多,貧病交困,情極可憫,推出去於心不忍,接下來則力難勝任,只好現買現賣,急用先學,白天診病,夜晚挑燈翻揀資料,讀書明理,辨識病機,尋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學甚雜,內、外、兒、婦、五官、皮膚各科均有涉獵。自邁入醫門,常為破解一則醫學難題,弄得焦頭爛額,廢寢忘食。至今雖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正是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處逆境奮發苦鬥,鍛鍊、造就了我攻克多種疑難病的能力。

更由於農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醫。一發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屢見不鮮,人間慘事,莫過於此。為救危亡於頃刻,我被逼上急症攻關之路,殫心竭慮探索仲聖先師六經八綱辨證論治的理、法、方、藥;借鑑後世百家的成功經驗,蒐集了大量針灸、救急要方;自針穴位,親驗針灸感應;親嘗毒藥及研製速效解毒諸法,參與中毒急救,以積累經驗,超常破格用藥,獨闖新路。在自學中醫的第6年,終於研製出破格救心湯、攻毒承氣湯,救治各類型心衰危症及多種危重急腹症,竟獲成功。擅治急症,是中醫學的固有傳統,歷代中醫名家大師,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於,何以現代中醫退出急症陣地?時下世人視中醫為"慢郎中",這是中醫的奇恥大辱!我呼籲老中青三代中醫起而雪恥,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要充滿自信心與豪情,走中醫自身發展的道路,攻克世界醫學難題。

本書初稿曾蒙鄧鐵濤老前輩審閱,抱病約見,並親筆題詞,嘉勉後學,不勝感激!有生之年,當銘記鄧老鼓勵教誨,為中醫事業克盡微力。

感謝原山西省衛生廳蔣天佑副廳長、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郭博信總編輯,在落實中央搶教老中醫經驗的工作中,多次屈尊下訪,給我以多方面的關懷、鼓勵與鞭策。感愧之餘,反思一生醫事的成敗得失,湊成了這本醫學雜錄,自知先天不足,根底淺薄,一得之見,難失偏頗。除了一點為救人命甘擔風險的赤子之心外,別無所求、復興中醫,任重道遠,願與青年一代共勉,尚望前輩及同仁不吝斧正。

李可

2002年元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