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享譽盛名的汝陽劉筆是什麼原因導致沒落的

西漢初年,汝陽劉毛筆被漢高祖劉邦列為貢品,名聲大振。劉邦晏駕後,呂后稱制,諸呂搗亂。汝陽劉毛筆雖退出貢品之列,但並未擋住其名聲遠揚。東漢初年,因漢光武帝劉秀賜名,汝陽劉毛筆名號再度名揚天下,到了三國兩晉時期,有曹操、鍾繇、陸機、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等大書法家的極力推崇,汝陽劉毛筆被譽為上上之品,一時間,前來汝陽劉學習制筆技術的絡繹不絕。

汝陽劉人也走南闖北開筆莊,收徒弟,汝陽劉毛筆更是名聲大振。可是東晉滅亡以後,中原成了匈奴、鮮卑、羯、狄、羌等五胡的天下。胡人彪悍,漢人不敵,只能偏安於江南一隅。形成了嚴重的南北朝對峙局面。北朝經常進攻南朝,奪取土地。南朝奮力反抗,戰事時有發生。戰則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北朝怕百姓再度南遷,不允許北方人到南方去,抓住就殺頭。北朝尚武,文化教育被棄置一旁,發展緩慢。南朝雖然喜文,可江南獸毛不經霜,很難製出好筆來,迫切需要汝陽劉毛筆。

汝陽劉人有心到江南銷筆,怎敢拿性命開玩笑,因此汝陽劉毛筆失去了用武之地,在長達260多年的分裂局面中,備受冷落。倔強的汝陽劉人不改其志,仍然以製作毛筆養家餬口。在艱難中求生,名聲卻大不如以前,漸漸衰落下來。這時南方的宣州筆卻漸漸興起,填補了汝陽劉毛筆銷售的空白。宣州制筆技藝是汝陽劉人傳過去的,因此宣州人也和汝陽劉人一樣尊蒙恬為鼻祖。

歷史上享譽盛名的汝陽劉筆是什麼原因導致沒落的

傳統毛筆

後來,宣州筆越傳越廣,各家為提高自己的聲譽,竟然打起了自己的旗號,只供一尊蒙恬像,把汝陽劉這個傳筆之祖忘了個乾淨。隋朝雖然結束了分裂局面,為時卻僅有三十多年,文化事業,建樹不大。唐代統一後,文化事業空前繁榮,詩歌文章興盛起來,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許多著名詩人。用筆量擴大了。這時北方有個“侯店毛筆”悄然興起。侯店制筆技藝本來也是從汝陽流傳過去的,他們為了抬高自家聲譽,以蒙恬筆傳人自居。侯店離京城近,近水樓臺先得月,結交文人多,也逐漸興盛起來。

因為諸多原因,唐朝大一統後,汝陽劉毛筆只能在當地自產自銷,名聲反倒落在宣筆、侯店筆這些後起之秀後面了。但是汝陽劉人一直沒有停止制筆,頑強的生存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